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医院里最难戒的是“心瘾”

2014-04-29 16:02
凤凰资讯报 2014年36期
关键词:毒瘾化名冰毒

8月21日晚,50岁的魏东(化名)拎着衣物等日常用品,趁夜色来到位于北京市方庄东路的一家私营医院。这里是医疗戒毒科,也是北京市卫生局批准的唯一一家民办自愿戒毒机构。

魏东是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吸食海洛因成瘾多年,算是一杆“老枪”。为了戒毒,他来这里住过几次,轻车熟路。

毒瘾发作三部曲 第二天中午,三个便衣民警带魏东回去协助调查。在戒毒科,这样的情况并不常见,几名工作人员不明所以,多少有些紧张。不过,大部分时间里,让他们紧张的并不是警察,而是病人。由于身体和精神对毒品的依赖,戒毒病人在脱毒期间情绪暴躁,很容易失控。

四处辱骂,大吵大闹几乎是病人毒瘾发作得不到满足时的第一部曲。曾有一名30岁左右的男病人毒瘾发作执意要求出门,医护人员和陪床父母怎么劝都不听,他扯着脖子大喊“不让我出去我就一头撞死在这,你信不信!你信不信!”

第一招不奏效后,有的病人会进入第二部曲——自残。“一般这种病人之前都是吸食冰毒,行话叫‘溜冰。”戒毒科行政主管王浦(化名)解释,冰毒对大脑中枢神经造成伤害,毒瘾发作时,病人情绪波动极大、失去控制。王浦见过有病人企图用易拉罐拉环割腕,有人试图咬舌自尽,还有人用头撞墙。每逢此时,在这个共有13间病房的楼道里,总会看到陪床家属泪流满面,对亲人又爱又恨。

病人情绪激动时,如果劝说还不管用,医护人员就要实行第三部——约束冲动行为,说白了,就是把病人的手腕、脚腕、腰部用束缚带捆到床上,嘴里塞进湿毛巾,防止意外。“病人入院前,我们会和家属签订协议,其中就包括约束冲动行为”,戒毒科主任海啸(化名)说,病人知道这是为他们好,有时发作起来,自己就会要求“捆人”。

医院的医疗戒毒科在安保方面尤为重视。由于冰毒会对大脑中枢神经造成伤害,很多“溜冰”的人会伴有妄想症,严重时,可能发展为精神分裂。平日里,怀疑自己的妻子、丈夫有外遇;看见别人说话,就感觉是在诋毁自己;总认为有人要谋害自己、想要找人报仇等,都是典型的“溜冰”症状。

不是每个病人都真心戒毒 自愿戒毒机构的最大吸引力在于保护隐私。“但是,并不是每个病人都是真心要戒毒。”海啸说。有的人到这里来,是怕被强制戒毒;有的人是因为经济能力下降,没钱买毒,退而求其次来服用美沙酮;还有人长期吸毒后免疫力降低,只好暂时控制毒品摄入,以求恢复体质;还有的并非自愿,而是被家人连哄带骗送进来的。

海啸说,在这些病人眼中,戒毒只是权宜之计,主要“拉拉量”(减少每日的毒品摄入量)。等有钱了,身体好了,或者公安机关、家人盯得不紧了,就会复吸。

即便真心想戒,能够成功的也是微乎其微。依靠现代医学,身体上戒毒并不难,难戒的是“心瘾”。

心瘾可以强到什么程度?“比如你曾经在一个小卖部门口买过毒品,下次再经过就会产生强烈渴望。”王浦说。他曾经治疗过一名内蒙古来的病人,身体戒毒成功。然而,当他乘坐火车回到包头境内,一看到熟悉的景物便再次涕泪俱下,脑子里除了毒品什么都没了。他下了火车,第一件事就是买毒。

即便是在戒毒科,心瘾也一直存在。一年多来,王浦从来没听过病人互相勉励、加油戒毒,“他们总是在怀念,哪一年、在什么地方买的‘东西真纯啊,现在买不到了”,然后大家一起骂毒贩,抱怨现在的毒品质量不好。

王浦介绍,目前没有任何特效药能够戒除吸毒者的心瘾。戒毒者能做的,只有永远离开曾经陷落的毒圈,完全开始一段崭新而平淡的生活。摘自《中國新闻周刊》

猜你喜欢
毒瘾化名冰毒
用心浇灌,静等花开
戒毒瘾丸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
很远很远的“六一”
基于时间分辨免疫分析的冰毒检测微流控芯片
小说治愈毒瘾
越南
特殊形态的冰毒认定问题分析
神秘的“茅十八”
新闻报道中的化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