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力乌克兰|一个新时代的诞生

2014-04-29 00:44
OV海外文摘 2014年4期
关键词:克里米亚俄语俄国

在你读到这篇文章时,4600万乌克兰人已经沦为了人质。虽然弗拉基米尔·普京把俄军撤回了乌克兰的东部边境,但他也要求基辅的新政府必须再次投入俄罗斯的怀抱。他还公然威胁说,请不用担心,我们到万不得已时才会入侵乌克兰。

西方有人认为,要就乌克兰局势作出恰当的回应,我们必须先承认现实,无论有多痛苦。普京已经在一周前占领了克里米亚,那就让他占下去吧,反正克里米亚的大部分居民都说俄语。乌克兰也总难免会受到俄罗斯的控制,毕竟西方人不那么看重这个国家。当然了,美国和欧盟应该提出抗议,但他们也得避免和俄罗斯撕破脸。不然的话,各国的经济和能源供应难免会受到影响,乌克兰也可能会陷入战争深渊。普京已经给出了明路,西方只要照着走就行了。

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普京已经践踏了维系国际秩序的基本规则,为世界局势制造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其影响将远远超越乌克兰本身。如果俄罗斯能得手,那更糟糕的还在后面。

无论如何,乌克兰人民上街赶走本国暴君,可不是为了再被邻国的暴君管住。即使在东边的俄语区,很多青年也同样渴望一个主权独立的乌克兰,其决心不亚于西边的同胞。他们知道,在俄罗斯的控制下,乌克兰将沦为一个弱小的附庸。相比之下,欧洲则是乌克兰人克服腐败政治、振兴本国经济的最大希望,因此他们心向欧盟。

克里米亚人则倾向于转向东方。如果能通过投票有序地脱离乌克兰,那他们也许还能获得外部世界的支持。但3月16日的所谓公决只能说是在枪口下进行的。普京出兵也不是因为克里米亚独特的历史,而是要保护当地的俄罗斯人和俄语居民。要知道,希特勒当年也是以“保护日耳曼人”为名掠夺欧洲各国的领土。如果西方默许了这种做法,普京就可以以同样的理由干预从苏联独立出来的各个国家。从中亚到波罗的海诸国,到处都可能看到俄军的身影。

当然,像英国、法国、美国这样的大国,也都难免有过违反国际法行事的先例。但普京是把最重要的國际法变成了一纸空文,还大肆扭曲事实以服务自己的需要。他断言法西斯分子已经威胁到了乌克兰俄语居民的人身安全。他声称包围乌军基地的精锐部队并非俄国人,而是自购俄军制服的非正规军人士。他甚至表示,由于基辅政权已被推翻,1994年俄国签署的担保乌克兰边界的《布达佩斯备忘录》也不再发挥效力。我们不应该认为,这些荒唐的说法只是普京的胡言乱语。实际上,这些论调背后的意味早已为俄罗斯人民心知肚明:法律要为强者服务,而不能用来限制强者。今日的俄罗斯可以如此气势汹汹,正是以此为基本信条。

所以不要指望普京拿下乌克兰以后就会罢手。早在2008年他就曾向格鲁吉亚开战。他还曾公开宣称,苏联的崩溃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他赋予了自己重建俄罗斯帝国的使命。他不需要担心法律,也不用害怕西方。俄罗斯的邻国因此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西方不会也不应该为了乌克兰跟俄罗斯开战。各国利益受到的影响不够巨大,不值得冒核战争的风险。但是俄国侵占克里米亚的行径必须受到惩罚,普京也必须要认识到,侵略他国是不可取的。

普京显然认为他只会受到不痛不痒的惩罚,因此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必须大过他的预期。抵制6月的G8峰会是不够的。服务于俄国政权的人士应该被禁发签证,其资产应遭到冻结。俄罗斯应该被禁止购买武器,亲克里姆林宫的金融企业应该被踢出国际金融体系。如果俄国屠杀克里米亚的乌军,或者进而侵入乌克兰,各国应该抵制购买俄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西方应该做好准备迎接俄罗斯的报复,欧洲应该减轻对俄国天然气的依赖,美国应该停止对能源出口的限制,北约应该重振士气。

乌克兰需要援助,不光因为他们已经破产,还因为俄罗斯能破坏他们的经济,而且不择手段。美国和欧盟已经建立了价值数十亿的风险基金,但乌克兰需要的不是一时的救灾,而是长远的希望。他们希望有一天能加入欧盟,想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眼下最重要的则是组织一次得到监督的大选,以取代目前的临时政府和议会——这些人只会向最高的出价者出卖自己。

在这种局势下,欧洲国家们又要面对本国脆弱的经济,又要提防俄罗斯的反制裁。但是,普京会以此判断,西方到底有没有决心不惜代价在东欧和俄罗斯争斗。还有人认为,西方需要俄罗斯来协助解决叙利亚和伊朗问题。但正是俄罗斯把叙利亚的战火越烧越旺,还在乌克兰放弃核武器以后公然撕毁事先达成的协议,为这类事件立下了可怕的先例。太多的西方领导人都希望,他们国家和俄罗斯的经济联系能够不受克里姆林宫好战分子的影响。普京已经用行动证明了他们的失败。

猜你喜欢
克里米亚俄语俄国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克里米亚热气球节
大选前4天普京视察克里米亚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
《20世纪俄国史》前言
俄语称呼语的变迁
今日俄语:语法领域中的积极过程*——“今日俄语”系列研究之二
1874年俄国兵役制度的改革及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