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任 常建平
夯实基础 深化改革 依法管理
努力提高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国际化管理水平——在2014年全国健身气功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任 常建平
2013年,在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工作任务,开创了发展的崭新局面,在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上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进行了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为了推动健身气功事业科学、规范发展,在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并以体育总局办公厅名义正式印发了《健身气功发展规划(2013-2018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作为健身气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未来5年本项目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目标,提出了健身气功国内推广、对外推广、科学研究、新闻宣传的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清晰地勾画出健身气功的发展蓝图,为健身气功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进一步完善推广普及途径。截止2013年底,全国共成立省级健身气功协会14个,有9个省(区、市)成立了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已在4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推广活动;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已有会员协会65个,其中2013年吸纳会员12个。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初步形成了推广普及的6种途径:第一,站点建设。以和谐站点为主、复合站点为辅、面向广大群众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公益性推广模式。这是健身气功最基本的推广普及模式。为站点配发健身气功杂志、音响器材和科普读物。截至2013年底,全国正式注册的站点已达19510个,习练群众达到170多万人,站点数较上年度增加4041个,增长率达到26%,首年就完成了《规划》中站点目标数的近28%。第二,合作命名。以合作命名的方式挂牌成立了峨眉山、九华山两个国际健身气功培训基地。第三,实体俱乐部。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我们尝试引入社会力量推广健身气功的路子,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需求,同时,也努力提高项目自身的造血功能。第四,人才培养。依托武汉体育学院和峨眉山培训基地举办了4期培训班,分别对国家级、一级、高校的418名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了培训。举行了6场巡回教学志愿服务西北行活动,为基层培训骨干653名。举办1期行业体协培训班,培训学员50余名。第五,展示比赛。全国百城千村交流展示活动增加了启程和闭幕仪式,设计了会旗并举行交接仪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全年共有27个省区市举办百城和千村活动共567场,参与群众约27万人次,活动场次较往年翻了近2番。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及第二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健身气功比赛。特别是把第三届中国健身气功博览会升格为首届中国(亳州)国际健身气功博览会,将功法比赛、交流展示、现场教学、论文交流和展览展销等活动融为一体,吸引了36支国内外队伍参赛,近万人次群众观摩,探索了内外结合、双向交流的国际推广新路子。第六,新闻宣传。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也逐渐成为扩大健身气功影响、倡导科学健身方法的一种重要的引导和推广模式。
三是对外推广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13年的对外推广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重大进展。在推广宣传方面,按照中央相关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体育总局的要求,圆满完成了组团出访任务。全年共组派25个团组101人次,赴5大洲2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健身气功宣传推广活动;共举办教学、培训、表演、讲座300多场次,直接受众14000多人次,接待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人次来访和学习,为健身气功在境外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在活动开展方面,8月在美国纽约举办的首届国际健身气功科学论坛暨第五届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这是第一次以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的名义在境外开展活动,第一次在境外主场举办包括论坛、会议、比赛、培训和段位考试等多内容、大规模、高水准的国际活动,特别是通过举办国际科学论坛,实现了国际推广的重大突破。在此期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执委会会议上,内蒙古、安徽、江西、湖北、重庆等5个国内省级健身气功协会被批准成为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会员单位,进一步确立了我国在国际健身气功界的主导地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开创性地举办了美洲、欧洲和亚太地区3个洲际健身气功教练员培训班,为2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训骨干教学人才240余名,并在日本、英国、比利时等国尝试举办全国教练员培训班,推动各国实现培训内容本地化、学员管理规范化、教学体系系统化,使对外推广工作进一步落地生根。
