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历史纪念

2014-04-29 15:34刘若璇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军魂任弼时黄埔军校

刘若璇

【摘 要】201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不仅仅是因为甲午战争120周年纪念,更是几件重大意义事件的纪念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要珍惜历史曾经带给我们的经验,也要借用历史纪念事件作为激励下一代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2014;历史;纪念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从来不是后人对过去简单的记述,而应当成为催促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繁荣的警钟,不仅不能忘记,而且要铭记在心。习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对于如何看待我们国家的屈辱史,这样说道:“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利用南京政治学院寒假社会调查机会,我调查了皖北地区几个基层部队,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只是照本宣科式的读材料,部分单位开展了以“甲午年”为主题的强军目标教育。但是2014年如果关注点仅仅放在甲午战败120年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会渐渐变得枯燥乏味,何不系统梳理一下2014年值得纪念的几件大事。

一、邓小平、任弼时同志诞辰110周年

邓小平同志和任弼时同志都诞生于1904年,今年是二位的110周年诞辰。他们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领导者,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他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倾注了大量心血。

2014年,正值邓小平同志110年诞辰,各大单位应该借此之机,重新认真研读《邓小平文选》、《邓小平论教育》,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坚定不渝的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运用“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要求必须以现代化为中心,全面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我军现阶段的军队建设思想正是对于邓小平同志军队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长期的历史实践检验中,邓小平同志的军队建设思想是取得了重大成效的,因此,要更加重视对邓小平同志思想的研究与学习。

任弼时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任弼时同志对事业的恪尽职守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叶剑英同志准确的评价说:“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者,是我们党最好的党员,是我们的模范。”任弼时同志虽然英年早逝,但是直至今日,他的任劳任怨,稳重实干仍然值得我们现在许多党员同志学习。全军上下近期开展的群众路线实践过程中,每位党员干部都应该向任弼时同志学习,真正做到带头模范作用。

二、黄埔军校创办90周年

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实践的主要内容,是与国民党合作创建新制度的军队,而创办黄埔军校,就是开端。1924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帮助和参与下,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正式创立。黄埔军校中实行的特别党部、党代表和政治部制度对后来我们军队内党的建设提供了很多实践经验。黄埔军校的“党化”对于我军的建设与发展有着关键的历史作用,毛泽东曾高度评价:“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

虽然黄埔军校创立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但是黄埔军校的创立对于我国革命有着巨大的推动意义,同时对于今天军队院校的建设管理也有启发作用。借此之机,我们应当重温黄埔军校“亲爱精诚”的校训,深刻理解军队必须对党绝对忠诚。习主席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时也作出指示:“要牢牢扭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根本建设,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来进行,是思想政治建设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大推力和主力。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加强军魂教育,强化官兵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不变军魂,黄埔军校创立90周年,可以作为军魂教育的良好契机。

三、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50周年

1956年10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了聂荣臻将军提出的“自立更深,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发展我国核武器、导弹

猜你喜欢
军魂任弼时黄埔军校
以诗魂壮军魂
不朽的军魂
善于正确解决复杂重大问题的任弼时
任弼时的军事思想和实践
任弼时:一条“幸福渠”
1926年3月24日,李济深前来黄埔军校参观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以激扬文字铸不朽军魂
军魂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