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
摘要:一直以來,我国学者着眼于“取”他国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怎么做”的“经”,并急于生搬硬套,却鲜有深入挖掘更重要的“为何要这样做”的“经”,以至于没能从内在的思想深处高度认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实际焕发出自主创造的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理念;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深度;异域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044-02
一、达成共识:地方本科院校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1999年,“地方本科院校”一词正式出现在我国高教研究领域[1]。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新生力量,一种新的高校类型,这类高校群体首先面临的是发展规划问题,尤其是发展方向及定位,即如何竞存于高校之林。
经过两年的摸索,2001年有学者总结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末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以来,地方职业大学、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据此率先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应适应新世纪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
这一观点随即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研究总结、比较借鉴的基础上,认识到地方本科院校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进而表示出对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也有学者称之为“实用性”)人才目标定位的认同,并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了补充论证,如《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论略》[3]、《谈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4]、《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科学定位》[5]、《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的实践探索》[6]、《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7]、《培养下得去、上手快、能创业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探索》[8],等等。但由于前期的相关成果多是基于校本研究撰写的论文,一般发表在地方本科院校学报上,受众面不大;又由于研究者主要是地方本科院校的高教管理者,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学术影响力还很不够,因此,在缺乏高教领域内的学术大腕的声音、缺乏政府主管部门的明确意见;在高教领域内有影响力的高教研究核心期刊还未广泛刊发相关研究成果的情况下,学术界更多的学者对地方本科院校主要进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仍然持观望态度。
应用型本科教育学术研讨会的适时召开以及权威专家学者的出席、发言极大地促进了学术界关于“地方本科院校主要进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共识。2007年5月,“应用型本科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齐聚一堂,相互交流并深入探讨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问题。会上,潘懋元教授以《我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定位问题》为题作了学术报告。报告首先肯定了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的转型发展——将原来定位于综合性、研究型(学术型)大学改变为多科性、应用型、职业性或技能型院校。他运用教育发展的外部关系规律(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结构必须主动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结构),论证高等学校不应该“千校一面”,而应该是多层次、多类型。在这次报告中,潘懋元教授明确指出,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除少数精英型高校之外,大量高等学校应当面向人才市场,培养应用型或技能型的专门人才[9]。潘懋元教授的出场及其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定位问题的观点对学术界认可“地方本科院校应该主要进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了较强的导向作用。研讨会上,代表们一致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对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型人才”[10]。之后,《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刊登了潘懋元教授的讲话整理稿和这次会议综述。自此,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本达成共识。
或许是受应用型本科教育学术研讨会的推动,或许是学术界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研究已经经历了足够的酝酿阶段,自2007年始,学术界关于地方本科院校的研究潜力和研究热情骤然爆发。以“地方本科院校”为篇名查询“中国知网”可以看出,学术界关于“地方本科院校”的研究相比之前出现了一个猛增的势头,研究成果从两位数陡增至三位数,并且这股研究“热”随后呈逐年递增之势。2008年1月,“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题立项会议”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召开,说明我国学术界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应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已经形成定论,也说明我国学术界关于地方本科院校的研究重点已经从“定位”转向了“模式”。
为了尽快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妙方”,不少高教理论研究者与高校实践工作者共同走上了“异域借鉴”的捷径:产学合作、项目式教学、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CDIO、从做中学等等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先后被介绍到我国。然而,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表明,异域借鉴的结果似乎只能用“淮橘为枳”来形容。反思认为,学习模仿这些模式时忽略了对模式背后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基础的挖掘和养料汲取是症结所在。
二、挖掘理念: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缘由
学校教育注重与社会实际生活的联系;从做中学;强调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根据欧美高校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这几个典型特征不难看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产生于实用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体现了美国精神的教育理论。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是其倡导者和最主要的代表。
作为一种哲学派别的美国实用主义(也称实验主义、工具主义),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在科学、进化理论和工业民主等思潮发展趋势的融合中产生的。科学家皮尔士和信奉进化论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可谓实用主义的创始人,而作为民主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的杜威可谓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实用主义哲学以关注人类现实生活为显著特征。其研究视角无不放到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处处从人们的现实活动出发,把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作为理论成功的最大目标。与之密切相关的是,实用主义方法论的根本原则是一切以效果、功用为标准,主张用行为效果来证明思维的合理性,带有强烈的反教条主义和反思辩哲学的色彩,反映了美国创业时期求实与创新的精神,体现出一种开拓、进取、行动和成功超过一切的美国风格[11]。
