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 要:长期以来,称谓语研究已成为社会语言学的重点课题。作为社会称谓语的“老师”称谓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先前关于它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论方面,缺少社会调查和数据支持。因此,笔者基于先前研究,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老师”称谓进行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研究。在历时性角度,笔者探讨“老师”称谓的历史源流、当前特征-泛化、演变泛化原因;在共时性角度,笔者对“老师”称谓的使用情况展开问卷调查。最后,笔者认识到“老师”称谓不仅顺应社会发展变化,也折射出社会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称谓语;社会语言学;“老师”;历时性;共时性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5--02
1、引言
社会语言学是近十多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自成立起,它涉及众多研究课题。其中,称谓语一直是其研究重点。根据戴庆厦的《社会语言学概论》,称谓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不同社会的文化制度、文化风貌和文化心态,使称谓词包含不同的语义内容。”[1] 20世纪60年代至今,汉语称谓研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形成众多重要理论。王娥、扬清在《“老师”称谓的历史演变》中探讨了“老师”称谓的历史源流、当前特征以及嬗变原因;何艳萍在《浅论“老师”称谓的源流及泛化》中讨论了“老师”称谓的源流、泛化及原因;谢茹在《“老师”称谓泛化探因》中谈及“老师”称谓泛化的原因。
总的来说,这些研究大都属于理论研究,没有进行社会调查,更没有数据支撑。而黄南松的《非教师称“老师”的社会调查》经过20多年的社会语言变化已失去当今社会代表性。因此,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老师”称谓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研究,探讨“老师”称谓的历史源流、当前特征-泛化、演变泛化原因以及目前的使用情况,旨在弥补以前研究不足,为汉语称谓语研究增添新鲜血液。
2、对“老师”称谓的历时性研究
2.1“老师”称谓的历史源流
追溯其历史,“老师”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左传·禧公三十三年》中。书中所称:“老师费财,亦无益也。”这里的“老师”是两个单音词连用,“老”指年老尊辈,“师”指传授学术的人。在这时它并不是合成词,只是形式上的连用,还未成为一个具有特定概念的称谓。
根据李广明《“老师”、“导师”之类的称谓最早见于何书》,将“老师”作为一个特定概念的专门称谓来使用当始于唐代,是用作对僧侣的尊称。[2] 唐代,佛教开始兴盛,随之涌现出大量的佛经著作。从佛经禅录上看,僧人们一天中的活动主要是在师徒间进行,因此禅录上有关“师”和“生”的词颇多。另外,当时口语中习惯用表示尊敬的构词成分“老”,所以,禅录上的“师”称为“老师”。此时,“老师”在内容上与“生”相对,专指传授佛门要义的僧侣。后来,称僧侣为“老师”的用法也波及到了民间文学之中。至此,“老师”发展成为具有特定概念的称谓词。
五代时期,“老师”称谓指传授手工技艺者。金代,这一称谓具备了与今日的“老师”相似的含义,即指传授文化、教育学生的人。明清时期,“老师”成为门生对座主的尊称。此时,“老师”中的“老”变成了真正的词缀,失去了年龄之老的本义,只保留了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含义。清末至二十世纪初,西学渐入,清政府为自保,资产阶级为宣传革命,相继建立颇多新式學堂。学堂里的教师不再由官员担任,“老师”的称谓便发展成为对普通教师的尊称。
在二十世纪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老师”称谓被“先生”称谓取代。直到新中国成立,这一现象才有所改观,它开始取代部分“先生”称谓,在中小学中被使用起来。然而,文革期间,教学活动的中止,这一称谓也停止使用。文革后期,教学活动恢复,它又重新投入使用,但当时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低下,它仅指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人,无尊敬之意。文革后,科学文化事业复兴,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老师”称谓的使用日益频繁,使用范围也随之扩大,由原来专指各类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发展成为对有文化人的一种敬称。
2.2“老师”称谓的现代特征-泛化
当前,“老师”称谓的本质特征是泛化。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那么,什么是“老师”的泛化呢?“老师”称谓属于社会称谓语范畴,其社会关系特征是传授知识、文化,教书育人。那么,用“老师”称谓称呼那些非教师者就是“老师”称谓的泛化。据国内语言学者黄南松在80年代后期就“老师”称谓泛化问题所做的社会调查,这一称谓已在文艺界、新闻界、广播电视界、出版界以及体育界不同程度的存在。[3]至今,“老师”一词的使用领域已远远超出黄南松学者的调查范围,几乎覆盖除教育界以外的整个文化知识界。可见,“老师”称谓获得了普遍应用。在不断地替代其他社会称谓过程中,它逐渐扩大自己的使用领域,最终达到今天的泛化。
