刘舒榕 林知 荆阳
摘 要:近年来,在高校扩招政策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着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和谐稳定,这已经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与重视。在此情况下,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高校扩招的成因与结果以及大学生就业现状,探讨高校扩招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一些制度改革的建议,以期帮助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关键词: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制度经济学
一、高校扩招的成因和后果
(一)成因
1998年起,我国高校招生制度进行了改革。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12月制订了《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中提出:“到 2000年,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 11%左右;到 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人学率接近 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9 年 6月13日也下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中提出:“要通過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 2010 年,我国适龄人口的高等教育人学率要从现在的 9%提高到 15%左右。”随着这两个文件的发放,标志着我国高校扩招的政策的正式确立。从宏观角度来分析,促使我国进行高校扩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市场需求大于供给
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准备加入WTO对于我国经济的冲击以及高新技术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人们都深刻意识到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然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与市场所需要的人才量之间有着极大的差距,原有的大学生培养计划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市场一度出现“人才荒”的危机,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为市场输出满足需求数量的人才,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2.解决经济困境
从改革开放至 1997年6月,我国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国家GDP总量和人均 GDP的年增长速度都保持在9.6%和8.2%。然而,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从 1997 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有所减缓,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也变成了需求不足。除此之外,那些每年未能进入到高一级学校深造学习的学生人口,特别是大量的高中毕业生也就形成一股新的巨大的就业压力。
为解决这些问题,1999年2月19日,来自亚洲开发银行的汤敏博士在《经济学消息报》中提到:“若三年内使我国高校的招生量增加一倍,且新增学生一律实行全额自费,学费每年1万元,其他费用4~5千元/年,则届时高校每年可多收学费200亿,其在校消费约为40亿。再考虑这些钱所带动的间接消费,用我国的投资乘数来匡算,这240亿可拉动1000亿元左右的投资与最终消费。”从此,21世纪之后的连续几年的时间内,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运动。
(二)后果
我们必须承认,当我们把教育作为一种手段来刺激国家经济增长以加快国家的经济建设步伐时, 不可避免地也扭曲了教育自身拥有的许多功能。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后,高校教育出现了许多明显的问题,比如师资力量不足、老师学历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教学基础设施不足、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专项教学经费投入不够、学生生源质量下降等等。然而,在这些问题中,最为突出的大难题却是就业问题。由就业问题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将成为政府未来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
经过多年的高校扩招之路,截至2011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从2001年的115万涨至2011年的660万,涨幅达到5倍之多。从表1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待业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虽然2011年开始有了小幅度的下降,但是,不可否认就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难仍是一个大问题。
此外,大学生就业问题中较为突出的一点还表现在各行业的人才分布上。一些行业人才供给过于饱和,而在一些偏冷行业却是一才难求。这种不平衡现象也体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
三、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校扩招的关系
通过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与高校扩招政策有着莫大关系。在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供求关系的变化
实行高校扩招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然而,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市场的供给关系发生了变化。从表1中,我们看到,十年间大学生的供给量增长了5倍之多,而且这个数据还没有包括成人高等教育。但是,从市场需求方面来看,市场对于人才特别是应届生人才的需求的增长却是有限的。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资本的有机构成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力已经逐步减弱。除此之外,我们必须看到,尽管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会使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有所增加,但这需求量的增长速度远比不上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而且,许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选择人才时并不会将高学历作为作为一个重要标准,他们反而会更注重候选人的综合素质以及实际的工作能力和经验,这也进一步导致了众多高校毕业生由于没有工作经验而难就业的就业难题。
(二)高校教育资源短缺
教育与经济之间的一条最重要的规律就是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基础。高校规模在短短几年内成倍增长,师资和其它教育资源却未能同比例增长, 而教育资源(包括设施、财力以及师资)的短缺必定会导致教学质量的难以保证。教师是高教质量的根本保证,在高校扩招时期,高校教师的数量也在非常规地发展。“先数量后质量”的发展思路使得许多高校不能像以往一样严格考核教师的质量。从表2中可以看到,高校师生比在1997年是7.8,但是到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了15.3。教育部在2004年颁布了相关的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中提出,高等教育的生师比应控制在18:1到16:1之间。2004年后,大部分高校的生师比都能基本控制在这个范围之内。然而,我们发现,虽然一些高校因为有评估压力所以能够较好地控制其招生规模并且引进优良的师资力量,将生师比控制在评估指标体系要求的标准范围内。但那些没有评估压力的高校则有很多都超出了指标要求,有的高校生师比竟高达30:1以上。高比例的生师比使得老师没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关注和教育每一位学生,从而造成了教育质量下降,难以培养大学生形成具备市场所需的能力。
(三)高校教育体制落后
