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人物的身份区隔与认同

2014-04-29 00:44龙静颖
青年文学家 2014年30期
关键词:都市青春

摘 要:本文主要侧重于借分析电影《十七岁的单车》中居于城市中的少年成长主题来分析成长中青春的碰壁、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因资源上的贫乏导致的社会区隔,引导着我们关注现实中由乡入城以及社会底层民众因其在文化、物质等资源上的弱势而被区隔后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十七岁的单车》;青春;都市;身份区隔

作者简介:龙静颖,女,1989年2月生,湖南常德,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当代文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0-0-02

王小帅作为新生代导演的代表之一,不同于第五代导演的宏大叙事、乡土化的民族寓言和百年忧患的人文大旗,不是以荒诞热闹的题材内容吸引观众眼球,也不企图多面地展现社会现貌,而是从底层视角出发,以点代面,在都市背景下,多将目光集中在城市边缘人上,引发人们对于成长和社会的更多思考。这里所说的都市,不是常态下的城市,而是凸显城市异质的城市,脱离了历史、文化重负,资源占有者主导底层者节奏,是我们体验中“青春——自我”的生存环境。他以城市生活为拍摄空间,以城市中生活的人为表现主体,以城市中的人的情感为精神内涵,“如同一面魔镜般细腻的捕捉着城市中暧昧的、边缘的、人性化的生活状态,以及转瞬即逝、游离不定而又铭心刻骨的”青春感受。

其代表作品《十七岁的单车》就以刻画大社会中小人物的命运而荣获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评审团大奖。除开影片中围绕城市少年表现出来的虚荣与希望被认同的心理,里面所呈现的都市边缘人精神的无助和无所依附、自我身份的确定和焦灼,以及镜头下展示出的不同社会群体的差异,体现出的身份区隔,都让这部影片在当今时代仍具现实意义。

一、当青春的热血碰上城市的冷漠

新生代导演群体不仅大都从小生活在城市,而且与第五代电影人迥然相异的时代经历和个人体验使得他们对城市关注有着浓厚的兴趣。被第五代电影人“遗忘”或“抹去”的城市重新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正如戴锦华所说,都市——这个在当代文学甚至是影像文化中久久缺席并不断重构的空间无言地浮现。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90年代新生代电影人对城市空间的关注与三四十年代电影对上海等都市的关注传统架起了互为参照的桥梁。但不同的是“90年代的重新出现的城市已从殖民地的能指转化为后现代的荒原”,更为重要的是是,这里的城市是没有外部的城市,城市对于他们是世界的全部,是无处可逃的封闭空间。

影片刚开始的镜头是一群农村青年们来城里找工作的情景,热烈地介绍着自己在农村觉得不错的工作和工资,但对快递公司的招聘者而言,这些都微不足道,甚至比不上他们分配到的一辆单车。从一进城,青春的梦想便被都市贴上了价值的标签。工作意味着你能在这座城市有安身立命之本,意气风发地骑车接收快递之后结算一天工资时,遭遇的却是发工资人员随意的克扣,这是满腔热血的理想正式遭遇城里人漫不经心对待的开始。而进澡堂一节中城里人的享受和小贵兢兢业业形成的反差,以及在收发快递中遭遇到的奚落,让他面对这个城市开始无措起来。自行车的丢失,更是满怀期待的小贵与迷茫失落的小贵的分水岭。本该青春年少,却因为社会的无情、现实的冷漠而变得残酷无奈。

在小贵的身上我们可以很容易感受到外在环境对其青春热情的冷却,而小坚则是导演借其来含蓄地表达都市对青春成长的异化,都市不再提供梦想与创造的机会,而是在积极改变时给予一拳认清现实。影片中小坚和一群游手好闲的学生一起,这是青少年中常见的帮派现象,帮派“是青少年社会行为充分展现的同辈团体,能让参加者个人需求得到满足,获得心理上的安全、地位以及归属,提供打发时间与获取新经验的管道。朋党为青少年加上一种认同感,得到更深入的自我认识。”他们长时间在一起谈心、闲聊、一起上学、看电影或参加活动,有着共同的兴趣,在行为举止甚至衣着装扮上,也都力求相同。但青少年与同辈好友交往,是建立在“互相”与“平等”的基础上,换言之,经济、阶层、文化等一系列的不平等,不仅不能让小坚获得心理满足和安全,反而在他进行自我辨識时意识到了阶层造成的身份区隔,在别人玩车时并没有一辆属于自己的高级单车,这也成了他挫败感最大的来源,意识到自己与这一群在物质上无所顾忌的城市少年们仍存在着差距。

小贵与小坚夺车的这一主线并没有削弱影片中对北京城市空间的思考。王小帅曾经说过:“我不认为高楼大厦和霓虹灯就表示完成了城市电影的任务。”所以他将艺术场景的视域从以往的“宏大场景”、“广阔天地”转向城市的狭窄的里弄与胡同,破败的街道和房屋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与影片中高楼大厦、绚丽色彩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废弃的大楼、破败拥挤的住户区、沉默不语的旁观者,用一片破败和沉默的静态镜头来表现这个城市的冷漠。居住和游走在其中的是在主流叙事中被遮蔽的城市边缘人,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群体的情感和命运。他们或从乡村中走来或原本就是城市中底层人,带着对城市的美好和希冀,努力奋斗着,渴望融入城市,拥有穿越城市的能力,但是他们的努力在这个都市中却显得无力。