四是基础工作取得重大突破。2013年是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宣传及市场开发等基础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在科研方面,启动了明目功编创、健身气功教材编写、社会功法审定、中华健身气功史编撰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全年共结题18项,立项40项。组织开展全国健身气功现状调研,调研成果对于全面掌握健身气功发展现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美国纽约和我国亳州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健身气功科学论坛和首届中国国际健身气功博览会论文报告会,为提升健身气功学术地位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作出了积极贡献。组织专家赴7个省市开展了15场科普讲座,举办了有25个省区市和香港地区6038名爱好者参加的首届健身气功知识竞赛,编辑出版了近30万字的《健身气功论文集锦(2004-2013年)》。设计制定了“健身气功精英计划”,计划用2至3年时间选拔培养约30名优秀中青年后备人才,为健身气功事业发展打牢人才基础。在宣传方面,打造了新的宣传团队,开设了中国体育报健身气功专版,加强了网络宣传和建设,提升了杂志质量和发行量,围绕重大活动开展了宣传,宣传报道数量、密度、形式、深度上都有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由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媒体联合报道的“组合拳”模式,为推广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在经营开发方面,与安徽古井贡集团、九华山集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部分省区市也利用健身气功无形资产成功进行了一些市场开发,初步探索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健身气功事业的路子。我中心还与黑龙江龙采科技集团、中华体育基金会合作发起建立了健身气功发展基金。
2013年是健身气功事业开拓创新的一年,全国健身气功工作者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奋发有为,取得了很不平凡的成绩。
2014年健身气功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以全国体育局长会议和中央有关部门办公室主任会议精神为指导,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夯实基础,依法管理,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身气功发展的路子,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抓住机遇,增强事业发展使命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健身气功工作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无论是社会发展的大背景还是气功发展的小气候,健身气功的发展走势非常看好,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希望大家深刻理解习总书记对体育工作提出的的要求,站在事业发展更高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信心,乘势而上,大胆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现有模式的束缚,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精神,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和挑战,努力实现健身气功事业的新发展、新跨越。
(二)立足打基础,实现重点工作新突破。从调研情况看,做好健身气功基础工作,为事业长远发展筑牢根基,仍然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里重点讲以下6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力度做实基层。做实基层,主要是解决地方各级健身气功管理部门自身建设的问题,也就是人、财、活动这三件事。从省级层次来看,主要是建立长效化投入保障机制,形成培训、比赛、活动与开展宣传工作体系。省级管理部门年度经费投入的参考值应为:欠发达地区每年投入要不少于30万元,中等发达地区要不少于60万元,条件好些的地区要不少于100万元。经费有保障,事业才能得发展。从市(地)、县级,尤其是县级来看,要解决没人管的问题;要全力打造有本地区特色的品牌活动;要切实履行好全面管理健身气功的职能。总之,管好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健身气功功法,是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尽的职责。
二是改革创新深化推广模式。首先,要继续遵循稳中求进的原则,努力抓好“和谐站点”工程。前两年陆续完成了站点音响器材的配发,今年除继续配发杂志外,还计划给每个站点辅导员再配发1套练功服。其次,要以“精彩、特色、节俭”为目标,改革竞赛活动。今年,拟在全国高校比赛中试点,将普及功法比赛时长缩减为6分钟,并组织5套新功法的比赛版功法研究。在赛事活动方面,除了常规的全国比赛和全国高校比赛外,还将举办:全国站点联赛;8月在安徽九华山举办首届中国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10月在广州举办首届两岸四地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希望各省区市认真做好训练参赛准备工作。另外,要更好地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效应,破解“社会化”难题。今年将选择1-2个省市进行“健身气功推广普及示范省”试点工作。并将最大限度地给予试点省市先行先试的优待政策。允许试点省市与科研院所合作,以课题形式开发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本土功法,先在本省内试行推广、探索管理模式,取得成功经验后,经总局批准可以在全国推广。
三是集中力量打造品牌活动。今年,要集中力量打造两项品牌活动。即:百城千村交流展示活动与站点联赛。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站点联赛及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打造成群众身边的品牌赛事。
四是积极开展各层次骨干培训。要对现有《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进行修订,适当缩短国家级指导员申报年限,适当调整一、二、三级指导员评定工作的审批程序。要进一步强化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单独审批制度,全面统计现有国家级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对非我中心培训发证的国家级指导员,经功法理论培训合格后统一换发证书。要切实使用好指导员专项培训经费,支持欠发达地区指导员培训。今年全国巡回教学志愿服务活动,主要为东北和3个革命老区培训健身气功骨干。举办2期全国“健身气功精英计划”培养对象研修班,培养科研领军人才和专业复合型人才。
