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在前 善抓争先——访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柳卸林教授

2014-04-27 13:06Reporter谭弘颖TANHongying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4年6期
关键词:机床知识产权教授

本刊记者/Reporter 谭弘颖/TAN Hongying

柳卸林:男,1957年生,浙江衢州人,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信息管理与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1982年获北京大学学士,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硕士,1994年获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先后在清华大学、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同时,他还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日本一桥大学创新研究所、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的访问教授。2000年,荣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柳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技术创新的管理、科技政策、产业政策,是国内最早进行创新管理和政策研究的学者之一。在此领域,柳教授建树颇丰,代表做有:《全球化,追赶与创新》(科学出版社,2008)、《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知识经济导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系列》(经济管理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1999-2008)、《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系列》(经济管理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2008)、《Innovation, technology and regional policy: evidence from China and Australia》(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3),另外,在Research Policy 等国外一流杂志上发表论文7 篇。

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创新与知识产权的话题格外惹人注目。创新乃知识产权的源泉,而专利制度则是知识产权制度的一种。在机床行业,产品创新是提高整个行业竞争力的关键。那么,什么是创新?其内涵和外延又是什么?我们机床行业的创新之路又是怎样的?围绕这些话题,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柳卸林教授。

沃土待耕耘

谈到创新与知识产权,柳教授表示,创新是发明加商业化。比如现在人们不离手的“手机”——苹果手机是一种创新,原来手机采用的是键盘,现在是触摸屏;原来手机是用来打电话的,现在是用来上网的。企业家把发明转化为产品,将人的创造活动转化为更有价值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创新。而创新和知识产权是互为联系、不可分割的。知识产权是创新的一种制度保障,是为了鼓励和保护创新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这条创新之路,有三个比较明显的阶段:一是在上世纪50~80年代,创新强调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国内的科技创新主要做的是“替代”,尚处于最原始的追赶和积累阶段。二是80年代改革开放后,创新强调的则是“开放式”,大量的中国企业将传统封闭式的创新模式开放,引入外部的创新能力,如我国的汽车行业,IT行业等等。不同的行业,故事不一样,有的成长得很快,有的成长得很慢,有的甚至被垄断。三是自2004年起,创新强调的是“自主”,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设计、计划用以提高本国企业的技术能力——整体来说,有很大进步,挑战依然很大。

从互联网到生物技术,再到先进武器,各个领域内的创新促进了美国如今的世界地位。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在过去的近1500年前,凭借自己的发明创造为世界领跑了近千年之久。21世纪的中国蓬勃发展,无疑是一个创新的沃土。

自主更自强

自主创新现在不仅是一项国策,也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针。我国的各行各业有创新,但多数流于仿造改进、综合归纳。真正的自主创新,是指能够主要依靠自主的方法,推出对全球产业有影响的创新。自主创新,不但需要市场的拉动,更需要技术的推动,还需要一个高效的创新体系。

需求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是满足需求的结果,受到市场欢迎程度越高,创新的程度也越高。市场的需求促使着创新不断刷新历史;另一方面,国防建设的独特需求,也会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如互联网之于美国。

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基础研究。一个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是产生大量自主创新的关键。美国领先于世界的秘诀是形成了一个非常完善的科学研究体系;美国科学家经常垄断诺贝尔奖,是因为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学制度,大学与产业联系密切。如美国的硅谷,相当多的创业企业与斯坦福大学有关。相比较而言,我国投入到基础研究的经费比例非常低,只占总的研究开发经费的不到5%,而美国一般能够达到15%~20%。再加上我国的基础研究缺乏与产业界的互动,使培育创新的能力更加不足。在我国,大学研究与企业界的需求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要想建立一个高效的创新体系,那么,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教育体系必不可少。欧美的教育体系,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课堂老师教的内容不多,但非常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大学研究生的培养,非常注重与企业实践的结合,如以企业给研究生提出实际遇到的问题作为论文题目,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而我们的教育体系,过于注重考试成绩,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一遇到实际的问题往往就束手无策。如此一来,创造力不断丧失,人不能尽其才。

崛起存机遇

机床行业作为基础制造行业,其创新的水平及结果从一定意义上对多个领域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新中国的创新之路上,机床行业的创新颇为坎坷。例如,美国首台数控机床的诞生与我国几乎在同一个年代,时至今日,广泛被使用的加工中心、FMS、并联机床却都是由他们发明出来的,我国的机床行业虽然也取得了跻身世界机床制造大国之列的成绩,但离“强国”还有一定的距离。柳教授说,有次交流中听到机床业内人士谈到数控机床,从数量上,国产的占据了绝对的比例,但都是以中低端为主。那么,究其原因何在?关键就在于自主创新不够。

柳教授认为,机床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首先,它的用户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高端制造商,因为高端,所以必然“挑剔”,得不到信任,一切无从谈起。其次,机床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不快,对工人、工程师而言,技能是需要长期积累的,机床强国如德国、瑞士,这都是做了两百多年的机床,这种历史积累之厚重、之难追可以想象,可以说,这是一项长期、巨大的投入。最后,对中国的企业而言,尤其是机床行业的企业,很难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经营模式来经营企业,比如德国人做机床,众所周知的“严谨、精益求精”,而我们中国人,说好听点是“灵活”,老祖宗发明创造的指南针、滴漏钟表、火药、造纸、印刷术等,这一切都出自中国人的智慧,但遗憾的是,中国人并没能将这些发明的潜在用途都发掘到极致。

机床行业要想在创新上取得成就,也不是没有机会。在柳教授看来,有三点建议可以拿出来讨论:

一是要树立“对产品负责”的心态。创新不是虎头蛇尾,凑合、浮躁、短视、不认真等都要不得,柳教授到过很多国内、国外企业考察过,他举了个例子,就说一个油漆好的机床,被不小心碰了下,德国人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处理这样的小事故,放在中国人这里,这样的事故,很有可能被无视、被轻描淡写盖过。

二是要增加对客户需求的了解。创新不是简单的修修改改,而是要做到真正的行业领先。柳教授说,IBM做大客户,秉持的就是稳定、开发周期不能太快,有充裕的时间来搜集用户的需求和反馈。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家也有做得相当好的企业,比如宝钢,更加主动、快速的服务能力使得用户离不开宝钢,机床行业的企业同样可以做到。

三是要抓住一些新的机会。在既有的制造模式上,要想一直追赶国外先进企业,沿着国外企业开辟的道路前进,要想超越,难度很大。就自主创新而言,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的“地雷”密布。那么,就得另辟蹊径,寻找创新超越的新路径、新机会。技术变革就是一个机遇。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些新的技术会带来制造模式的改变,如数字化、智能化以及3D打印。比如,智能化中的软件,机床行业的核心可能在未来不再是硬件,而是软件,德国、日本等机床强国都将其核心技术软件化。

猜你喜欢
机床知识产权教授
机床展会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2019,中国机床变中求进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基于通用机床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轮对旋修
机床挤刀装置的控制及应用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