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山西大学物劳学会缘何成立

2014-04-29 12:25郭晓东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山西大学阎锡山抗战

郭晓东

【摘 要】1943年11月8日国立山西大学张文山等58名学生发起成立了国立山西大学物劳学会。通过分析国立山西大学物劳学会成立的背景,笔者认为国立山西大学物劳学会是阎锡山为了对抗在山西大学校内的国民党、三青团势力而成立的。这一学生社团成为阎锡山控制和掌握校园学生动向、在校内宣传其思想的一个重要阵地。

【关键词】国立山西大学;物劳学会

国立山西大学物劳学会是山西大学在抗战时期由山大法学院成立的一个学生社团组织,当时的山西大学因战争原因被迫迁校至陕西省宜川县秋林镇虎啸沟,而秋林也是当时二战区长官部和山西省政府所在地。在当时残酷的战争年代,山西大学的处境可以说是十分艰难,各方面的设施都极为匮乏。可是为什么在这种条件下还要成立物劳学会,其成立的背后究竟还隐藏着哪些原因?本文就是试图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有关国立山西大学物劳学会成立时的报道,“国立山西大学学生张文山等五十八人,为研究并发扬阎校长之物劳学说,特于本月八日发起组成山大物劳学会,并敦聘阎校长为名誉会长,徐教务长为名誉副会长,张汉山,朱君哲,薛赠罗,张子佩诸先生为指导员,会内有委员七人组成。委员会为领导机构,下设秘书处及会务、研究、刊物、采访、游艺等五部,每部下并分设数组,委员及秘书处各部组负责人业经分别选聘。①”。如果单从这一资料来看,国立山西大学物劳学会的主要任务似乎就是要研究阎长官的物劳学说,是一个学术性的学生社团。可是如果我们看一看物劳学会的主要发起人及其骨干的身份就会发现这些人多半为阎锡山在抗战后组织成立的民族革命同志会的成员。而且从山西大学校史的记载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山西大学“一九四二年秋迁至秋林后,学校同志会组织随着加强。徐士瑚为同志会校分会主任特派员,经济系教授兼训导长薛耀庭任同志会校分会副主任特派员。一九四三年八月,阎锡山又委派同志会基干、曾任副师长的辜仁声为特派员兼训导处军事管理组主任。同时选送同志会的基干王维钰、索明道、王涛、秦光瑜和张文山五人考入山西大学,负责开展学生中的同志会工作。一九四四年八月,被软禁一年多的同志会后补高干、中共地下党员杜任之到校,任法学院院长兼训导长和同志会校分会副主任委员。同时,成立了学生自治会和同志会的外围学术团体‘物劳学会,出版《虎啸》刊物,宣传阎锡山的反动理论”②。国立山西大学物劳学会从学会发起人到学会的名誉正副会长再到下设主要部门的部长、组长,民族革命同志会成员占据了该学会的主要领导职务,其属性也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研究学术的学生社团。

民族革命同志会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民族革命同志会“一九三八年二月十六日在山西省襄陵县温泉村成立,会长阎锡山,领导核心是高级干部委员会。民族革命同志会是阎锡山假借‘民族革命的招牌,施行各种反动阴谋,维持其‘土皇帝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带有地方性政党的反动组织。民族革命同志会从成立到消亡,历时长达十一年之久③”。尽管这些说法将这一组织说的一无是处,但该组织为阎锡山在抗战期间及抗战后维持和巩固其在山西的统治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是确信无疑的。国立山西大学物劳学会的一些主要成员的身份属性也证实这一学生社团显然是阎锡山想要牢固控制山西大学学生思想和学校舆论宣传导向的一个重要阵地。所以作为阎锡山势力直接领导和控制下的国立山西大学物劳学会不会仅仅限于学术研究的范畴,这种学术研究更像是一种外壳,国立山西大学物劳学会更为重要的任务是要作为阎锡山控制和掌握校园学生动向、在校内宣传其思想的一个重要媒介而存在。