二、身份表征的单车:认同与区隔

影片中将镜头对准了以小贵为代表的来自乡间的城市外来人员,对初入城的那些小贵们来说,他们的文化身份是明朗的,即他们是带着抹不去的乡土印记的城市闯入者,他们是从事低廉工作的打工者,是生活困窘的小杂货店老板,是城市帮工的小保姆。他们从没奢望过获得政治资本,也不曾拥有经济资本,因为知识的贫瘠更不可能占有文化资本,他们的基本原则是温饱和生存。而虽然有着“都市人”身份却被抛离出城市的中心轨道的小坚们,也不过是城市边缘人,不仅是因为他们经济窘迫,与凡勃伦的“有闲阶级”有着天壤之别,还在植根于潜在经济差异的阶级间及同一阶级内部趣味与生活方式的文化上展现出差异。从精神和文化层面上看,文化的差异被用作阶级差异的标志,阶级的差异表现为把个体与群体在社会荣誉的天平上进行排列、而不是仅依据经济利益进行划分的身份差异。

在企图融入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小坚与小贵都将单车当做身份认同的重要媒介。在城里人眼中,单车不过是交通工具罢了,它的功用就是省时省力地完成运输的过程。然而在小贵眼中,这辆单车是他生存的必需品,是他融入城市的重要标志。有了单车,便有了工作,有了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一线生机。虽然依然只是一个快递员,但是,当骑上这辆自行车的时候,他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这时的单车,便是他与城市的唯一联系。同样十七岁的年龄,小坚的生活算是衣食无忧,他所追求是随着自我意识增强而增强的自尊。父亲的再婚让他感到被忽视,有了单车,可以在哥们面前有面子,可以在喜欢的女孩子面前装酷耍帅,单车,成了一个与同龄孩子平起平坐的资本,成了身份的象征。

相同的能指对于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的所指和涵义。影片中的单车是一种欲望的能指,它的所指已经不仅是单纯的物质,而是象征着梦想、地位和自身价值的存在。在影片中,单车成了社会分层的标志,所以两人对单车的寻找与争夺实际上是对上一阶层的努力融入,他们想通过单车来获得城市中生活的权力。“资本是现代社会中进行权力斗争的基本手段。现代社会的所有不同类型的资本,都是在特定正当化程序中被‘确认为斗争力量单位。谁掌握资本的数量越多,谁在斗争场域中就占据优势地位。”正如小坚想用单车来获得都市时尚的个人身份和爱情;小贵想用单车获得进入城市的资格;而小保姆想用都市中提供的漂亮衣服、口红、高跟鞋来成为获得城市人的身份象征,他们身份危机,在赖以装饰的物品(单车、漂亮衣服、高跟鞋)失去之后,便暴露无遗。底层阶级地位的特征,可能直接反应在由于极度有限的物质资源而导致的社会化上。小贵和小坚对单车越用力地追求越说明他们与快递公司老板、澡堂的老板,以及能够轻易拥有山地车来炫耀自己车技的这一社会优越者的差距,王小帅在影片中借着两位少年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社会层次的思考。

社会群体的差异性在现实生活中也普遍存在着,在某种维度上,普遍存在的群体区隔把中国社会一分为二,如潘泽泉、魏万青等在农民工的等外来人员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由于社会排斥与对外来人员的歧视普遍,外来人员的社会融合依然存在着较大问题,这是经济资本对社会阶层进行的区隔;王建平针对中产阶层消费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在我们生活中存在消费品位文化差异群体,以消费品位进行社会区隔,现如今正日益壮大的“苹果迷”群,利用手上的苹果产品,创造与其他迷群不同的群体特征;甚至在当今文化研究中也存在汉语文化研究与少数民族研究的文化区隔性。

在《十七歲的单车》中,我们看到了导演对青春和都市的另一种解读,影片是“现实的渐近线”,呈现的是青春存在的一种真实状态,这和历史的纵深、身外的世界无关,只是都市的状态,更是一种都市的体验。镜头聚焦在小保姆、小卖部老板、对城市充满向往的外来打工者和物质贫乏的城市底层人民身上,通过电影语言对都市人的情感体验、生活困境进行表述,从而赋予影片以一种“文本的厚度和视觉的密度”。在其中,被压抑和反抗无助的青春与消磨其热情并给其隐痛的都市构成二重唱,以冷峻、沉稳、审视的风格把物质上的贫乏与精神上的渴求建构起强烈冲突,以此将社会层层分离开来。丰富了都市美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珊珊.绚丽光影下的暗淡忧伤——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的“新城市”美学 [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8年,第01期.

[2]孙绍谊.寻找消隐的另一半:《苏州河》《月蚀》和中国第六代导演[J].陈犀禾,石川主编.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p.294.

[3]刘安彦、陈英豪.青年心理学[M].台北.三民书局,2004:p.76

[4]高宜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2:p.76

[5]陈晓云.电影城市:中国电影与城市文化[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6][法]纳塔莉·沙鸥;郑天喆 等译.欲望理论:拉康思想引论[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2

[7][美]戴维·斯沃茨(David Swartz)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5月

[8]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M],Pierre Bourdieu,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9]戴陆.区隔—布尔迪厄对“趣味”的社会批判[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4.

猜你喜欢
都市青春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青春睡不着
幻青春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青春献礼
都市通勤
青春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