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贵平
【摘 要】“课堂进企业”活动是“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一种具体实践形式,这种模式是将课堂搬到企业,老师跟随学生到企业一同实习、听企业工程师讲课并上好自己的课,学生在企业半工半读,理论与实践双修、工作偿试与企业学习兼顾。此项活动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改革的创新,只有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多样形式,才能使得我们的教有创新,学有更新,研有意新。
【关键词】课堂;企业;以教助企;以企辅教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142-02
一、“课堂进企业”活动开展的动因
(一)新形势下社会对应用电子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教法与学法改革的要求。
“课堂进企业”活动是为了深入开展我校应用电子专业学生的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学生对企业的直观认知,增强学生的职业定位意识和就业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结合我校课程改革论坛活动进行的。活动不仅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大空间,更为实现了“厂中校、师进企,课进厂、教中研、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出一条新的课改之路。
(二)解决企业阶段性用人急需和产能急增的需求
企业往往临时性任务比较急,阶段性出现用工荒,在此情况下学校积极配合企业,把课堂搬进企业。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职业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以及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师资队伍实践能力提升的要求
每年我们的专业教师要分批分段到有关企业基层参加电子生产操作工,设备保全工、中层管理岗位轮岗实习,结合教师所承担的专业课程,定岗实习并参与生产管理,特别要求青年教师深入到企业实践第一课堂,参与到企业项目任务的内容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上针对性会更强,他们熟练而精湛的技能,对学生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安排企业资深较高的高级工程师,管理层领导作为活动兼职教师
(四)校企合作从形式到实质的探索
这种校企合作的形式是基于真实的生产项目为载体,按生产过程编排教学内容,按项目运作要求制定课程设置与标准,结合项目的实施开展教学活动。工厂任务作为学生实习和老师实践锻炼的任务,按项目运作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以此引领的相应课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和老师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培养具备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电子工艺理论及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工作习惯,锻炼老师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才能,是校企合作实质性开展的完美体现。
二、“课堂进企业”活动开展的构思
(一)学生进企业
安排应用电子10级学生到南通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见习一个半月的教学实习和实训,在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实习,提升职业岗位技能,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让学生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工作原理,初步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熏陶,体验企业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爱岗位敬业的精神。
(二)老师进企业
同时选派本学期担任该年级课程的相关教师一同深入到企业车间顶岗锻炼并管理学生,增加教师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学校主动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密切接轨。
(三)课程进企业
本学期开设的《单片机应用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三门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将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课程任务及期末考试将于学生在企业活动期间一并完成。实现把教学课堂搬进厂。教师除完成本职的教学任务,必须针对本项目课程进行必要的教研与课程内容综合重组,实现教学活动与生产实际同步,教师与工程师同台授课。实施课程教学过程以师生共同参与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以总结提升的理论学习方法为辅。学校不具备实训条件的课程,如“SMT原理与实训”“波峰焊原理与实训”等,可以借助于企业的设备与技术优势在企业完成教学任务。这些设备学校不具备购买的经济实力,因其运行成本较高,也没有添置的必要。
(四)老师科研项目进企业
我们教师利用理论上的优势,主动参与并承接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职工培训工作及继续教育工作。与同洲电子合作进行相关的项目开发与研究。以生产项目带动学校教师参与同洲电子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双方支援体系,同时借助于市大学生科技创业中心的平台,争取到省市相关的科技创新项目,互惠互利,互相促进,学校获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的改革、师资队伍下企业锻炼的支持和帮助。
(五)与课改相对应的校本教材在企业中修订
