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娥
【摘要】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公德在会计本职业中的具体体现,起到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总用,引导着会计职业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全文对高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现状以及完善措施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 经济 健康正确发展
一、高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加强高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为了不断提高会计从事人员的道德水平,塑造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提高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一种手段,加强高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的反腐倡廉,进而形成珍格格社会的廉洁奉公的风气。在各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中,会计工作位于最前沿,会计人员深处财经要地,难免因受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做出违背职业道德事情,出现不良问题。因此,加强高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中国科学发展的要求。
二、我国高校会计职业道德现状
(一)会计执业人员缺少职业道德观念
在实际生活中,一些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较低。由于缺少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利欲熏心,在追求物质利益是,为了一己私利,置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于不顾,牺牲了国家利益,利用之为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及贪污公款,践踏会计职业道德,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职业道德与从属关系
在我国,事业单位中实行的是领导负责制。也就是说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各项人事关系的考察都是一把手领导掌握的,这种工作关系上的从属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会计从业人员监督作用的发挥。这种从属关系是非常不合理的,它在严重影响着高校会计执业者能否坚定不移的恪守职业道德。在《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会计机构中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依法实行会计监督”。但是由于工作上的从属关系,事业单位领导对会计人员具有管理权和领导权。有些领导为了自己私欲对会计人员进行施压,强迫会计执业人员做出假账,会计执业人员不从的话就会因此丢掉工作,因此有些会计人员因为生计问题而不能顾及职业道德,不能依法实施会计监督。
(三)会计制度不够完善
当下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有许多不健全的地方。会计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只在会计制度的个别条款中得到规定,并没有系统完整的作出要求,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不具有强制性,基本上是靠社会公众舆论和自己的道德素质来维持的,执行力比较差。我国现下作为维护会计职业道德最重要的手段,会计法律规范不够完善,对会计人员不能依法履行会计监督职能的行为均未认定违法,因而,会计监督职能不能得到强化。而从各种与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处罚违法人员来看力度来看,打击力度太小,大多数还只停留在警告、罚款、和停止执业资格上,对违反会计职业道谢的行为没有足够的重视,不能构成有效的警示。而当会计人员因拒绝违法会计行为需要保护时,法律又不能作为坚强的后盾给予会计人员足够的保护。
(四)会计执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力,众多会计人员参差不齐,有些人员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较低。某些会计人员由于一己私利,在行使职权时做出了违法违纪的会计行为,这都是会计从业者业务素质,道德素质不够高的体现。这与我国没有专业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相当大的关系。目前,在各种与会计相关的学校中,并没有哪一个学校把“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来讲授,说明了我国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教育力度比较薄弱,以至于会计从业人员道德素质过低,不能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会计从业人员的为违法违规行为。
三、高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设想
(一)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
《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应当加强。”会计执业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要有优秀的业务素质,更要有正确的政策观念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要把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等优秀品质作为自己工作时的信条。《会计规则》明确规定了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会计执业人员只有坚持廉洁自律,忠于职守,坚守法律才能保证高校财务的合法性。做好会计工作不仅仅需要过硬的知识还需要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因此作为高校的会计人员不能仅仅只做好日常工作,还需要根据时代的进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把自己的工作融入到改革的大潮中。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会计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拥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积极参与到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中去。
(二)完善法律法规
现存的与会计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造成了某些会计行为无法可依。完善法律的建设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针对现存的《会计法》把《会计法实施细则》进行完,进一步明确会计人员的责任义务与权利,明确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违法乱纪的行为的处罚力度,使得有法可依。再者,还要构建完整的会计从业人员的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完善会计执业人员的道德规范,把会计从业者的执业道德融入到规范法律中。
(三)加强会计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提升会计执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其工作能力能减少由于会计人员的技术性失误而引起的事故。同时,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与法律法规不同,法律法规是一纸明文放在哪里,而道德却是无形的契约,但它们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了约束。与法律法规强制性相比,道德约束主要是靠社会舆论与自己素质修养进行自我约束。一个人的素质修养不仅仅要靠自己的不断学习,也要靠社会的教育。所以本人认为,在开设的会计专业的课程中应该加入“会计职业道德”的这一部分内容。作为会计老师,更应该以身作则,把会计职业道德寓于教学过程中。还有就是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应加试会计职业道德这一部分内容,保证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四、总结
总之,作为一名现代会计工作人员不仅仅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更应该要把会计职业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严格约束自己。而高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不仅仅需要引起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还学要社会的在各方面的支持。而对于国家来说,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法律制度,明确会计人员的责任与义务,给会计人员的行为提供一个标准。
参考文献
[1]高芳.试论高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商场现代化,2012,(28):133-133.
[2]朱一新.论高校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前沿,2004,(9):134-136.
[3]齐明霞.对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探究[J].新财经(理论版),2013,(1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