杜威把实用主义哲学应用到教育理论中,试图改革传统学校教育以适应美国资本主义工业时代的需要,对教育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考。19世纪末,美国正处于南北战争结束后的大规模扩张和改造时期,大量移民涌入,人口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工业技术不断取得新成就,大型工业企业迅速发展,阶级分化和矛盾加剧……迫切要求教育能培养出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能顺利投入现代化生产过程的创造性人才。而此时美国的学校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都是承袭欧洲的旧传统,强调以学科为中心进行教学,形式主义的、呆板的教育占统治地位,严重脱离社会生产生活,与美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杜威不满于当时的教育状况,从实用主义哲学观出发,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他的民主思想相互依存。杜威认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可完善性,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就应当打破知识壁垒,扩大学术范围,破除脑体等级和阶级对立,使每个个体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杜威针对传统教育的两大弊病——脱离社会和脱离儿童——就教育本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组改造。这三句话含义相同,互为表里,共同构成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与儿童生活及社会生活的联系。杜威把教育分成两种:非正式的教育与正式的教育。前者是指在日常生活与劳作过程中,以实际行动示范或口耳相传获得的教育;后者指学校教育。他指出,尽管学校教育能够通过有意识的训练,使学生成长为文明人,但它却存在一种危险,即以种族经验为内涵的、以文字符号所构成的所谓教材与儿童生活经验的材料脱节。所以,杜威认为必须在这两种教育之间寻求平衡,主张教育的过程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而是生活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参与生活、适应社会的经验。
教育即生长——强调教育要尊重儿童实际。杜威认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生长的主要条件是“未成熟的状态”。这种“未成熟的状态”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依赖性”,二是“可塑性”。教育关键就是要给儿童提供生长的条件,即提供适当的环境和适当的刺激使儿童的各种能力不断获得发展,而不是从外部按照成人的标准来塑造儿童,把儿童当做被动的容器、当做被加工的工具,不管不顾儿童身心发展实际。
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强调“从做中学”。在杜威看来,儿童的生长是通过在活动中获得新的经验并将其增加到原有的经验上去,对原有的经验不断改组、改造的过程。从批判传统教育“书本中心”及实用主义经验论出发,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就应该是“做”的过程;教育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让儿童不断地“试误”并从中不断学习、探讨与提高,视学习为“问题解决”的过程。“从做中学”,也就是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强调解放学生的头脑和手脚,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知识,增长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总之,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传统教育,提倡教育民主,强调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重视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强调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实践,主张在师生关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变革,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
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进行对照不难发现,二者有非常高的契合度:首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倡导民主主义教育密切相关。众所周知,精英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是“绅士”,就是“学术专家”或“社会领袖人才”,只面向社会少数精英;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面向的是所有人群,重视社会每个个体的自由发展。其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高度重视“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学生实践教学项目往往来自企业实际需要,这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提倡“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理论联系实际”一脉相承;再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做中学”,提倡“项目式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CDIO等学习模式,重视学生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重视学生自身的经验、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主张“做中学”如出一辙;最后,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合作,也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教育民主、师生平等并无二致。
我国提出地方本科院校主要进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十多年了,在借鉴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时,更多的学者注意到了其模式的“可取”,但是少有人注重挖掘模式背后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支撑。其实,国内已经有少数学者注意到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如“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12],只是没有明确倡言进行高層次应用型人才要注意汲取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营养。难道是因为建国后相当长历史时期内我国教育领域一直批判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畏之如洪水猛兽,以至于直到今天还不敢或不愿承认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合理内核?难道是因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些提法存在片面和极端就不汲取这种教育思想的养料?那么试问历史上有哪一种教育思想或理论是十全十美的呢?有学者早就断言,“不研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就不能真正了解现代西方教育理论”, “只要旧学校里空洞的形式主义存在下去,他(杜威)的教育理论将依然保持生命里,并继续起作用”。[13]
参考文献:
[1]崔钢.地方本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1999,(2):17-20.
[2]马树杉.应用型本科教育:地方本科院校在21世纪的新任务[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1,(1):85-88.
[3]黄志勇.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论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3,(2):80-82.
[4]张建东.谈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泰山学院学报,2004,(4):91-93.
[5]丁杰.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科学定位[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05,(3):1-6.
[6]罗三桂.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63-64.
[7]辛彦怀,王红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5,(5):31-34.
[8]夏跃平.培养下得去、上手快、能创业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6):42-43.
[9]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A):34-36.
[10]本刊记者.探索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应用型本科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07,(Z1):126-127.
[11]王元明.行动与效果:美国实用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
[12]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9.
[13]单中惠,朱镜人.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专科起点)教材——外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