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幼儿园课程的编制中,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常会涉及到是以儿童兴趣经验为主还是以学科逻辑为主来选择和组织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问题。本研究探究了幼儿园教师对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方式的倾向性意见,为幼儿园课程音乐教育活动的选择和组织方式提供了如下建议:1、以儿童兴趣经验为主线编制音乐教育活动,同时兼顾音乐这一学科的知识逻辑。即,将能融合在主题中的音乐活动编入主题之中,此外另立音乐活动分册,为教师提供具有学科逻辑特征的音乐活动,作为可供教师选择与生成教育活动的课程资源。2、在音乐教育活动的选择和组织过程中,应特别关注音乐教育活动的素材、形式以及配套操作材料的经典性和丰富性。
【关键词】音乐教育活动 选择和组织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07-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幼儿园课程的编制中,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是遵循学科知识的取向还是儿童兴趣经验的取向上存在争议。例如,主题式课程一般以儿童的兴趣经验为主要出发点,在内容整合时比较注重横向联系,若从纵向知识逻辑体系的角度来看,主题与主题之间缺少学科逻辑上的渐进。而音乐知识和技能本身的特殊性要求我们的学习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要有前后铺垫。我们应该考虑在把不同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的同时,怎样保持音乐学科逻辑之间的贯通。
本研究期望能发现一线教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以便为课程组织方式的确立提供一点有价值的信息。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对不同内容选择与组织方式的音乐教育活动大致的认识态度,即对儿童音乐学习的价值定位:儿童音乐学习是应该以培养兴趣为主,还是学习一些音乐常识为主;对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的倾向性意见:教师倾向于使用已经预设好的、内容详细的音乐教育活动,还是倾向于使用可以自选和利于生成的音乐教育活动。研究中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
(二)访谈法
进一步深入了解上述所述问题,了解教师对不同内容选择与组织方式的音乐活动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等。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儿童音乐学习的价值定位
调查发现,不同学历、职称、年龄班和音乐素养的教师在音乐学习的价值定位上基本偏向于培养儿童兴趣。对于不同教龄教师的看法,经过方差分析,P值为0.039<0.05,这说明不同教龄教师的看法有显著差异。接着又进行了事后均数重比较(LSD),结果显示:教龄在1—5年的教师对儿童音乐学习的价值定位与20年以上的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教龄在11—20年的教师对儿童音乐学习的价值定位与20年以上的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访谈对象的选择应注意选取不同教龄的教师。以下仅列举对不同学历教师的统计情况,其余情况及相应分析在调查结论里进行说明:
2.对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的倾向性意见
不同学历、职称、教龄、年龄班、音乐素养教师的态度基本偏向使用能有预设规定好的教育活动。以下仅列举对不同学历教师的统计情况:
通过研究总结出以下结论:教师对儿童音乐学习的价值定位总体倾向于以培养儿童的兴趣为主;对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的倾向性是希望使用基本预设好的音乐教育活动。在上述分析的各种因素中,仅有教龄对价值定位主效应显著,因此访谈对象的选择要注意涵盖不同教龄的教师。
(二)访谈结果与分析
访谈对象为10位幼儿园一线教师和1位副园长,涉及到三类不同的经济区域,包含了不同教龄的教师。
建构合理的音乐教育活动,不仅要考虑解决儿童经验兴趣和学科知识逻辑二者之间孰轻孰重的问题,预设和生成之间比例关系的问题,而且音乐学科特点的特殊性问题还要求我们考虑课程建设中的其他音乐专业问题。访谈就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
1.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儿童音乐学习價值定位该何去何从
教师1:“音乐是什么?是唱唱跳跳开开心心愉愉快快,要让孩子自由。我就喜欢按照孩子喜欢的来上。”
教师2:“不要过多的折磨孩子,在幼儿阶段应该给他们更多音乐的快乐和体验。”
……
通过访谈发现,大多数教师比较支持以儿童兴趣经验为主来组织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主题式课程的组织方式符合儿童兴趣经验,但其中的音乐学科逻辑知识有所欠缺。在以主题为主线的趋势下,需要一根辅线的形式来保留音乐学科本身的系统性问题,不要因为强调儿童的经验和兴趣,而完全忽略了音乐学科的知识。
因此,应用以儿童兴趣经验为主的主题式课程来组织音乐教育活动内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带有游戏性和趣味性的音乐素材,提供全面完整的音乐知识供幼儿体验感受及学习,努力使其呈现系统性。从这样的趋势中我们能够看出,教师希望将音乐知识科学地汇聚于“一根辅线”上,而以主题的内容学习作为主线,保持音乐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的态势。
2.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预设为主还是生成为主
教师3:“新教师刚到工作岗位都很茫然、困惑,他们要请教我们。我们不可能天天指导他们,不现实。在有限的时间内怎样提高工作效率,让他们成长的更快,你必须要让他们手头有东西拿了就能用。对于青年老师来说,教材中课例多一点,百分之七十给我们固定的,百分之三十给创新。就说这个教材拿到就可以操作,哪怕第一天上岗,给她一本书,一个教具,就不要让她用过多时间去准备。她这个教案还没熟呢,你又去搞那个了。”
……
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教师倾向于使用预设规定好详细内容的参考书。
因此,理想的课程设计,应该兼顾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即既要有利于高水平的教师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又要让一般的教师能在“保底”的前提下有所依靠。所以,我们除了可以在教师参考用书中提供一些详细预设的教案范例之外,还能提供可以自选的音乐材料来给高水平的教师选择和发挥。
3.课程建设中音乐部分的其他专业问题
通过访谈发现,教师们普遍反映希望音乐素材的选择要具备经典性,音乐配套操作材料要全面性,音乐教学形式要多样化。
(三)研究结论
1.以培养满足儿童的兴趣需要为主作为音乐学习的价值定位,同时兼顾音乐学科逻辑。
2.理想的课程设计应照顾到所有教师的需求。在主册中提供一些详细预设的教案范例,在分册中提供可以自选的音乐材料来给高水平的教师选择和发挥。
3.音乐课程应最大程度保留住经典的音乐素材,配备完整齐全的配套材料(例如挂图、幼儿用书和音像资料),利用丰富的教育形式来完善课程,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
四、研究结论对课程编写实践的启示
(一)以培养儿童兴趣的价值定位进行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来协调学科逻辑和儿童兴趣的矛盾——用主题式课程的形式来激发孩子的音乐兴趣,同时,为了最大程度的保留音乐本身的特征,用分册的形式保留住被教师在课上忽略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利用主题为主,分册为辅的形式开展音乐教育,不失为一种平衡二者关系的办法。
(二)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可以以基本预设为主
音乐教育活动主要用主题的方式开展,主题中的教育活动内容应该进行详细的预设和规定。而音乐分册属于“音乐教育的课程资源”,供教师在实施主题活动以外或在实施主题活动中选择使用,或引发生成性活动。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80.
[2]王秀萍.论音乐课程的内容编制特点[J].音乐研究季刊,2002,(4):8.
[3]虞永平.论幼儿园课程中的主题[J].学前教育研究,2002,6:13-15.
[4]王春燕.關于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J].教育导刊,2004,7:36-37.
[5]王懿颖.谈谈幼儿园主题性音乐活动[J].中国音乐教育,1996,3:18-20.
[6]朱家雄.从教学活动的结构化程度谈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03,(10):5-6.
[7]Lane F. Birkel.(1974).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Organization of Curriculum.U.S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 welfare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1-12.
作者简介:
李芳,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