校企共同制订这些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结合学生在同洲电子一线的实习环境,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这些课程在企业开发与开设,具备以下特点:(1)课程结构模块化,以实际工作岗位(群)需求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实际工作任务模块,从而建立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2)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情感、态度的综合;(3)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融“教、研、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师徒、生生关系,实现教程与流程、教师与工程师相结合,做到教室、实训室、生产车间的三者结合与统一等;(4)课程评价实用化,除了进行必要的理论考核之外,还引入企业车间效益与效能评价体系,从生产的角度评价教学效果,体现的是“干中学”,而不是“学完再干”。
三、实施“课堂进企业”活动的计划与目标
(一)选好活动的主体,加强宣传与发动工作、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
选好活动的主体是实施活动的第一步,经过研讨我们选定应用电子10级的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南通同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课堂进企业”活动。10级的学生在校三年多来,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又为1年之后的预就业工作打下伏笔。此外,南通同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数字电视机顶盒、IPTV机顶盒等数字视讯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的管理严谨,技术一流电子企业,为活动的有序开展做好环节、技术保障。
(二)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
学校及系部对此次课程改革实践活动高度重视,与校企合作单位进行了充分的协商,制定了周密的实施方案和计划。在活动正式开展前,我们开了“课堂进企业”活动动员大会,向学生及学生家长宣传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同时给每个参与“课堂进企业”活动的学生家长发了家长一封信。
(三)通过活动达到以下目标:
1)掌握常用电子焊接工具的用途和基本操作工艺;
2)掌握常见电子元器件包括表面贴装元器件的识别与测量;
3)掌握电子电路焊接技能;
4)掌握简单电路装配与调试技术;
5)了解波峰焊系统的构成;
6)掌握SMT生产系统的设备的基本原理及操作规程;
7)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8)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活动,丰富老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内涵。
四、 师生对课堂进企业的反馈意见
课堂进企业是“工学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实施课堂进企业教学过程的主导是教师,接受课堂进企业教学模式的主体是学生,课堂进企业教学效果只有通过学生这个主体才能反映出来。为此,我们的老师对学生在企业的情况进行了汇总。大多数同学对于课堂进企业活动的时间安排和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的结合都感到基本满意,说明学生喜欢课堂进企业这种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比如生活问题、课堂教学与生产现实脱节问题和顶岗操作等问题,但是学生普遍获得了在学校课堂上所不能得到的知识和实际操作锻炼。课堂进企业活动在探索中前进,学生提出的生活环境、教学环境和实训岗位条件等方面的意见也是我们将课堂进企业推向良性发展阶段的努力方向。
我们几位下企业的老师也收获了很多,学到了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经验,为我们的教学管理打开了思路,开阔了视野,最主要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深受教育,体会到了企业工人的辛劳,了解了企业组织生产的不易。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探索“课堂进企业”的活动有序开展的方法,积极地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推进校企共建培养人才的大课堂,使得 “课堂进企业”活动有了一个良好开展。
五、实践这项活动中出现问题的思考和展望
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学生(尤其是男生)没有耐心,不能适应长时间的重复劳动;学生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吃苦精神,工作懒散;学生对企业实践期望值过高;学生过分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企业生产计划;学生适应能力差,不能快速完成角色转变。
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对学生加强吃苦耐劳的教育不够;学生管理中班主任和管理老师的执行力不够;系部对本次活动的困难预见性还不够;对学生培训到一线实习,时间仓促,学生缺乏思想完全转变过程。
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有自身的经营目标、企业文化、组织系统。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评价的重点是效益。学校从事教育活动,有自身的教育目标、教学规律与教学组织。学校以培育人才为目标,强调社会价值。在工学结合过程中,两者的冲突不可避免,而对冲突的解决正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究的。学校把课堂搬到企业,学生们会发现现实需求比书本知识实在直接得多,由此导致企业的某些做法是学生所不能接受甚至是抵触的,认为企业把他们当作廉价劳动力。对学生进行工业文化教育、校企文化互动、对学生进行职场教育与没有做细做实;有些方面是要通过学生的实践和自我学习来解决。
总体来讲,主动地跨出这一步就是一种成功。校企合作是双方的,更是三方的。在实习内容和时间方面,要契合企业的需求;在实习的方式和方法上,要契合学校的需求;在实习过程中的强度和趣味性方面,要契合学生的需求。如何把握三方综合的平衡点与结合点正是我们所要加强研究的课题,我相信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耐心地不断加强这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契合点,活动才能顺利地进行。
我们初步尝试了“课堂进企业”活动的开展过程。只有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多种形式,才能使得我们的教有创新,学有更新,研有意新。形成校企携手,以教助企、以企辅教的良性循环模式,教学方式有特色,营造良好的支企、促教、助学、带研的有机结合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