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南政策性移民一代文化元素的个性分析

2014-04-26 05:02何化利张淑萍赵凯
学理论·中 2013年12期
关键词:行为特征

何化利 张淑萍 赵凯

摘 要:1950年至1965年,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移民海南的30万人定性为海南政策性移民一代,并从精神特征、行为特征和气质特征三个方面对这一群体的个性特点展开分析,研究认为,海南政策性移民一代文化元素的精神特征是国家利益至上;行为特征是开拓与适应;气质特征是隐没背后的亲切感与孤独感。海南政策性移民一代这一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移民的个性特征。离开故土,远走他乡,他们既深受故乡自然环境、人文习俗的影响,形成具有浓郁家乡特色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宗教信仰、道德品质等方面的个性特征,又在对海南自然人文的批判和适应中磨砺出了新的文化人格。

关键词:精神特征;行为特征;气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179-02

政策性移民是指国家出于政治和经济发展需要进行的移民。海南政策性移民一代指1950年海南岛解放后,国家为了开展海南社会主义建设,于1950年至1965年15年间有计划地将30万人移民到海南岛。他们中有军人、干部、知识分子,满怀热情奔赴海南农垦战线,为海岛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海南政策性移民一代这一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移民的个性特征。离开故土,远走他乡,他们既深受故乡自然环境、人文习俗的影响,形成具有浓郁家乡特色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宗教信仰、道德品质等方面的个性特征,又在对海南自然人文的批判和适应中磨砺出了新的文化人格。

一、精神特征:国家利益至上

海南农垦人都听过或唱过这样一首歌《八一颂》:“军号响,歌嘹亮,复转官兵赴海南。炮声隆,银刀闪,下乡知青战南疆。开荒山,垦沃土,八一健儿建总场。反封锁,种橡胶,风餐露宿志更强……”歌里唱的就是位于海南儋州的八一总场的故事。1957年,八一农场始建,接收了1 641名转复军人以及近1 000名家属,1959年,又有约1 800名退伍军人转业加入,成为八一农场的第一批开拓者。他们中绝大部分祖籍大陆,他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哪里艰苦,哪里安家”移民海南,根植农垦,繁衍生息。与经济性移民不同,海南政策性移民一代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例如受教育水平、技术、工作领域等具有相似性且高于迁入地居民的平均水平,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移民海南主要是为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海岛边疆建设。“支援”是“指对需要帮助的人或集体给予物质或精神的支持,援助。”他们带着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移民海南岛,改善了迁入地医疗水平,提高了经济效益,为迁入地培养了人才,对迁入地的发展功不可没。这些数据信息显示,海南省政策性移民一代的文化相对迁入地文化来说是一种主流文化和强势文化,那么均衡二者力量比较,保持海南政策性移民一代的稳定性的核心文化要素就是其内在包含的“国家利益至上”精神特征。

据农场的老人们介绍,当时部队为鼓励军人建设和盛军垦农场,特意关照有意愿前往的军人,“复员前让大家回去探亲,能找到老婆的就把老婆带来,没找到的,一个月之内也要回来!”老军工李光胜就是利用十几天的探亲假,回湖南老家娶了亲,然后携18岁的新婚妻子来到和盛军垦农场的,“回家后,亲戚介绍的,从认识到结婚一共10天”。那一年他22岁。其他老军工也相继在农场建立了家庭。面对国家利益和家庭利益的较量,这些移民用最朴素的方式做出了回答。回忆往事,国家利益仍然是联结这代移民的共同语言,中国近现代以来第一代政策性移民身上多了一种令人敬仰的高尚品格,也是这一代移民津津乐道的超越个人利益的骄傲和自尊。然而更重要的是成了这一代移民文化精神特征的最高表达,将其与经济性移民的精神特征区别开来。

二、行为特征:开拓与适应

对海南政策移民一代而言,对迁入地的自然环境和物质文化的适应过程异常艰难。物质文化适应是指对“物质世界中,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的适应,如对衣食住行的适应。

30万移民来到海南后发现,要建设的地方艰苦程度大大超出想象。八一农场的老军工陈泽清回忆“全是一片森林,到处都是野兽叫的声音,没有路,从那大镇到农场走了半天,边走边开荒”。“一棵大树五个人环抱都抱不住,没有机械,只有一把斧头、一把锄头,有时候一棵树砍一个星期才砍倒。”另一位老军工李光胜说,特别是花梨木和格木,非常坚硬,“一看就头痛、讨厌,砍半天都砍不进去”。笔者访谈资料显示,大陆移民来到海南面临的问题很多,除前面介绍的自然条件恶劣、开荒辛苦外,还得应对气候、疾病、居住、饮食、交往等诸多问题。海南年平均温度在30度以上,移民们清晨踏着山岚瘴气出工,中午在40度高温下作业,傍晚收工回来满手血泡,浑身酸痛。不仅如此,湿热气候及瘴气还容易引发溃疡性皮肤病、疟疾、肝炎和各种传染疾病。山蚂蟥、蚂蚁、蜈蚣、毒蛇、蝎子也是移民出工时的死敌。接收移民的农场大都始建于20世纪50-60年代,居住、办公、饮食条件都很差。78岁的兰彩堂说“我们来的时候农场没有房子住,要自己建茅草房。”一个连280人,就住在一个长长的屋子里,排成一排,每个人睡觉占的面积是80厘米宽、2米长的铺板。“其实,1960年之前还不算艰难。”兰彩堂说,那时八一农场还是吃军粮,每人月生活费15元左右,菜蔬大多是南瓜、木瓜、白菜等,极少有荤菜,但是饭能管饱。1959年下半年,八一农场粮食改为地方供应,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半个月没有一点米,之后全场职工每人每天多则3两至4两米,少则2两米,工休期间大家都要捡茅草根充饥。

