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大饭店》

2014-04-29 20:58
OV海外文摘 2014年4期
关键词:古斯塔夫茨威格安德森

这部癫狂的滑稽歌剧具有极其怪诞而丰富的细节,是一部非常有趣的作品。它出自美国独立电影的领军人物、学者型的导演韦斯·安德森之手。影片的背景设置在一间豪华到荒谬程度、但却日渐衰败的饭店,该饭店位于战前中欧地区的一个虚构的国家祖布罗夫卡(Zubrowka)。此类场景——被病人、傻蛋或是一贫如洗的白俄罗斯人占据的带温泉浴场的饭店或疗养院——曾是托马斯·曼或者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所钟爱的背景,但是片尾字幕却表明,导演特别受到了斯蒂芬·茨威格的启发,后者是《心灵的焦灼》(Beware of Pity)和《变形的陶醉》(The Post Office Girl)的作者。事实上,片中留着小胡子的雷夫·范恩斯确实很像茨威格。

茨威格作品的电影改编版向来都不大成功,面对这部带有个人致敬色彩的作品,他恐怕还是会感到困惑,就像安德森之前改编罗尔德·达尔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曾让后者感到困惑那样。安德森让电影复杂的情节的每个段落,片中的每块沙发罩,每座白雪覆盖的山峰,画面中用来提示剧情的文字的每一个词,都渗透着爱情喜剧的意味。而这种做法或许正是作者本人无法理解或者不会关心的东西。然而安德森精心创制的形式别具一格,远远好过一般的仿制之作。

雷夫·范恩斯扮演的古斯塔夫先生是1930年代初布達佩斯饭店—— 一座位于山间的巨大建筑——传奇的掌门人。这栋建筑的风格介乎尼古莱·齐奥塞斯库的总统府与库布里克的《闪灵》里的那家宾馆之间。事实上,布达佩斯大饭店体量庞大且获得精心复原的内部装饰以及总体花费,足以跟库布里克的布景拉开一大段距离。这里简直是一座华丽而怪诞的教堂,带有一间足球场大小的餐厅,接待大厅就像是一片让人瞠目结舌的峡谷,被走廊和房间环绕着的中央部分有着精美的装饰,同时也是一场精彩的枪战的发生地。这间饭店就像是由一个非常孤独而有灵气的、从来没离开过自己卧室的13岁小男孩设计出来的。

古斯塔夫精力充沛,天性严格,对饭店的高标准持有强烈的自豪感并使用强硬手段管理员工。跟其他员工一样,他穿着象征王权、同时也跟饭店整体装饰相配的紫色制服。古斯塔夫对饭店的大客户表现出一种友好的世故和恭顺的亲密,尽管他在面对下属时像是军事化一般严苛,他却能和顾客达成一种极其庸俗的亲密关系。

出于某种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动机,古斯塔夫决定对泽罗加以提携,后者是在饭店里提行李的侍童,身为外来移民和孤儿,性格有些脆弱。古斯塔夫向泽罗透露了驱动他的饭店运转良好的秘密引擎:他总是会向那些每年都会入住的几千名老贵妇热情而心甘情愿地提供私密服务。

古斯塔夫的最爱是派头古老、脾气很坏的D夫人(蒂尔达·斯文顿饰),她皮肤松弛,戴着奇怪的浅蓝色眼镜,表明她的散光程度已经接近失明。昏头昏脑的D夫人在遗嘱中将属于她的家族的无价之宝、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画留给了古斯塔夫,这一决定激怒了她的儿子迪米特里(艾德里安·布洛迪饰)。包括D夫人的男管家谢尔盖在内的家族成员狂热地试图剥夺这个站柜台的小丑的继承权,由此还把泽罗勇敢的未婚妻牵扯进来,后者在当地一家具有维也纳风情的蛋糕店工作。古斯塔夫决定求助于一个秘密的职业社团,从而将经常跟安德森合作的那群优秀演员也都吸纳进来。和往常一样,安德森创造出的世界就像是最为华丽的等比例玩偶组成的房间;他那令人难以置信的布景,内饰和充当背景的老式的无光泽画,使得电影具有了一种魔灯或是书籍插图的效果。他和摄影师罗伯特·D·伊欧曼共同构想出富有特色的摄影机运动和迎面拍摄的造型场面。

有人拿这部影片跟希区柯克和刘别谦相提并论,我经常想到的则是彼得·格林纳威。它让观众像巨人一样弯腰俯视这个细节丰富的小宇宙:我无法想象任何电影导演能像他一样做到对影片的全面掌控。亚历山大·德斯普拉的配乐令画面以一种轻快的步伐向前推进,由安德森和他的长期合作者雨果·吉尼斯合写的剧本则是一道机智的飨宴。观看这部影片就像是浸入祖布罗夫卡的水域,令人深感愉快。

猜你喜欢
古斯塔夫茨威格安德森
作家的办法
电影界的“强迫症之王”——韦斯·安德森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静物与秋叶》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法哲学家与政治家
定格动画的新阐释——安德森和他的《犬之岛》
画家之眼——古斯塔夫·卡耶博特与19世纪的现代巴黎
韦斯·安德森与《布达佩斯大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