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与生活探索

2014-04-29 20:50王鹏媛
新课程·下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社会自然生活

王鹏媛

摘 要:作文教学对语文教师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对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很重要的意義。但是学生的作文内容却很苍白,教师一启再启,学生就是不发,此为何因?是因为缺少生活活水。切断了生活源头,缺少社会经验,缺乏对生活的认识与感悟,作文怎能不枯竭?针对这种现象从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与作文成为生活的必备工具几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自然;社会;生活

鲁迅说过:“学好课内的东西只是学好语文的一半,另一半要靠课外去学习探索。”那我们如何带领学生探索生活,进行作文教学呢?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让学生走向大自然

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的内心都存在着对大自然潜在的亲和性。然而孩子们却长期被禁锢在四角的盒子里,他们纯真的天性被侵蚀着。让他们走进大自然,可以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丰富他们的情感,这样才能“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具体实施可以结合远足文化旅游,开设劳动课,创办生物角等活动。如,远足文化旅游活动,可以利用“五一”“十一”等放假的时间,事先让学生规范、详细地写出活动计划,是独行还是结伴,还是家庭旅游,走什么路线以及安全措施是如何落实的,是不是切实可行,如何做到经济、安全、快乐且不增加家庭负担。将这些内容都用文字准确而详细地表达出来,然后给家长和老师看,征求意见。游玩后,让学生多角度向家长汇报,在全班进行交流,比一比谁的计划实施得好,谁的地方美,谁写的文章漂亮。再如,开设劳动课,可以让学生植树、修理桌椅,体验生活,也可创办生物角让他们自己养小动物或者植物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并记下劳动过程、体会、观察日记。这样既可以寓教于乐,又可以积累素材。

二、让学生走向社会

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不可能只充当一个角色,而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出来是学生又是孩子,而且这两个角色接触社会都很少,这样学生十分缺乏社会生活经验。为此,教师、家长可以通过多角度丰富学生的生活角色。如,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可以让他们做兼职的校园记者,到父母单位当兼职的管理员、工作督导员等,学校也可以组织参观或实习活动,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比如,开办“记者”活动,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收集生活素材,或采访老教师、军属,并定期举行所见所闻发布会,交流各自获得的信息以及谈谈经验体会。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的能力,还可自创报纸进行征稿投稿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欣赏与写作的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仿制《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或者可以引进演讲竞选机制。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训练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可以锻炼落落大方的台风,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

三、让作文成为生活的必备工具

把生活活水引进作文之后,还要把作文引进生活,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师、家长尽量引导学生多采用书面形式交流思想。比如,训练学生记日记,写生活礼记,借阅读图书必须写规范的借条,请教问题必须书面提问,组长汇报作业情况,必须写简明报告,学生举报坏人坏事,报告好人好事,都要写出书面材料;学生犯了错误要写经过,谈打算,接受教育要写心得,班级重大事件,必须人人发表书面意见,充分享受民主权利。同家长产生争执,双方互写书面材料进行沟通,把不易当面讲的话写下来。开通学生—老师,孩子—家长,老师—家长,学生—学生信箱。这样既养成动笔的好习惯,增强写作能力,也可增进师生、父母、子女、同学间的感情,使作文生活化、实用化。

古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渠如若清新鲜活,则必有源头活水。作文也是如此。它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只有引进生活活水反映生活,才能使作文鲜活有生命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职业中专)

?誗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社会自然生活
漫生活?阅快乐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与管理的实证研究
生活感悟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