五是扎实做好科研工作。推广普及,科研先行。要把科研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在做好中心管理科研课题常规工作的同时,重点要推动完成明目功编创、健身气功教材修订、健身气功发展史编撰等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力争取得高质量研究成果。编辑出版《健身气功知识荟萃(二)》等科普图书。今年将论证筹建健身气功科研基地,研究创建健身气功科学研究国际交流机制,组织举办全国健身气功论文报告会,进一步营造健身气功研究学术氛围,提升学术地位。
六是努力打破宣传瓶颈。宣传是推广健身气功的有力手段。今年,要以电视媒体报道和网站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健身气功宣传报道力度。在主流媒体上不定期开设专栏,提升普通公众对健身气功的科学认知。此外,还将不定期开办新闻宣传研讨班、宣传创意研讨会,主动请媒体朋友为健身气功宣传出谋划策,并且力争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建立起合作关系,逐步形成健身气功活动的常规化报道。努力提高《健身气功》杂志质量和发行量,加大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官方网站的信息量和更新频率,创建具有在线教学咨询、数据查询、统计报表、商品销售等服务功能的中国健身气功协会服务网站,杂志和网站联合举办“我与健身气功”征文大赛。希望省区市体育局建立起自己的宣传队伍,加大本地区宣传工作的力度。
(三)掌控大方向,实现各项工作制度化。在加强制度建设方面:一是抓好《健身气功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中心拟组织对2006年颁布实施的《健身气功管理办法》进行修订,重点是把这些年新出现的工作模式纳入管理内容。二是抓好《中国健身气功段位制》的试点实施工作。这项工作已筹划了两年多的时间,计划今年全国工作会议后正式推出。通过段位考试评定,提升习练者学习热情,增强荣誉感,促进健身气功运动水平的提高。三是以现有《中国健身气功对外技术等级制度》为基础,研究制定《国际健身气功段位制》。初步设想,将来国内取得段位的人员,经过一定程序,也可以取得国际段位,统筹好国内国际的共同发展。四是抓好《健身气功国际裁判员等级制度》的研究制定工作,规范国际裁判员评定标准,加强竞赛工作的基础建设,努力促进健身气功国际推广普及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四)凝聚正能量,促进项目发展国际化。2014年将组派24批次团组赴3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教学培训和宣传推广活动,使健身气功进一步进入境外高校和主流社会团体,扩大非华裔学员比重。积极推动比利时首届欧洲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举行,推动各国自行开展健身气功表演展示和科普宣传。进一步加强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规范化建设,2月已成功举办首期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会员协会负责人培训研讨班,8月还将召开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及第三届执委会会议,完善联合会的组织管理,明确专项委员会的责任义务,努力打造国际化推广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办好亚太地区、南美洲、非洲3个洲际教练员培训班,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全国性骨干教练员培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组建国际通讯员队伍,建设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官方网站,出版系列外文专业书籍,继续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播出健身气功系列讲座。健身气功对外推广也是大家共同的事业,希望各省区市特别是加入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的5省区市能够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地方外办和其它相关部门的支持,积极申请经费、创办活动并争取列入本级年度外事计划,充分利用政府打造的“友好省市”“姊妹城市”等合作平台与1至2个国家开展双边交流活动,构建并逐步规范双边交流机制。
(五)坚持公益性,探索公共服务产业化。要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身气功发展的路子。刘鹏局长在全国体育局长会上强调,“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要求,努力破除阻碍体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努力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道路。”健身气功作为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同样需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自身发展的新路子。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健身气功是一项关系社会和谐和群众健康的特殊事业,不管到什么时候,都首先要把它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身气功推广的新路子。要在继续争取财政经费支持的同时,大力培育市场,通过有偿培训、企业赞助或练功者捐资等办法来增加活动费用,也可以积极探索俱乐部实体化等多种运营模式。只要不是敛财,只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体育产业化同样适用于健身气功项目。
同志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号角,健身气功的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让我们进一步强化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巩固现有成果,落实发展规划,以新的作风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努力实现健身气功事业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