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入党意识调查分析报告

2014-04-26 05:02刘昊田乃清
学理论·中 2013年12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大学生

刘昊 田乃清

摘 要:在当前社会经济转轨和政治变革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和政治信仰受到多元价值观、社会现实、个人原因与家庭学校教育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呈现多样化与复杂化趋势,少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存在偏差。结合高职院校大学生入党意识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如下建议:丰富大学生入党意识的教育内容,创新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优化大学生入党意识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高职院;大学生;入党意识;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158-03

意识这个词来自拉丁文“consciencia”,意即“认识”。因此通过提升我们的意识层次,我们就提升了我们对内在的和周围的“无限”的认知。意识原意为精神活动。意,既是自我的意思。识,就是认知,认识。意识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不完整的、模糊的概念。一般认为是人对环境及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的清晰程度。笔者认为,大学生入党意识就是指大学生对党的认识以及在争取加入党组织的心理倾向和内在动力的激发下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和自我认知。具体地说,就是指大学生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和政治觉悟。

一、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入党意识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入党意识教育研究》项目课题组在高职院校调查了936名在校学生,被调查的对象中男生占884人,女生52人,其中党员3人,积极分子6人,团员867,群众60人。共发放问卷936份,收回936份,有效问卷884份,有效率94.44%。

调查显示,70.25%的同学已经提交入党申请书,14.71%的同学准备提交入党申请书,6.67%的同学暂时没有入党的愿望,8.37%的根本没打算入党。在学生对周围的同学入党的驱动方面,31.90%的同学认为是所有人都想入党,38.12%的同学认为是大部分都想入党,10.86%的同学认为是很少有人想入党,19.12%的同学认为是绝大多数不愿意入党。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大部分同学有入党意愿。但受一些因素影响,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他人入党意愿持消极态度,一方面可能是对他人了解不够,另一方面可能是自己对入党持消极态度,看来加强入党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具有入党的意愿,但受某些因素影响也有占15.04%的同学没有入党意愿,入党意识淡薄。60.97%的同学认为是自己的意愿。他们有着较强的入党意愿和政治追求,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信仰状态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要求是相符的。

二、学生的入党意识呈现的特点

调查显示,大学生存在入党意识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党的理想信念认识偏差大

马克思主义是我党高举的一面旗帜,是我党的指导思想。党章也明确指出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而,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我党的指导地位和宗旨受到一部分人的质疑,社会信念也发生了动摇。例如调查中,在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信念方面,33.94%的同学认为毫不怀疑,33.37%的同学认为有些疑虑,但也不否认有可能实现,13.01%的同学认为不可能,19.68%的同学表示不清楚。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同学有正确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但相当一部分没有共产主义信念,这方面要加强教育和引导,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又如,在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解的调查中,43.21%的同学认为是很正确,每个党员应该做到,26.36%的同学认为是很正确,现在很多共产党员做到了这一点,23.53%的同学认为是目标太高,一些党员难以做到,这是一个无法达到的理想状态,22.06%的同学认为是有点违背事实,不太愿意相信。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是认可的,一部分同学是怀疑的,培养学生入党意识和宗旨意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个人的入党动机和价值取向复杂多样

中国当前的经济成分多样化、社会思想呈现多样化,这些都势必影响到大学生对个人价值取向的正确认知。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也存在着混沌和无目标的状态,23.08%的同学认为是周围要求入党的人比较多,自己不要求不好,是典型的盲目从众型,这类学生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入党,缺乏明确的追求目标,对党的性质、目标、宗旨认识不深,只是看到周围同学都在要求入党,在从众心理作用下,也随大流提出了入党申请。

在个人的价值取向的调查中,51.02%的同学认为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36.99%的同学认为是人格是否高尚,12.44%的同学认为是金钱的多少,21.49%的同学认为是权力的大小,28.39%的同学认为是生活的是否舒适、潇洒。相当一部分同学同学崇尚金钱、权力和享乐主义,这些思想如果在大学生中蔓延是十分危险的。又如,学生对不想入党的同学的原因调查中,25.45%的同学自我觉得未达到入党条件,26.24%的同学觉得党员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影响党的形象,24.77%的同学觉得党的宗旨不符合个人信仰,16.18%的同学认为受到诸多约束,感觉失去自由。可以看出,一些学生入党意识不强,更崇尚个人自由。受市场经济和一些社会风气影响,一些同学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不够。这类学生思想认识将个人利益置于组织利益之上,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需要重点加强政治信仰教育、思想素质和价值观教育。

3.学生对他人入党的看法差异明显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身边入党的同学、朋友、同事的看法上,64.59%的同学认为入党是光荣的,是一种积极要求进步的表现,57.92%的同学认为可以为个人前途提供良好机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7.19%的同学认为纯粹是作秀,13.12%的同学认为那是别人的事,与己无关。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他人入党持积极态度,也有少不部分同学缺少对他人的关心和入党意识缺乏。又如,学生对班上党员或积极分子同学身份熟悉程度上,36.88%的同学认为很清楚,27.83%的同学认为知道一些,26.02%的同学认为是完全不知道。而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发现,在他们思想上存在不足方面的认识上,44.46%的同学认为他们不关心时事政策,大局和全局意识有所缺乏。33.48%的同学认为他们文化素质教育不足,43.33%的同学认为他们政治理论知识缺乏、政治素养偏低,33.11%的同学认为他们追逐个人名利、只注重个人发展,16.97%的同学认为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意识。由于被调查的学生中党员或积极分子很少,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一些学生对学生党员或积极分子期望值高、了解不多或他们本身在模范带头的影响力发挥不足。

