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高手的数字崇拜

2014-04-29 16:02:02
凤凰资讯报 2014年36期
关键词:庸人丐帮莫大

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人对名利、金钱、美女都看得开,唯独对几个无关紧要的数字看不开,而且是一辈子都看不开。

金庸小说有所谓的“几大谜”,其中之一就是“十三绝神僧之谜”,说是宋初的时候,少林寺出了个了不起的和尚,居然学会了少林七十二绝技里的十三门,于是震古烁今,成为传奇。这个和尚到底是书上的谁,是不是《天龙八部》里的玄澄,众说纷纭,成为一大悬案。人们甚至都没记住这位和尚的名字,却牢牢记住了十三这个数字。

在江湖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一辈子都为了一两个数字忙碌、奋斗。比如明教教主阳顶天同志,他的奋斗数字是“四”,因为已经很多年没有教主能把“乾坤大挪移”练到第四层;又比如金轮法王,他的奋斗数字则是“十”,因为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可以把“龙象般若功”练到第十层。

一个小小的数字,可以带给他们强烈的骄傲和自信。天山童姥的得意数字是“一”,号称“杀人不用第二招”;洪七公的得意数字是“二百三十一”,他津津乐道自己一生杀了二百三十一个人,没有一个是坏人。

反过来,一两个数字上的缺憾,会让高手们感到严重憋屈,甚至一辈子想不通。例如史火龙同志因为降龙十八掌只学会了十二掌,所以他的丐帮帮主就当得窝窝囊囊,十分抑郁;南海鳄神一辈子都不爽自己是“岳老三”,最大的理想就是要当“岳老二”;公冶乾同志一直自以为是“掌法江南第二”,得意了很多年,直到和乔峰一对掌,才意识到真相的残酷,从此一蹶不振,外号也改成了“天下第屁”。

《鹿鼎记》里的澄观老和尚算是最淡泊名利的人了,但连他都不能免俗,一辈子对两个数字始终念念不忘、难以释怀:一个是自己只花四十二年就练成了“一指禅”,速度在少林寺历史上排名第三,讓他得意洋洋;另一个是自己的练功速度虽然快,但“内力修为平平”,指力恐怕要排名在七十名以下,让他又“不禁沮丧”。

数字之所以显得重要,是因为它可以用来比较。有了数字,人和人之间就有了高低、强弱、胜负。

庸人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把复杂的事物变成简单的数字,然后兴高采烈地进行对比。比如“我们可以用三个人拼掉一个小日本”“我们掌握了多少多少亿的外债,可以买下他国多大多大的地盘”之类。

这多么像《笑傲江湖》里衡山茶馆中那些江湖庸人的高论:“听说了没?刘三爷的武功比莫大先生强,因为刘三爷一剑可以刺五头雁,莫大先生只能刺三头!”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猜你喜欢
庸人丐帮莫大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七)
给你莫大勇气的神回复
知足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 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等文中引用
当代陕西(2018年12期)2018-08-04 05:49:30
武侠剧中的丐帮真实存在吗
武侠剧中的丐帮真实存在吗
面对
黄河之声(2016年24期)2016-04-22 02:39:44
出来混,谁都有几把刷子
历史上真实的丐帮
幸福家庭(2015年8期)2015-08-12 08:10:48
我倒在了职场“庸人”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