然而,海南政策性移民一代就像艰难中行进的“拓荒牛”,以主力军的姿态开垦出了海南经济社会的一片蓝天: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养活了近百万人口,开创了新的海南文化内容。这些移民来自全国各地,还有归国华侨。他们有军人、干部、知识分子。他们分属不同的民族,他们从事医生、教师、林业管理、割胶等不同的职业。他们在中国最艰难的岁月里,以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开发海南、屯垦戍边。这种行为特征及其影响也是海南人在分析和评价海南政策性移民一代时首选的标准。开拓的过程也是移民对迁入物质文化的适应过程①。虽然海南政策性移民一代文化较之迁入地文化更优越、更先进,但其差异也很大,移民们必然要在建设过程中学习当地的文化,将自身文化调适于当地文化之中,以尽快融入迁入地。在田野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经过半个世纪的适应后,93%的受访移民认为能凑合或适应海南的气候,62%的人认为海南气候宜人,再回老家反而无法适应,尤其是冬季。他们像其他海南人一样,掌握了应对台风和害虫的办法,当问到“如果遇到蚂蟥,你怎么办”时,82%的人选择撒盐、找飞机草止血等海南地方传统处理措施。饮食及服饰偏好也逐渐海南化:带尖顶斗笠干农活,吃热带水果、野菜、粮食,早起吃稀饭,佐以酸橘子大蒜辣椒酱。文化适应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移民在迁入地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过程。移民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移民模仿与适应迁入地文化,而是两种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三、气质特征:隐没背后的亲近感和孤独感

跨文化专家霍夫斯塔德提出“洋葱文化论”,认为文化外表第一层是服装、建筑物等象征物;第二层是民族性格,利益;最核心的一层是价值观。半个世纪后,海南政策性移民一代逐渐隐没,以一种自然的和文化的方式隐没。自然的隐没主要表现在对海南气候、饮食、居住、生活习惯的自然和生理上的调适,以及逐渐形成的对迁入地的亲近感,有的移民甚至可以以“海南人”自称。

与自然的隐没相比,移民对迁入地文化内核处于一种“拒接纳”或“排斥”的心态。加之海南农垦系统的“孤岛效应”,造成政策性移民与本地居民的长期隔绝,文化与价值的深层适应显得非常缓慢。王成明是四川达县人,来海南三十多年仍不会说海南话,四川口音却一点都没有变。其社会交往也以大陆移民为主。一位定安农场的离退休老人说,他和农场的移民们至今还经常回老家,尤其是祖籍广东汕头和顺德的移民,回家的频率更高。移民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方面仍然保留着不少家乡的传统,对当地的文化习俗表现出一个冷静的陌生人态度。一位受访者说,这边的传统节日我们基本上不过。这边传统的节日有三月三,洗龙澡,还有些地方还过军坡节,吃公期,只有海南本地人过,我们就是过端午、中秋、春节大家都过的节日。我们周围的邻居有河南东北的,还是喜欢吃饺子吃面,过年的时候他们都是要包饺子吃的。这些现象表明,海南政策性移民心中的“根”仍然在故乡,这些表现在性格、价值观念的差异促成了移民与迁入地居民间的隔膜和距离,致使移民缺乏文化、心理的归属感。

总的来说,海南政策性移民一代尚处在对迁入地表层文化的适应阶段,要消除移民的孤独感,还需经历一个“深层适应”的阶段。当移民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甚至接纳迁入地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无论从外表或是内心,移民都完全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之中时这个“深层适应”的过程才算完成,才能消解这种孤独感。

参考文献:

[1]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裘德·马特拉斯.人口社会学导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3][苏]C.A.托卡列夫.外国民族学史[M].汤正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宋 佳)

猜你喜欢
行为特征
转型发展期国企如何改进青年员工的管理
论使用假币罪的行为特征
基于老年人游憩行为的城市公园适老化设计研究
一种基于时间变化的用户出行和特征的可视化方法研究
消费者社交购物行为特征研究及营销策略
基于用户特征的政府信息主动服务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中企业培训的行为特征探析
不同饮品使用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