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怀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附近,老人一直有早上遛弯顺便在报亭买份报纸的习惯,但在8月1日这天,老人却意外地发现,自己常去的那家位于建国门地铁站外的报亭竟然“消失了”。有网友抱怨:“报刊亭被拆,买份报纸都费劲了!”
“朝阳区有69个报刊亭在7月31日夜间被拆除转移。”北京市报刊零售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证实了这一消息,但作为报刊亭的投资管理方,公司至今也没搞清楚这些报刊亭为什么会被“如此对待”。这期间,山西人孙建花曾给街道办事处的一位领导下跪请求保留报刊亭,但8月1日凌晨3点多,报刊亭仍被城管拆移。一位街边商户向记者透露,当时报亭前约集聚了100多人并发生冲突,后警方到达现场带走了几名被指控打人的黑衣男子。
其实有关整治报亭的消息已非新闻,多名被拆除报亭经营者向记者反映,从7月份开始他们就陆续接到辖区城管的口头通知说要拆挪报刊亭,“拆除的理由是说我们的亭子属占道经营,是违法的,我们都是有正规执照的报刊亭,怎么就成了违法了?”报刊亭主屈志梅非常委屈。记者了解到,此番整治报刊亭主要的标准和依据是根据北京市2007年出台的《北京市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范》,里面涉及有报刊亭占地面积不应大于6平方米,宽度5米以下的人行道不应设置报刊亭等规定。对此报刊亭主们质疑当初设立报刊亭是经过政府批准的,我们经营也签了合同,凭什么说拆就拆?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不少地方动辄以“市容整治”等各种名目拆除邮政报刊亭。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报刊亭的管理应该让利益相关方都參与进来,而不是各部门仅从自身出发为之,要有统一规划,不要把协调和博弈产生的成本转嫁到经营者和市民身上,“至于报亭能不能卖食品、饮料等应以市场为主导,既然已存在并被消费者普遍接受,就有它的合理性,与其‘堵,不妨给一个出口。”摘自《法治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