2.3“老师”称谓的历时演变、泛化的原因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老师”称谓也是如此。就内因而言,“老师”称谓本身的特点为其演变、泛化提供内在基础。就外因而言,社会思想、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以及社会称谓缺环现象影响着该称谓的嬗变。
(1)“老师”称谓本身的特点
“老师”称谓有自身特点,如搭配灵活:“老师”称谓与其它姓名搭配使用时有较大的灵活性;色彩浓重:“老师”称谓的字典义项是对教师的尊称,泛指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或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称呼亲切、具有称赞性:“老师”称谓带有口语化特点,颇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给听者以亲切、随和之感。这些特点为该称谓使用范围扩大提供内在基础。
(2)社会思想、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中国是礼仪之邦,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传统思想使人们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天生的好感。“老师”称谓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与社会密切相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更会引起它的变化。正如前面所述,唐朝时,佛教兴盛。这使“老师”称谓具有 “传授佛门要义的僧侣”之义;明清时,科举制度兴起,“老师”又有了“主管考试的学官”之义;但这些义项也伴随着佛教及科举制度的衰落而消失。
(3)弥补社会称谓缺环现象
社会称谓缺环是指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更新导致一些社交场合缺少一些确切、得体的称谓。[4](陈,1989)在社会交际中,当人们难以找到确切、得体的称谓时,往往会从自己已有的关系称谓中选用一个,因为这便于交际顺利进行。而带有尊敬之意的“老师”称谓就成了理顺交际关系的桥梁。
“老师”称谓的历时演变反映了社会称谓语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3、对“老师”称谓的共时性研究
共时性研究将告诉我们目前“老师”称谓的使用情况。对此,笔者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学校园中的“老师”称谓使用情况进行了如下研究。
3.1研究中的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形式。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就读的各专业的大学生。这些学生已就读一年以上。
3.2研究内容与方法
问卷的内容根据不同身份的工作人员分为两部分:对任课教师的称呼方式;对非任课教师的称呼方式。
笔者现场发卷,当场收集。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60份。其中,合格答卷150份,不合格答卷10份。问卷显示的结果分为两部分:数字和百分比。数字表示调查对象选择该选项的问卷份数;百分比表示选择该选项的问卷份数在总问卷份数中所占比率。其中,百分比的值越大表明“老师”称谓的使用度越大。问卷发放时间为2014年3月中旬。
3.3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对任课教师的称呼方式
对任课教师的称呼分为课上和课下,调查对象可选择多个选项。其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任课教师,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分别有53.4%的学生称其为“姓+老师”“学科+老师”;46.6%的学生称其为“老师”。这是由教学人员的身份所决定。其职业是教师,所以“老師”称谓是最合适的。
(2) 对非任课教师的称呼方式
对于非任课教师,共有97%的学生选用“姓+老师”“老师”“学科+老师”的称呼方式。这表明,教学人员无论是否给学生上课,都会被绝大多数学生称为“老师”。这同样也说明,“老师”称谓自20世纪50年代在大学校园兴起,早已适用于所有的教学人员。
这个调查基本体现了“老师”称谓的使用现状。但由于分析基于对呼市地区部分大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加以弥补。
4、结语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同样,语言的变化也会折射出社会的变化。称谓系统的变化也是如此。从“老师”称谓的历时演变、泛化和使用现状来看,它不仅受社会思想、经济文化因素以及社会称谓缺环现象的影响,而且代表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 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139.
[2] 李广明.“老师”、“导师”之类的称谓最早见于何书 [J]. 甘肃高师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9 ( 3), 2-3.
[3] 黄南松. 非教师称“老师”的社会调查 [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8 (4), 8-9.
[4] 陈建民. 《语言社会文化新探》[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