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高校对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设置和招生制度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我国高校所拥有的办学自主权还较小,校方缺少设置和调整专业的主动性,不能完全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培养人才。同时,受到教育资源的限制和高校评级排名的压力,一些高校还是倾向于大力发展传统的名牌专业,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匹配,这就导致了大学生知识结构严重滞后,缺乏实践能力,甚至是完全没有符合市场需求,从而使得许多专业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危机。有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了与专业完全不对口的职业,这就意味着其浪费了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资源。此外,由于现在高校与用人单位、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完全衔接顺畅,双方信息不对称,加剧了失业和岗位空缺共存的现象。
(四)高校机会主义行为
我国高校招生政策实际是包含着一个委托-代理关系。显然,委托方即国家政府,代理方即各高校的招生部门。作为代理方的高校,根据委托人即国家政府的意志来代理进行大学生的招生、培养和教育等相关事务。根据委托-代理关系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在双方信息不对称即代理人比委托人更了解代理事件的运营情况时,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这时,代理人有可能会发生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忽略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偷懒、机会主义行为)。从这个角度来说,因为作为代理方的高校比国家政府更加了解自己学校生源和教育的实际情况,所以这些高校可能会为了学校自身更好的发展,从自己的利益出發行事,这就会产生高校与政府的委托—代理问题。监督成本高、高校评估压力大、教育经费不足,甚至个别高校管理者的个人利益驱使,都导致了高校在招生和教育中出现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影响了教育质量,不利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毕业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当然会出现就业难问题。
四、建议
(一)完善招生制度
1.提供高校更多自主权
对于市场需求、生源质量、教师质量以及专业课程设置等,高校比政府有更深的了解。如果政府能够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让高校能够有更大的自由根据市场的需求,安排招生计划、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专业课程的设置、改善教师的评教制度等,那么,高校将更容易进行学生的教育工作,也能保证招到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2.提高更多财力支持
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一切的改革都将成为理想。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政府提供财力支持,帮助推进高校的制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政府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提供教育经费帮助高校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教育质量;其次,国家应该提供一定的经费帮助补贴大学生的生活费用,特别是针对贫困生的就读问题,应该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这样可以降低大学生的生活压力和经济负担,从而在大学生毕业择业时,就能避免出现更多的“向钱看齐”的就业观;最后,国家在继续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同时,还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激励和考核制度来调动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的积极性,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此外,还可以建立社会捐赠、出资教育等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全社会投入教育的积极性,增加教育经费。
3.加大监督力度
为了避免高校出现机会主义行为,政府应该加大监督力度。鉴于高校和政府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的问题,国家在宏观把控招生总规模的同时,还应制定和补充一些必要的惩罚机制来规范作为代理方即招生单位的行为,以防止其出现机会主义的行为。我们要知道,没有惩罚的制度是难以发挥作用的,只有加大监督力度,运用惩罚制度,才能保证高校的行为变得可以预见。
4.适当调整招生规模
根据经济发展,社会需求适当调整研究生的总体招生规模。各个高校在知识搜索成本高昂且成果不明确的情况下,都没有能够获取全部信息的能力。因此,政府应该以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对招生规模进行宏观分析和把控,并对外公开发布所预测的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为未来的高校招生计划提供指南。另外,国家在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以防止出现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良后果。
(二)完善高校教育制度
1.设计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
高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人才,因此,市场才是检验教育质量的最佳手段。高校在培训人才时,不仅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提供培养其综合素质能力的训练。如今,许多高校的专业结构不是按照传统强项设置就是盲目跟随目前热门专业而不顾现有师资建立,这都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应该既从市场需求又从学生自身发展出发,合理分配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设计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适当增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才能输送出优秀的毕业生,才能让毕业生成为人才市场的“香饽饽”。
2.提供全面的就业指导
大学生缺少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在校园中很难了解职业信息。因此,高校应提供更加全面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和相关就业信息,为其进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通过组织更多企业招聘宣讲、开展就业培训相关讲座、互联网更新招聘信息、开设相关职场技能培训课等形式让大学生提高自己的技能,使其更容易适应职场环境。
此外,还在注重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要摒除旧的择业观,支持大学生向西部和乡镇发展,从而缓解市场人才分配不均衡问题,同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缓解就业压力。
(三)完善就业制度
1.实现信息全面沟通
政府、市场、高校三方应该实现信息的全面沟通。前文已经提到,由于信息成本昂贵,我们为获取信息和分析新知识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因此,没有谁会愿意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来获取全部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在搜寻知识成本昂贵且成果又不确定的情况下,各个高校是没有获取全部信息的能力的,因此,要实现政府、市场、高校三方的全面信息沟通,政府所充当的角色尤为重要。政府应当带头建立一个成熟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帮助市场和高校间的及时交流,同时,政府也要加大监督力度,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的人才培养符合市场的人才需求,从而有效解决就业难问题。
2.建立奖惩制度
对于积极参与就业信息沟通的单位,进行适当的奖励,以此来激励更多部门加入到信息沟通平台中;对于消极甚至有失信行为的部门或个人进行惩罚,从而约束市场行为,既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又保障了大学生的权益。只有建立完善的有效制度,才能真正从根本解决就业问题。(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1.
[2] 金自如. 高校扩招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初探 [J].教学研究,2005.7.
[3] 于洪娇. 高校扩招与就业中的“路径依赖”[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1.
[4] 倪鑫. 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教育时空,2008.7.
[5] 李海燕. 如何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探索[J].开发研究,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