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过程中资源集聚的研究

2014-04-29 00:44李佩益
2014年33期
关键词:非农产业就业结构文化素质

作者简介:李佩益(1990-),女,汉族,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一、城镇化:

伴随着工业进程而出现的非农产业及其人口,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逐渐聚集到城镇,使城镇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的过程。

城镇化主要是指变落后传统的乡村社会,为发达的城市社会的历史进程,是社会形态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人口逐步由城市向乡村转移,城市自身的完善以及社会生活由乡村型向城市型的过渡,以及城市人口的增加、区域的扩大、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聚集的过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恩格斯的定义是:“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73页,1995年6月第2版。)马克思、恩格斯的定义,表明了客观存在着的自然资源,并且把人(包括劳动力和技术)的因素作为财富的另一重要且不能缺少的来源。由此可见,资源不仅仅包括自然资源,而且还包括人类劳动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因素,以及由此衍生的人力、物力、智力(信息、知识财力等信息和资源。

作为导致城市不断形成和扩大的一种经济现象——集聚效应,指吸引一切经济相关活动逐渐向一定地区靠拢的向心力,它反映各种经济以及产业相关活动在空间上产生的集聚的经济效果。比如闻名世界的美国硅谷,它拥有并集聚了不可计数的中小型高科技性公司以及几十家IT巨头。

二、贵州农村人力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一)数量大

表一2011年各地区市非农业、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地区总人口人口数比重(%)人口数比重(%)全国64255452533900227752.7630355224847.24北京12101044987499981.60222604518.40上海135059361240184491.83110409238.17江苏510273853149513661.721953224938.28河南373703251509237040.392227795559.61广西19048762617344832.411287531467.59四川337189691445631442.871926265557.13贵州10715752392667536.64678907763.36注:市,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市建制的市,本表中市的各项数字不包括市辖县的数字。图一

横向观察,由表一,从2011年全国范围来看,贵州省各镇农业人口占其总人口比重为86.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6.32%,仅次于山东省的87.12%,高居全国第二位。说明:贵州省各镇农村劳动力资源比重很大,数量较多,开发潜力巨大。

纵向观察,由图一,2011年贵州省各镇农业总人口为20561029人,比2010年(20359116人)增加了近201913人,并且非农业人口、总人口均呈现增长态势,说明: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呈现不断扩大增长趋势。

(二)、文化素质不高

农村人力资源的核心是文化素质的水平,其水平高低集中体现了质量的高低。农村的人力资源水平不高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农村的受教育水平太有限,教育程度和教育理念严重滞后。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贵州省农村的人力资源文化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图表可得,农村人力资源中的绝大多数集中在小学和初中水平,不识字或很少识字的比例为1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5%,说明:贵州省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偏低。

(三)、就业结構不合理

就业结构又称社会劳动力分配结构,一般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占用的劳动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贵州省黔中城市群非农产业比重较高,而其非农从业人口比重偏低,说明贵州省农村人力资源就业结构不合理,同时也表明其非农产业存在较大的就业机遇与潜力;再次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中二三产业较高的比例也不难看出贵州省二三产业就业前景广阔,积极引导农村人力资源向二三产业转移难度不大,只要政策实施合理,农民积极响应,就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日可待。

综上,贵州省农村人力资源就业结构有待进一步合理化,应不断提高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使农村人力资源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不断增加农村人力资源中从事服务、建筑、商贸、运输等行业的人员。

(四)、技能水平较低

贵州省的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平衡其分配不合理,以体力型和经验型农民占据绝大多数,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并不具备现代化、科技含量高的能力。农村人力资源中,大多数农民工就业集中在技能要求很低,甚至不需要任何初始技能的建筑和餐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五)、思想观念落后

由于贵州省的农村大部分处于较偏远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非常缓慢,加之交通与信息非常闭塞。农民的小农意识强烈,思想意识倾向于保守,法律意识淡薄,安土重迁,小富则安,接受新鲜事物的动力不足,缺乏创新精神。

(六)、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不健全。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却无法在城市中找到就业机会。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数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相关的培训,不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文化素质水平低,科技素养差,很难满足城市化建设及各个行业的用人要求。这不仅无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用工荒现象,还容易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三、政策建议

城镇化的历史经验分析贵州省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太大,非常不利于平稳推进城镇化进程和保持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必须在以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同时,把切入点放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以及农村危房改造上,这样可以使得城乡差距不至于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有力的提高了农村和农民的收入、使得农村的生活生产条件得以改善。同时,社会、政府、个人应当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由政府组织优秀的专业团队制切实可行的政策与科学合理的方法,社会上应当加大监督、实施力度,保证政策的正确履行,个人应该积极配合政府的各项政策,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应积极响应号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非农产业就业结构文化素质
山西省2022年对口升学本科、专科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录取办法
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与研究
广播音乐编辑的综合文化素质探讨
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
谈谈新形势背景下小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实现农民收入多途径增长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
中国城镇非农产业区位布局的省际变迁──基于2005—2013年城镇地区的就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