抗战期间一度担任山西大学校长的阎锡山(1939年12月至1943年4月任山西大学校长)为何还要在学校内部成立一个由其势力控制的学生组织呢?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国立山西大学物劳学会成立时的1943年11月8日,阎锡山已不再担任校长一职,通过借助这样一个学生社团来了解学校的内部动向再好不过了。“1939年6月,在重庆工作的原山西大学工学院院长王宪、教授常克勋、兰锡魁等人向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孔祥熙提出恢复山西大学的建议,得到了孔祥熙的同意。阎锡山得知此信息后,便立即下令筹备山西大学的复校工作,因为他担心一旦国民政府主持复校,那么山西大学就不会由他控制了”④。这足见阎锡山生怕山西大学被别的势力所控制,连山大的复校也都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一九四三年四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为了把山西大学直接置于他的控制之下,便下令将山西大学改为国立,经费由教育部拨发,并请山西省政府主席赵戴文推荐校长人选。赵戴文同阎锡山商议后,提名同志会高干、前任教育厅厅长王怀明为山西大学校长”⑤。尽管国民政府企图通过改山西大学为国立来实现对山西大学的控制,但校长人选依然为阎锡山勢力把持。

早在1941年春,山西大学还在陕西三原县时,该县的三青团就在山西大学学生中间发展团员。三青团全称为三民主义青年团,系中国国民党下属的青年组织。抗战爆发后,在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各地爱国青年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蒋介石为把全国的青年组织起来,使人人信仰三民主义,并且给已经衰老腐败的国民党增添“复兴力量”,1938年4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设立三青团的决议。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消极抗日,三青团成为国民党控制下的反共工具,在学校当中也积极发展成员,对学生进行精神训练,企图钳制学生进步思想。三青团这时在山西大学的活动,显然是为了控制学校学生思想,争夺学校控制权。在1941年暑假期间,在学校训导长周传儒的鼓动下,山西大学的三青团员学生在校内掀起改省立山西大学为国立山西大学的风潮,使学校设施遭受了重大损失。后来阎锡山为了消除山西大学师生在三原受到的国民党和三青团的影响,便于12月1日下令全体师生到山西吉县克难坡,即第二战区长官部所在地集训,在一次训话中阎锡山讲到“山西大学,在三原何等丢人!昨天学生代表要求充实设备时,我曾问他们说:三原山大的设备如何?而今安在哉!我真不忍说那是种什么行为!学生代表当时答我说:‘是土匪行为。……假使友邦人士,看到这种行为,敢不敢同我们共同抗战?所以我此次为应山大员生的要求,须将学校挪至克难坡。即为我、为国家争脸面,亦当将学校挪至克难坡”⑥。从中可以看出阎锡山对三原风潮十分痛恨,借着对学生的训话,实际也是在对事件的幕后操纵者国民党三青团发泄不满。之后阎锡山把一些民族革命同志会的骨干成员安插进山西大学,又在同志会校分会的策划下成立了国立山西大学物劳学会,所以成立物劳学会也是阎锡山对抗国民党、三青团在学校内部的活动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国民政府与阎锡山集团在抗战期间围绕争夺山西大学控制权而展开的斗争,不仅仅是双方对一个学校的争夺这么简单,事实上在抗战期间有不少学校都由省立或私立改为国立,这实质上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而与地方实力派产生利益冲突的结果。针对教育权的争夺只是这种国家权力与地方势力冲突的一个方面而已。这种背景下成立的山西大学物劳学会只能是作为一种斗争策略而存在。

注释:

①《阵中日报》1943年11月20日。

②参见《山西大学史稿(1902-1984)》,山西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39页。

③参见《民国时期山西各种组织机构简编》,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1983年版,第31页。

④引自申国昌的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守土经营与模范治理的双重变奏——阎锡山与山西教育》,第156页。

⑤参见《山西大学史稿(1902-1984)》,山西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

⑥《阵中日报》1943年1月8日。

猜你喜欢
山西大学阎锡山抗战
阎锡山示弱
阎锡山接收日伪企业后的经营策略
山西大学管理与决策研究中心
我们家的抗战
脱靶篇
捧杀篇
“取舍”篇
忆·抗战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