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阳
今年清明节有一则新闻。说的是杭州市殡葬行业协会和杭州主城区主要公墓陵园,在2012年清明时节启动实施了“双两千工程”,计划在3年内推出2000个定价为2000元的低价墓穴。这些走小型化、艺术化、生态化路线的公益墓穴,只要是杭州市区户籍的市民都可以购买。2000元的价格与动辄几万元的墓地相比,显然不高。尽管价格亲民,但让主办单位意想不到的是,2000元一个的公益墓穴却受到冷遇,两年只卖出了98个,只占到要推出的2000座个墓穴的4.9%。事实上,廉价墓地能满足一些家庭的需要。但人们抱怨墓地价格高得吓人的同时,一些地方的低价公益墓穴鲜有人问津。这是为什么?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葬礼的隆重与否一直是孝道的一种表现。公益价墓地遇冷,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做小辈的觉得葬礼如果弄得太寒碜,一来害怕别人说闲话,爸妈辛苦养你一辈子,为了省几个钱居然让他们睡在这么小的卧碑里;二来是低价墓面积小,卖相普通,总感觉低人一等。如此看來,“死不起”的原因还在于,是不愿“便宜死”罢了,觉得不厚葬,甚至不豪华,无论生者脸上还是死者名声都无光。矛盾的存在,就涉及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了。这种不愿意“便宜死”的攀比风,又恰恰助推了“死不起”。
“厚养薄葬”乃真孝道。厚养,是指父母在世时,子女应该认真地孝敬他们,细心地服侍他们,礼貌地对待他们。特别是父母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时,更应善待他们,充分满足其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的需要,像当初父母珍爱自己那样去厚爱他们,赡养他们,使其安度幸福的晚年,走完人生之途。薄葬,是指一旦父母去世,就本着节约的精神,力行薄葬的原则。
有一句话说“死后方知万事空”。事实上一个人死后连知道万事空的机会都没有。死了就是完结了,就像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一样,最好的结局也就是留下几粒种子。
在老人活着的时候,子孙若能做到问心无愧,让老人尽享其乐,比其死后铺张浪费做毫无意义的无用功要强千百倍。
(摘自《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