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波
2008年是我学术写作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我默默写着,如植物慢慢生长、静静等待;在此之后,我自信写着,陆续出产文章,如同植物蓬勃生长、拔节开花;正因了之前能量的积蓄,才有后来的厚积薄发。安静、执著、淡定、不急不躁中逐渐形成了属于我的立场和视角,让我的教学探索慢慢结成一颗颗闪亮的学术晶体。
立场
立场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什么是写作立场?我认为是教师在写作过程中,对所识的问题、阐述的内容、表达的观点,根据自我视角,形成比较独特的理解、看法与态度。这种观点不是人云亦云,不是七拼八凑,而是体现文章的独创性。
如何建立写作立场?铺垫必不可少——阅读、反思与实践。
阅读。写作立场是作者由内而外的坚持,但其形成过程往往从外到内。通过阅读、观摩等方式,从外部摄入足够的信息,与教学产生若干关联,进而碰撞甚至爆发璀璨的思维火花,为写作准备。除了文章内容上试图产生共鸣,阅读还会在文章形式、写作技巧上提供学习和参考。因此,需要经常选择一篇内容与形式俱佳的文章,精细阅读、反复阅读,学习其中的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
反思。阅读是建立写作立场的铺垫,而真正的立场必然在反思中逐渐显现。当看了浙江许憬老师的文章《有效表达:让信息技术课堂更精彩》后,我对动口表达颇有感触。这篇文章从内容的深度、语言表达甚至标题、小标题的撰写都对我很有启发。结合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动口表达已经成为一种课堂常态。既然学生动口表达了,再来动眼观察吧。于是,我沿用许老师的文章结构,大致形成文章框架:观察现状、观察能力培养的现实价值、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并写成了一篇颇为满意的文章《练就慧眼 给力课堂——让观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闪光》。
实践。伴随阅读中的反思与灵感,只能支撑起文章的骨架。而一篇好的文章还需要血肉丰满的实践案例。案例来自第一教学现场,是打动读者的关键要素。写文章时要关注案例的选择与布局。比如,我在写《信息技术课堂任务的有效设计》一文时,原来的设想仅写任务设计的效度(有效性),初步罗列实例:①快速交换、快速删除(PPT版式);②拼图游戏(Word图片格式);③根据特性描述猜事物(Excel筛选)。在具体撰写过程中,我发现内容过于单薄,于是调整最初的想法,扩充任务设计的“度”——效度、梯度、深度、广度、温度,案例涉及Windows操作(1个)、Word(1个)、Excel(3个)。重读后发现实例不够统一,我又将实例全部改成Excel例子。这样读来比较整齐,我把文章标题确定为《信息技术学科有效任务设计——以Excel为例》。当然,文章的实例并非越集中越好,如写教学结尾题材的文章,适合选择发散型的实例。
视角
如同摄影的视角,写作也有视角,不同的视角反映作者不同的思维层面。对于一线教师,写作视角宜小不宜大,宜细不宜粗。我们最好将课堂中的具体做法结合有关理论写出来,以微小见长,如导入、结尾、讨论、提问、理答、追问等。如此细致的片段,我们才可以去实践、去探索,写出来的内容才能具有亲切感、说服力和可信度。写作视角并不等同于写作题材,其贯穿灵感产生到文章定稿的全过程。
仰视。仰视的角度源于对前辈教师文章的感悟。2008年我写了《素材承载:探索信息技术学科新意义》,源于沉浸在王爱胜老师的文集中。刚开始写,不妨采用仰视的角度,依据专家教师的写作框架,模仿专家教师的写作流程。我写《Word自选图形“七巧板”教学设计》一文,基本按照李冬梅老师《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深水池”游泳》的框架来写。由于框架基本相仿,还可以细细体会撰写细节,并力图将这种体会放置在自己的撰写过程中。当然,仰视并非通篇进行,可以某个桥段、可以只言片语,如王老师在文中必现的人文精神,这种仰视的体会,我或多或少会融化在自己的文字里。
侧视。我们经常会看到同一题材的系列文章,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是侧视形成的。当灵感遭遇写过的题材,我们往往忌讳去写。即使写了,文章不自觉地陷于相同、重复的境地。如何在熟悉的题材中写出特色?我的方法是“闭门造车”——沿着思路勇往直前地写,不参考、不搜索甚至不看别人的文章。比如写教学结尾一文,源于听《各抒己见——电子公告牌BBS》一课的灵感。教学结尾,教师新建一帖,学生以回帖的方式总结学习收获。听后,我心里一阵触动,多么奇妙的设计!形式上的创新让常规的“总结归纳式”教学结尾眼前一亮。于是继续搜寻例子,《Photoshop滤镜》结尾,我设计了滤镜原理的描述;《ACDSee》结尾正好包含德育渗透。由此,教学结尾一文大致形成框架分别为:基于知识的“提炼概括、灵活总结”;基于方法的“方法继承、适当延伸”;基于原理的“丰富知识、彰显原理”;基于情感的“德育渗透、内化伦理”。
平视。平视的写作听从自己的想法,顺从自己的灵感。这种做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家都在做,但没有成文;另一类是只有你在尝试,绝对独创。平视的出发点是由内向外,一切听随自己的创意。我也写过这样的文章,如技术追问、教学后效,如用充要条件分析练习有效性。当初写教学后效,其本源其实是对任务设计有效性的再考虑。但在教学《Excel创建图表》一课时,利用图表生成结论时出现了尴尬情形:没有图表,结论依然清清楚楚,要那图表干嘛!于是我更改素材,采用数据单形式,果然可以分析出一些道道来,由此初见后效雏形。我觉得用后效可以验证素材选择是否恰当、任务设计是否合理。从这个角度来看,其深度超越了教学结尾。最终文章的框架如下——结果的深度:水到渠成,以操作结果派生的后效性;方法的宽度:见仁见智,以操作方法、过程派生的后效性;人文的厚度:动情晓理,以操作素材派生的后效性。
学术写作是知识的高度梳理。知识犹如珍珠散落在地上,写作就是将这些珍珠一一拾起,分门别类、归纳总结串成链。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对知识进行了加固、梳理、组合、排列,是原有知识的二次学习。写作是自我学习的动力与表现,写作是自我认识的途径与方法,写作是自我实现的驱动与平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