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管理途径探析

2014-04-27 10:03:12甘明娇林艳
经济师 2014年5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理论课核心

●甘明娇 林艳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管理途径探析

●甘明娇 林艳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探析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途径,通过强化课堂教学、利用网络媒体教学、抓好实践教学、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核心价值体系 管理途径

高校通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这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历史的使命,拓展对其教育的途径,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承担着培育祖国的未来的重大责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

一、强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强化课堂教学就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平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首要途径就是要强化课堂教学。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传播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强化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来说就要提高授课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有过硬的理论功底,能熟练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说明现实社会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起到榜样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不断丰富理论基础知识,才能使学生信服,才能在课堂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学生心中。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应该增强素质的培养。具有高尚素质的教师,在教学中更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的一言一行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起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率作用,给学生树立和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以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2.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大学生个体之间千差万别,他们有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方式,乃至不同的性别、专业、学历层次,所以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所接受教育的思想、方式、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在重视大学生普遍关注问题的共同点和焦点的同时,还要尊重个别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差异性,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取向,才能更有效地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3.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水平对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起直接的影响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相融合。从教学内容方面来讲,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现状,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与国内外时事政治相联系,避免运用过多的理论说教,否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从教学方式方面来讲,可以采用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些方式不仅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并且可以把理论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价值认同,使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刻的理解。从教学语言方面来讲,照本宣科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最容易出现的话语误区,因此,教学语言要做到尽量简洁明了,形象生动、不死板、不做作的讲授理论课程,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和信服,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有效性。

二、合理利用网络媒体教学,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网络化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网络化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尝试和大趋向。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意识都在潜移默化的受网络媒体的影响。网络是一柄双刃剑,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实践中面临机遇和挑战。网络上资源丰富、信息更新快、获取方式更便捷等优点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并且克服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但对于尚未完全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来讲,很容易被网络上不良文化腐蚀心灵,扭曲自己的价值观。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怎样利用网络媒体教学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服务,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整合利用网络资源。将网络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首先要整合网络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宣讲网络中有关于党的思想、精神文明、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有益信息,理性批判分裂国家民族、不利于社会和谐的错误信息。这样使正面的网络舆论深入学生内心,正确引导网络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次,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交流工具。微博、微信、QQ等网络工具具有使用方便、传播快捷等特点,使它们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交流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建立校园官方微博,发布积极乐观、正能量的信息感染学生,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关注大学生的言论、动态,合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领校园舆论向健康积极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创新网络教学。为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成效性,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教学方法的局限性。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网络应用工具和多媒体技术,制作使用PPT课件或者CAI课件,丰富教学内容,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既不能“黑板照搬”,也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应有目的、有计划的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制作和使用,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关注点,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还可以构建网络教育平台,通过网上听课、在线咨询、网上测试等方式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重大突破,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更有针对性,真正实现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三、抓好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能力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不能单纯的依靠理论教学的传授就能完成的,“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参与和体验的过程,是获得一种精神、一种立场的不懈追求的实践过程”。所以还需要自身不断的参与实践来巩固和形成。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因此,只有抓好实践教学,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感和感染力,使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加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1.提高认识,规范实践教学内容。“中宣传、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更加明确地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加强实践教学,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将实践教学内容规范化,通过教学目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来确定实践教学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把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教学内容,这不仅有利于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还能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实践活动基地,运用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深化理论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能仅局限在校园内,不能脱离现实社会,要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要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提高社会实践教学的质量。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锻炼,如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调研考察、公益事业等活动,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理解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力量。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健康发展。

四、建设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环境

高校是传承文明、培育人才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延伸,对学生起着感染、熏陶和引导的作用。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提供环境保障,能使大学生在先进的文化熏陶下学习,在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成长,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相融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高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教育学生,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大力发展科学文明建设,培养大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使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正确处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2.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其次,利用学校团组织、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园各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积极开展集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观看爱国影片,宣传英雄人物及典型事迹,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价值观念;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征文比赛、演讲会、辩论赛、书画展等活动;开展各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知识竞赛;参观历史博物馆、烈士纪念馆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使学生长期处于积极向上的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管理途径,是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深远影响。

[1]刘济良等.价值观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黄蓉生,白显良.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2)

[3]金春姬.高校思政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11(2)

[4]唐昆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2)

[5]裴正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9(07)

[6]李晓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途径的探讨[J].重庆行政2008(01)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责编:纪毅)

G642

A

1004-4914(2014)05-251-02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 2012010558;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学生工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53XS202]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理论课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中国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14: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