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风险及对策研究

2014-04-29 04:22周文芳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保护

周文芳

【摘 要】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具有很强的紧迫性与时代性。在现代化日益深化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文章剖析了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风险,探讨了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风险源,从重构体育文化体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构多元文化保护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消解传统体育文化危机的对策。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风险;保护

众所周知,传统体育文化是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体育这一领域里边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传统体育文化所阐述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丰富多姿的文化之历史,它抒发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文之情怀。本文主要阐述了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风险以及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对丰富世界民族传统文化宝库,繁荣中华民族之经济,促进人民安居乐业、构建和谐中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紧迫性

传统体育文化所指的就是在特定的领域中、具有共同的语言、代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性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其并非是一种表现较为简单的身体动态语言以及民族独有的特色服装,传统体育文化所维护的是民族与国家之根本和魂魄,它维持的是一个民族的团结与向心力,同时还是推动民族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与精神载体,它的力量深刻的熔铸在了民族的生命力、创新力和凝聚力当中。倘若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没有传统性文化,就可以断定它已经没有了魂。美国希尔斯曾在自己的《论传统》一书当中提到过:“如果剥夺掉他们所具有的传统,他们便没有物质资源,也没有知识才能、道德力量和眼光来提供在世界中建设家园所需要的东西?传统是不可或缺的。”由此可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及保护的渠道是不是有效,它不仅仅决定着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能否继续生存下来的大问题,与此同时还决定着到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归属之感、价值倾向和宗教信仰等的一系列的重大问题。

2、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

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之下,经济的迅速增长与经济文化的一体化,使得传统体育文化的状况处于一个发展瓶颈期。此外,有的体育文化还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弱化及衰退现象,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生存环境已经被腐蚀,呈现出了传承危机的形势,这在上文中已近提到过。在此将具体阐述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之危机。

2.1传统体育文化群体数量持续减少

从教育的视角来说,青少年人群是传承体育文化的关键团体,并且也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得以发展延续的基本前提,可是目前各种学校的体育活动项目的普及以及社区体育活动的减少,让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受到了限制,让原来传播渠道相对较少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断的萎缩、减少。与此同时,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之下,民族区域内原有的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空间被慢慢的瓦解了,殆尽了本区域民众的参与传统体育的热情,许许多多的青年人到外地去打工,久而久之便受到外界文化价值观念的熏陶,对自己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已经毫无兴趣了,就更不要说是具有参与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继承及发扬了。譬如,纳西族的民俗文化已经日渐衰落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载体民歌谣谚舞蹈已经衰落,民族民间的歌手寥寥无几,而年轻靓丽的民歌手犹如凤毛麟角。像这样一系列的因素产生出的影响,使得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群体数量变得愈来愈小。

2.2传统体育文化人才不断流失

优秀的艺人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传承一个活的平台,可是现今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人才的流失是极其严重的。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老一辈的传统体育文化继承者已经逐渐的退休或者是去世,但是后辈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者又极其的匮乏。有关报道证明,因为学习的时间比较的长,而且经济效益又相对较为低下,导致无人愿意学习,曾经小有名气的凤阳花鼓戏在如今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与此同时,缺乏专门性的培养机构训练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者。以往的民族艺术类院校招生,真可谓是门庭若市,可是现今的中学生们要么是考上了正规的大学,否则便是辍学到大城市当中去打工了,使得该类民族艺术院校的招生情况变为了门可罗雀。从这里便不难发现,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者已经面临着相当的严重匮乏的境地了。

3、传统体育文化危机消解的对策

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怎样来应对如今现代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怎样立足于全球化这一大舞台,这引起了很多的争辩。我们以为重新构建传统体育文化系統,全面发挥各级政府部门的主导性作用,不断完善法治保护体系,建立起多元化的保护网,这才是清除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传承风险的重要之所在。

3.1重构体育文化体系

蕴藏在传统体育文化当中的民俗传统、民族风情、生活习惯与价值信仰等都是传统体育文化中的本质性属性,而重新构建传统体育文化系统的关键就是挖掘与遵循这一系列的文化概念,找出其中含有的传统体育文化之精髓,比如天人合一以及阴阳五行等的深奥理念。此外,重新塑造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还应该注重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与教育,把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归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去,在学内设置传统体育文化内容,可以列入到学生们的选修课当中去,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度。并且,应该构建起社会教育大环境,可以在一些文化场所以及宣传栏当中进行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活动,增强广大民众对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认知程度。

3.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法律的保护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保护制度当中一种非常关键的制度体系,其是以国家的意志和强制力作为保证,能够真正地保障传统体育文化的权益。政府机构作为是法律制度编制的唯一主体,要尽快的出台切实可行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促使为国家传统体育文化的法律保护真正提供有效依据。除此之外,国家政府还应该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当中,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搜集与整理的过程当中应该投入一定的专项经费,以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当中的优质项目、技能及传承者。

3.3建构多元文化保护机制

传统体育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决定了它保护必须是立体的、整体性的及系统性的多元文化的保护。而多元文化的保护体系强调的是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它的产生、进化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保护应该在相对应的特定区域与文化环境当中实现。如此便需要不同区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应该因地制宜地进行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相关的政策与措施,在对那些有着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且面临消亡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该进行重点的扶持与保护工作,可以在体育机构建立起“传统体育项目指导委员会”,帮助设立专项的保护经费,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重点保护制度。同时,也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对那些面临灭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实施记录与整理,并且应该给生活窘迫的优秀的传统体育继承者一定的经济资助。

【参考文献】

[1]李丽.文化风险的多维透视[J].学术交流,2007(12):190-194.

[2]杨元英,李志清.全球化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体育文化导刊,2006(1):94-96.

[3]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J].思想战线,1998(5):30-35.

[4]朱磊.凤阳花鼓戏只剩一人会唱[N].人民日报,2008-01-14(11).

[5]徐晓军,张必春.论农村原生态文化的现代风险与传承危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0):107-115.

猜你喜欢
传统体育文化保护
生态文明视域下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回归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