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评改作文,为作文教学助力

2014-04-29 13:06李瑾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李瑾

【摘 要】本文试图以网络为载体,让学生在网络博客这一平台下互相批改作文,充分调动学生阅读浏览作文、写作文、评改作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便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生本性、生成性、生长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本文试图利用网络平台,指导学生建立作文成长档案,让学生在自我档案的积累和管理中产生成就感。

【关键词】网络博客;评改作文;作文成长档案

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感、析、写”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其中,写的能力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作文教学传统的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评得辛苦,搜肠刮肚写评语,学生大多只关注成绩和几句评语,甚至不回头看看原文,更别说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和完善了,关于作文升格的体验更是知之甚少。传统作文教学不但费时少功,也很难调动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更多时候是教师把自己的思维和喜好强加给学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作文评改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方面,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把评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是语文教学目的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如果在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下,把电脑这一网络平台利用于作文交流和修改,未尝不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为此,我进行了中学作文评改方式的研究与创新,旨在探索学生主动参与的、师生教学相长的网上作文评改新模式。

在实践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用网络博客展示原作风貌,通过生生、师生互评体现互动性,充分调动学生作文写作和评改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充满兴趣的氛围中筛选、交流和评改习作。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析,能使他们“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过程,唤起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改形式,还能使学生把以前积累的写作知识运用到作文评改中来,能促进作文技能的自我提升,并把这种重新感悟到的写作能力潜移默化到自己作文写作中去,从而很好地提升写作能力。

2、自主合作,对话互动。网上评改作文旨在变学生个体学习为合作式学习。突出以学生的“动”为主体,以教师的“导”为媒体,以网络这一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为载体。将传统作文批改中教师包办代替,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转变成为“生生”、“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一种研究性的眼光去认真阅读、评改同学或自己的作文,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习惯,为其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基。

3、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先对作文进行初步筛选,这也是一个交流学习的过程,然后再把优选出来的、值得交流的甚至带有普遍性问题的作文上传到班级博客上,让小组成员和全班同学在网上浏览、评价,生生、师生之间展开平等交流和对话,实现“生生”、“师生”之间互动。这样不仅共享了资源,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突显。同时,评改他人的文章也让学生学会了欣赏别人,学会了尊重他人;被别人批阅作文的学生也学会了怎样倾听别人的意见,虚心地接受别人的看法。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要进行网上作文评改,首先要让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我在组织学生作文训练时是按高中作文训练序列分年级进行,高一级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高二写好议论文,高三写好材料作文。各年级分选一个类型重点训练,每学期重点展示一次研究成果。另外配合考场作文展示一次,主要是每学期的期中考场优秀作文的展示与交流。

为了让网上作文评改取得成效,我也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1、创造良好的评改环境。建立作文评改新浪博客,班级博客,鼓励建立个人博客,并指导小组成员登录、上传、跟帖、转载和发表评论。逐步形成了生生、师生互动的作文评改创新研究氛围,体现自主、和谐、民主的精神。

2、注重理论与实验结合。学习新课改理论,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作文评改实践,通过网上转载作文评改相关理论文章,发帖提供相关论著题目、提供网址等多种形式,对作文评改提供理论支持。根据自己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上传作文评改相关论文,对学生进行指导。

3、明确作文评改涉及的具体内容:⑴书写。⑵错别字。⑶标点符号。⑷病句。⑸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⑹看文章的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和新鲜性。⑺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⑻表达方式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⑼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有文采。除此之外,还提醒学生注意每次评改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有三两个侧重点。另外在评改模式上明确以下几个指向:集中筛选评改式、自评自改式、网上选定评改式、分类评改式、网上互评式等。并对各个模式的特点及操作步骤分别进行阐述和指导。评改过程中鼓励学生对照评改要求和程序,结合一些相关的作文评改理论文章,指导评改实践,规范评改行为。

4、注重教师评改的示范作用。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强调教师的理论指导、示范点评和学生相互评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组织学生建立班级作文评改群,个人互动博客,以学生为主,师生共同耕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到资源共享。让电脑不再只是玩具而危害学生身心健康,让电脑真正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助手。具体操作方法是由教师示范评改,对照作文要求找出问题,提出修改的意见。然后师生互动讨论,交换评改目标和思路,让学生沿着这条思路在进行深入讨论。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合作者,学生角色也转换到自主,到合作,到独创。通过教师示范点评、网上评论、跟帖,达到生生、师生交流和互动的目的,全方位调动同学们广泛参与。

5、利用网络平台,指导学生建立个人作文成长档案,让学生自我档案的积累和管理中产生成就感。從而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在博客中互相阅读共享优秀文章、优秀学生作文、教师点评范例等,广泛开发和共享网络资源,扩大同学们的阅读量和阅读视野。同时按照学校行事历开展各类作文竞赛、影评竞赛、考场优秀作文展示等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以推进作文教学研究。

采取了以上措施,很多学生受益匪浅,他们学习意识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习惯也逐步形成了。经过作文网上评改活动,一些同学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因而增加了自信心,学习劲头更足了。学生的语文成绩明显提高了。学校期中考试各班获得成绩优异奖的学生,大多语文成绩比较好,而语文成绩突出的主要原因还得益于作文成绩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Z].201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