4.学生对党支部的重点工作观点不同

在调查发现,在思想建设上,61.31%的同学认为应加强党的政治理论知识和根本宗旨的教育和宣传,45.36%的同学认为要做好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多种理论学习活动,55.20%的同学认为要完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核机制,净化入党动机,47.74%的同学认为是树立党员模范形象,开展典型先进事迹学习活动,18.10%的同学认为是通过先进身边同学现身说法。调查中进一步发现,学生对党支部应该着重开展活动上,61.76%的同学认为是上党课、学习上级精神,41.97%的同学认为是读书交流活动,39.37%的同学认为是文体活动,36.88%的同学认为是外出参观调研,45.59%的同学认为是志愿活动。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为要加强宣传、学习和实践活动,可以说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可以有很多创新,这对学生入党意识的培养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增强大学生入党意识教育模式思考

在价值多元化、思想多样化、道德观念不同等多种复杂因素作用下的社会转型期,加强大学生入党意识教育必将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更应该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合理引导,加强对大学生的入党意识教育。

1.丰富大学生入党意识的教育内容

首先,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教育他们拥护和信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爱国思想转化为爱国行动,将爱国思想和爱国信念转化到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培养良好习惯,掌握真本领,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个人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袭,不断规范自己言行,提高自身党性修养,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成长。

其次,以形势与政策教育为着力点。在教育过程中,紧贴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围绕大学生关注的最新的时事政和热点问题,与时俱进。要通过对形势和政策的详细解读和细致分析,为大学生解疑释惑,引导大学生关注国内政治资讯发布解读的权威和主流媒体,透过现象抓本质,掌握科学方法和养成能甄别选择有效信息的能力,引导他们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坚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最后,从源头上重视入党前动机教育和入党后党性教育。为了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和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必须从源头上严把党员入口关。一是抓好新生党知教育。如可以通过观看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纪念建党周年大型纪录片、开展以“党的知识”为主题的学习园地创建活动、主题实践活动和举办班级党知学习交流会、主题班会活动、主题演讲比赛等。二是严格遵守党员发展程序。如坚持团员推优、民主评议和公示等各项规章制度等。三是加强对发展对象和党员入党动机教育和考核。除了常规教育外,有意识的让发展对象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磨炼他们的意志,考察他们的品质,看看他们是否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具有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坚持优胜劣汰,以保证党的纯洁性。

2.创新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首先,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高职院校要为大学生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让他们深入接触社会、切身体察国情、民情和社情等,汲取政治养分,培养自己的政治信念。如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等。还要拓宽学校政治实践参与渠道。要支持和建设各种社团组织,让学生参与校园事务的管理通道,如建立专门的政治热点问题学习讨论网页、设立院系领导接待日活动等等,让学生能充分完全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和政治情感,培养政治责任。

其次,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传统的政治教育方法习惯于单向灌输方法,这种强制性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只重视信息由教育主体向教育客体的单向的流动,忽视了教育客体的信息反馈,极容易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要设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积极性,采取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能力。

最后,坚持整体教育与分类教育相统一。入党意识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的差别,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生源、不同兴趣的学生,开展特色教育活动。注重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有机结合。对于目前90后“个性”问题和特殊问题突出,就需要教师给予高度关注,在集体教育基础上开展个体教育,运用间接方式对学生答疑解惑,比如QQ群、微博、短信、邮件等等,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解决思想疑惑。还要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着力解决好扶贫帮困、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实际问题,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和有利的条件。

3.优化大学生入党意识的教育环境

首先,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动机制。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入党意识教育的同时,也应充分调动家庭、社会的各方面力量,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方联动机制,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从学校角度讲,充分发挥握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广大学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家庭角度来说,家长要经常主动关心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特别要关心他们思想品质、理想追求和道德人格的健康发展,保持政治教育方向上的一致性。从社会角度讲,综合国力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要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不断加强,还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执政党自身队伍的建设,强化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以党风的端正来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着力营造崇尚良好的社会氛围。相信会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爱党热情,焕发大学生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培养浓厚的入党意识和坚定理想和信念。

其次,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入党意识教育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它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和内心世界。一是注重传统优秀文化精髓对大学生入党意识的引导。在校园中设立个性化景观和名言警句标语,建设好图书馆、广播站、文化广场、校史陈列馆等,校园的设施布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育人功能让大学生的精神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思想、文化、科技、体育等各个方面,可以通过报告竞赛、文体表演、演讲和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这些活动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水平,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激发他们施展才能的热情,也是培养良好精神风尚的重要途径。

最后,加强网络环境建设。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媒体具有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信息速度快、虚拟、无序等特点,以其高度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包容性占据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网络是把“双刃剑”,它能为大学生便利的同时,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垃圾信息、反动信息和不健康信息,各种政治立场、观点百花齐放,使大学生特别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和误导,导致政治立场和信仰不坚定。所以,占领网络阵地、优化网络环境十分必要。一是政府部门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和引导。二是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开展大学生入党意识教育。三是利用校园网络全面加强高校的党建和团建网站建设,通过网络空间等形式,参与到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与他们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拉近思想上的距离,从而能更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牢牢掌握网络入党意识教育的主动权。

总之,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希望和未来,党和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必须关注大学生的入党意识教育,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入党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和坚定的政治信仰,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国梦”不断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朱博平.党员要有党员意识[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dangjian.people.com.cn/GB/17809473.html,2012

-05-04:10:12.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3]列宁.怎么办:第一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7.

(责任编辑:田 苗)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构建自考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思考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