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冉
【摘要】目的:探讨肝性脑病的有效诊治方法。方法:对80例肝性腦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治愈,8例患者有效,临床有效率95%,4例死亡,占5%。结论:祛除诱因、药物应用、人工肝等综合治疗是预防、治疗肝性脑病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肝性脑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31-02
肝性脑病(HE)是严重肝功能障碍和(或)门体静脉分流引起的以机体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综合征[1]。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2],是终末期肝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常危机患者的生命。由于其发病机制不确切,许多问题尚无明确答案,近年来,HE临床治疗进展不大,要真正处理好HE仍有难度。为提高临床诊治效果,我们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80例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42~73岁,平均52.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第10版《实用内科学》HE的诊断标准。其中肝炎后肝硬化61例,酒精性肝硬化10例,肝癌晚期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4例。
1.2方法(1)祛除诱因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基础。大多数肝性脑病发生都有明显的诱因:如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放腹水,大量排钾利尿,便秘,尿毒症,高蛋白饮食,服用安眠药、麻醉药,感染等。预防和祛除诱因是避免肝性脑病发生和进一步发展最基本的策略。(2)药物应用:①乳果糖:是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肝性脑病的一线药物,Watanabe[3]试验发现乳果糖能有效改善SHE病人的心理智能测试结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存活率。其常用剂量是每次口服15~30 mL,2~3次/日,以每天产生2~ 3次PH<6的软便为宜。②利福昔明: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肝性脑病,我国批准剂量为400 mg/次,每8h口服1次,可有效抑制细菌RNA的合成,维持肝性脑病的长期缓解并可预防复发。③门冬氨酸-鸟氨酸:L-鸟氨酸-L-天门冬氨酸通过刺激谷氨酰胺合成而降氨,对肝性脑病具有治疗作用。④益生菌:可降低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水平,减少肝性脑病的复发,并对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有改善作用。⑤对于肝性脑病出现躁狂、危及自身或他人安全及不能配合治疗者,应向患者家属充分告知利弊和潜在风险,获得知情同意后适当应用镇静剂控制症状,但药物选择和剂量需个体化。(3)人工肝:可降低血氨、炎性反应因子、胆红素等毒素,有助于改善肝功能衰竭患者肝性脑病的临床症状,但应注意防治相关并发症。
2结果:68例患者治愈,8例患者有效,临床有效率95%,4例死亡,占5%。
3讨论
我国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较高,在住院的肝硬化患者中,约40%存在轻微型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也是肝癌主要的死亡原因。依据《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2013年,重庆)》,引起肝性脑病的主要病因是各型肝硬化(以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最多见)及改善门脉高压的门体分流手术。其次为重症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和原发性肝癌。较少见的病因有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严重胆道感染等。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肝功能的减退可能是脑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而循环分流居于次要地位,但两者互为影响[4]。出血、感染和电解质紊乱是常见诱因。氨中毒学说仍然是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多种因素共同促进了肝性脑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积极预防各种诱发因素发生,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处理是降低疾病发生、决定疾病转归的关键。这与本组的意见结论一致。同时,多与病人沟通,向其传递爱、关心与支持,对烦躁、性格异常病人的异常表现和行为给予理解,帮助病人树立正确面对疾病的心态,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此外,肝细胞移植为肝性脑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但供体不足仍然是目前的主要困难之一。门体分流栓塞术特别是经皮经肝门静脉途径栓塞也是治疗的有效方法,但因其有发热、一过性胸腔积液、腹水和轻微的食管静脉曲张等并发症,在基层医院尚未展开。
参考文献:
[1]王宇明. 肝性脑病的定义、命名和诊断[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5):305-306.
[2]叶任高,陆在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08:458.
[3]Watanabe A,Sakai T,Sato S,et al.Clinical efficacy of lactulose in cirrhotic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subclinic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Hepatology,1997,26(6):1410-1414.
[4]余宏宇,周伟平,李淑德,等. 临床肝病诊断与治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4-195.
[5]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16-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