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视阈下的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

2014-04-29 16:31史海燕
数位时尚 2014年4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均等化

【摘 要】论文在分析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概念基础上,探讨了城乡公共体育服务非均等成因,提出了统筹视阈下的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以及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体系的建设,诣在为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统筹城乡;公共体育;均等化

前言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公共体育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严重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体育的设施,体育信息服务,体育健身知识指导等方面享受不同的待遇,牺牲了公平,影响了稳定,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阻碍了和谐城乡关系的构建,而且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制约了我国现代化进程。本研究试图以当前新型城镇化为契机,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制。

一、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概念

目前,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我们可以两个途径来分析,一条途径是通过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研究对象来分析,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对象主要是不同区域、城乡和不同人群。另一条途径是根据均等化的目的来分析,在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过程中,由于区域和城乡差异导致了公共体育服务不均等,过度的体育市场化导致了公共体育服务公平与效率失衡,其中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不均衡问题严重。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就是 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资源在不同地域、城乡和不同人群中获得的机会均等和结果的均等。因此,本文认为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合理配置城乡公共体育服务资源,向城市和农村居民提供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体育产品和公共体育服务。确保城市与农村居民获得的公共体育产品和公共体育服务机会均等,目的在于公共体育服务数量和质量的结果均等。

二、城乡公共体育服务非均等成因

(一)客观原因

城乡二元结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全健身纲要的实施,公共体育服务也有了提高,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使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依然严峻。由于中国实现户籍管理制度,产生了城乡不同的社会身份,从而导致了不同的社会资源配置(如二元就业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福利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最终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结构不仅是农村经济问题的症结,而且是制约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长远来看,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农民流动、导致了农村教育严重滞后,这加剧了农村社会的贫困。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体育也逃脱不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体育也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主要体现在城乡公共体育服务资源配置上非均等。

(二)主观原因

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对象和主体的认知偏差:由于社会结构和生存环境的不同导致社会不同阶层群众对体育的认识、需求存在很大差异,社会阶层高的群体较社会阶层低的群体对体育的认识和体育的需求更高。中国的现实是社会中上阶层往往居住在城市,而社会弱势群体往往居住在农村。当公共体育服务总资源不足时,将公共体育服务资源就向有强烈需求的城市群体倾斜,这主要是因为社会阶层高的群体表现出了强烈的需求。客观来分析,公共体育服务资源投向城市不仅可以产生资源的聚集效应而且可以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形象工程。公共体育服务主体认知差导致了城乡体育经费投入、器材设施、体育指导员配比等方面存在差异。

三、统筹视阈下的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简单来说,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目前有四种办法:办法一是将现有城市公共体育资源减少,把减少的加到农村中从而达到均等;办法二是城市公共体育资源不变,仅增加农村公共体育资源从而达到均等;办法三是通过城市化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办法四是统筹城乡使城市与农村协同发展。目的是通过城乡统筹来促进城乡互动发展,从而实现均等。

城鄉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要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进行路径选择,才可能实现并达到最终目的。其实现过程不可能仅依靠体育系统自身来解决,而是要通过整个社会系统来考虑。

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要考虑体育发展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并且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动态的、螺旋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看到,前两种办法仅仅通过加减来达到均等化是不现实的,这种做法既不符合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理念也不符合公共体育服务的优化路径。办法三是基于城市具有的功能出发来考虑,希望借助城市的快速发展引起公共体育服务的变革,从而推动均等化进程。其实,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和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总体差距没有变小,只是在部分硬件设施上有改进,而在公共体育服务的软件资源上仍被忽视。因此,城市化不可能根除二元公共体育结构,更不可能解决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不均等问题。办法四是在城乡统筹和公共服务总量增加的情况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改革发展模式,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共同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是在坚持城市与农村的统筹发展,坚持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其实质是对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因此,新型城镇化是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实现的必然路径。

四、统筹视阈下的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体系

目前,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满足不了城市和农村居民的需求以及新型城市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体系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首先,明确统筹视阈下的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体系的目标定位。其次,构建统筹城乡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目前,农村公共体育资源严重缺乏,不仅体现在体育场地设施缺乏,而且体现在科学健身和体质监控缺失。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既是新城镇化的内容,也是新城镇建设的重要手段。运用新城镇化建设的策略来建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可以实现体育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城镇体育公共资源的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利用农村的民族传统体育优势,建立城乡优势补充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最后,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统筹发展问题。据统计,目前农民进城打工人员达3亿人,他们往往居住在城乡结合区域,这些地方公共服务资源少,公共体育服务资源更少,这剥夺了他们本应该享有的公共体育服务。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农村涌入城市的人口增长过快以及城镇公共体育服务资源不足造成的,这也反映了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严重不均等。同时,公共体育服务的内部结构严重失衡,表现在重视体育场馆建设,而忽视信息发布、服务指导的发展。这造成了场馆闲置,利用率低,而群众又没有健身场馆的局面。

五、统筹视阈下的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体制创新

从本质来看,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不均等是体制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实现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就必须进行体制创新。要从投入、供给和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创新,其中公共体育投入的数量是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是核心。服务型政府要依据群众的体育需求来组织公共体育服务的投入规模。但由于区域经济水平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财权分离等因素,公共体育投入数量根本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因此,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进行体制创新。由于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受供给主体喜好和供给对象的差异,相同投入规模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这于公共体育服务制度有直接关系,因此,要通过公共体育供给制度改革和创新来提高供给效率。最后,要实现均等化最核心的是要进行公共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城乡人均公共体育资源差距巨大,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城市居民意识到公共体育资源的主要性,并通过正当理由诉求。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也要搞政绩,因此也追求形象工程。最终,这两者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农村居民是弱势群体,一方面没意识到公共体育资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即使有诉求也得不到满足。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两者群体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差距会更大,只有通过制度来约束公共体育服务的资源配置,才可能实现均等化。目前,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对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制度进行创新。一是进行公共体育服务投入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制度,增加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投入比重;二是进行公共体育服务的财政体制改革和创新,确保财政支持;三是建立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四是建立城乡不同群体公共体育需求和表达机制。

参 考 文 献

[1]闵健,李万来,刘青.公共体育管理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5

[2]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农村建设之重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9

[3]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4]郇昌店,肖林鹏.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08(2)

[5]蔡放波.完善公共服務体制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学习与实践.2008(9):41~43

[6]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J].教育研究.2009(11):3~10

[7]徐越倩.城乡统筹的新型城市化与基木公共服务均等化[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11):80~83

[8]刘玉.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转型与现实选择[J].体育科学.2013,33(2):11~21

[9]刘亮.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J].体育科学.2013,33(1):10~16

作者简介:史海燕(1976—)女,山东德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和民族传统体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项目(CR1142);四川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3SB0135)。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均等化
Association of 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y in primary angle-closure diseases
民族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航海体育教学与公共体育教学的对比研究
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swot分析
海口市秀英区公共体育服务现状的调查研究
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建设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
如何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