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维莉
别让爱在单亲家庭中缺失
记者 赵维莉
都说家是最温暖的避风港湾,但是这港湾却在顷刻间消失殆尽。近年来,离婚率持上升趋势,也就使得不少孩子成了被动的单亲家庭成员,对于生活中的巨变,他们很难做到像大人们那样成熟面对,于是各种负面情绪就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学习。
临近期末,班主任张老师却发现自己班上一名女孩子有些“不一样”。这个名叫高阳的女生原本是个活泼开朗的开心果儿,最近不知为何变得沉默寡言,上课走神,不是忘记带书,就是作业没写完,“整个就像换了一个人。”开始,张老师以为是期末学习压力增大造成的,找她谈了谈心,原来是她的父母离婚了,她成了“烫手山芋”……
对高阳的异常表现,心理专家王颖老师指出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可能会很难接受现实,无法适应缺少父亲或母亲的生活,“十几岁的孩子,看着像个小大人,但是他们是无法体会父母的生活,理解父母的感受,但他们的心理是脆弱敏感的,在自我调适方面不是很成熟,一旦受到冲击,就会出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的现象。”王老师表示,多数家长无法继续生活在一起肯定都是有苦衷的,一旦生活出现大的变故,一定要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很多家长在离婚后不久发现,孩子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自卑、自闭、抑郁,甚至自责等情绪,这些负面情绪都会给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其大的不良影响。”那么对于这些负面情绪是否有方法避免?或是将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呢?
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对亲情是特别渴望的,特别是看到同伴们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过去的生活。而现在是今非昔比,心中的悲伤、失落使得他们产生忧郁和自卑的心理,对此王老师建议各位家长不妨“人走茶不凉”。“孩子是家长之间的维系,既然做不了一家人,但不妨尝试着做朋友,不要因为你们的分开,而让孩子失去某一方,这本身对孩子也是不公平的。”在节假日里,父母双方不妨为了孩子“约会”一次,陪孩子一起吃个饭、看场电影,让他们知道,就算大人分开了,但是依然是他们最温暖的港湾。
很多单亲孩子之所以会一时间“大变样”,无非是因为家庭破裂之于他们来说是“天降横祸”,在面对这样的打边鼓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很多父母认为离婚是大人之间的问题,与孩子无关,他们只要知道结果就好,却不知道孩子是敏感脆弱的,大人的决定会让他们认为自己是不重要的,因此他们所遭受的打击要往往大于成年人。”这样的认知,会让他们在生活发生改变后不停地用现在的生活与之前相比,会自感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王老师建议家长们在作出决定前,最好和孩子静下心来谈一谈,说一说大人的生活现状,如果可以不妨把分开的理由和他们说一说,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尊重,有自己是家庭一员的责任感,让他们尝试去理解大人们的苦衷,要知道无论大人们作出怎样的决定,其前提之一都是爱他们的。
不过很多家庭在分开前,往往都会历经“战争”时期,争吵或冷战不停地上演,“可能有的家长觉得,我并没有当着孩子的面进行,就不会影响到孩子,殊不知同在屋檐下,父母之间的状态改变怎么可能不被孩子所察觉。”王老师指出,父母之间的不正常状态会让孩子觉得压抑,而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会变得抑郁。当然还有一部分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气、泄愤的出气筒,孩子成天处在恐惧和担忧中,没有安全感,时刻担心、害怕家庭战争的爆发,会使自己体无完肤,“由于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出来,能量也就越大,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 所以当大人之间有矛盾时,切不可殃及孩子,当然也不要以孩子为筹码。
很多孩子在父母离婚后都会“反省”,认为是自己的原因才使得父母分开,这样的情绪会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甚至品格都产生偏低的评价,从而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这样的情绪会让孩子失去信心,总认为自己做错事,最后会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衡。”王老师告诫离异家庭的父母,一定要多鼓励孩子与外界接触,鼓励他们多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就算做不好也不要一味地批评。
不过,也不要因为弥补心理一味地迁就孩子,避免孩子对父母一方特别依赖,“父母双方的爱是平等的,不要让孩子一定分出高下,让他们了解爱是无私的,也是无价的,无论是和谁在一起生活,但父母双方的爱是不会减少的。”王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