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策性水稻保险实施满意度分析

2014-04-26 15:26叶奕鹏刘力其曾晓文林益成邝俊杰
经济师 2014年3期
关键词:逆向选择道德风险认知度

叶奕鹏+刘力其+曾晓文+林益成+邝俊杰

摘 要:农业保险在分散农户的农业生产风险,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水稻保险作为农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9年重新在广东省实施,文章从农户、政府和保险公司三个角度主要以满意度为切入点对广东省政策性水稻保险的实施绩效进行研究,发现广东省政策性水稻保险实施过程中存在农户认知度和满意度低,道德风险严重和逆向选择普遍存在等问题。

关键词:政策性水稻保险 满意度 认知度 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038-03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指由政府主导农业保险的供给,提供或者指定机构经营,并给予一定的经营性补贴和其他扶植的保险,它以农业生产发生的风险提供经济补偿为核心,强调经营的非营利性。保险集中于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通过政府支持,包括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引导或鼓励农民参加保险(李茂生和李光荣,2010)。由于农业风险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季节性和高度相关性,且发生频率高、损失大等特点使得农业保险的存在和实行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农业保险的实行有转移农业风险保证农民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加强农业风险管理减少灾害损失和稳定国家财政收支促进信贷资金流转等优点。

一、广东省政策性水稻保险发展现状

2009年3月省委农办、省财政厅、省农业厅和广东保监局联合下发《广东省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粤农办发[2009]18号),方案规定广州、佛山、中山、湛江、江门、阳江、惠州、云浮等市,作为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试点,尝试探索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的新模式,并以此分散农户的种植风险,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自政策实施以来,逐渐得到农民的关注与参与。2013年广东省早造水稻参保面积744.3万亩,参保农户335万户,水稻保险覆盖率为52%,收取保费1.48亿元,总赔付7228万元。尽管如此,2013年,全省水稻保险参保面积占试点地市水稻播种面积仅52%。而湖南、江苏等省,水稻保险已经覆盖全省种植面积的七成以上,差距较大。与此同时,广东省水稻种植保险各试点市参保率参差不齐,如惠州、中山和佛山参保率达100%,而雷州市的参保率仅为15.4%。政策性水稻保险的实施与推广仍需要很大的努力。

二、广东省政策性水稻保险存在主要问题

1.广东省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的“三低”问题。水稻种植保险的“三低”问题是指保险费率低、农民承担的保费支出低和保险的保障程度低。一方面保险费率过低而风险过高和农民承担的保费太少,甚至比收取保费的成本还低使得保险公司开展水稻保险的业务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保险费率过低导致保险金额的过低以及保险的保险责任主要有暴雨、洪水、内涝、风灾、雹灾和冻灾,不包括干旱和虫害等重要风险因素使得水稻保险不能有效地分散农民种植风险、保障程度较低进一步打击农民的投保积极性。

2.农民对于政策性水稻保险的认知程度低。在调查中发现,农户中高认知群体(包括非常了解与了解较多)占15%,其中非常了解的仅占4%,而低认知群体占65.5%(包括完全不了解与了解很少),而了解很少的占64%。可见,农民对于政策性水稻保险的认知程度非常低。

3.保险公司处于信息劣势和农户道德风险较普遍。在广东省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的实施过程中,保险公司明显处于信息劣势,由此引发的逆向选择使得保险公司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农民处于机会主义倾向引发的道德风险极大地阻碍了水稻保险的发展,虚报、瞒报和随意夸大损失面积和损失程度的现象层出不穷,使保险公司背负了很大的道德风险。

4.定损、理赔机制不完善和定损成本大。保险公司并无制定一套完善的勘察定损制度。由于人保点工作人员有限,人手不足的同时保险公司并没有对员工组织统一的培训,人员工作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大了定损难度。而勘察定损也没有专门的工具,基本是用目测法,使得定损出现偏差。由于水稻出险时定损难度大和定损机制不完善大大增加了定损机制的成本。理赔机制方面,保险公司缺乏一种快速有效的理赔机制,理赔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理赔金下放到村委,同时村委并没有将理赔金落实到户;另一种是理赔金下发到户,但是由于农户的信息不全,部分农户并没有拿到赔偿金。由于保险公司理赔机制的不完善使得一部分农户没有获得赔偿金以及赔偿金下发时间过长。

三、广东省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满意度分析

(一)模糊综合评价的研究方法

步骤一:确定影响政策性水稻保险的因素集合。根据水稻种植与政策性水稻保险的特点,可以将保障范围、保障程度、保险效率、保险服务四项指标作为第一层因素集合,即有U=(U1,U2,U3,U4)=(保障范围、保障程度、保险效率、保险服务)(见上页表1)。

步骤二:建立评价集合与测量标度向量。采用5级标度法,将水稻种植户对每一因素的评价等级设定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五个级别,即评价集V=(V1,V2,V3,V4,V5)=(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按满意度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设计评价集,主要是为了避免在调研过程中的正向引导,从而致使投保农户在回答时过于倾向“满意”(或“非常满意”)的区间选择,属于一种提高问卷信度与效度的方法。

步骤三: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数据,获得投保农户对各个保险因素评价的隶属矩阵。

步骤四:建立层次权重集合,通过调研数据或者层次分析得到各级因素的权重集合。

步骤五:建立一级、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并进行合成运算(A*R),对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矩阵作归一化处理,求得最终测评结果。

其中,步骤三、四、五的分析过程如下:

已知一级指标评价因素集合:U=(U1,U2,U3,U4),每个一级指标因素由可以根据其指标特征与内涵分为若干二级指标因素Uij。endprint

在构造综合评判矩阵式,先从低级的第二层次因素开始,在进行第一层次因素的评判矩阵式构造。以下逐个指标、逐个层次进行综合模糊评价分析,其中对第二层次因素的综合评价属于一级综合模糊评价,对第一层次因素的综合评价属于二级综合模糊评价。

(二)数据分析

1.通过问卷设计中针对“投保范围”(U1)这一个一级指标以及其下的两个二级指标的统计数据,可得出投保条件(U11)以及保险责任(U12)的平均评价集:

据此,构造U1的隶属矩阵:

由层次分析法,使用Yaahp-V0.5.2软件,确定因素有U1的权重集合为:

确定综合评价模型,求出综合模糊评价集: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保险范围”的评价为“一般”)

2.通过问卷设计中针对“投保程度”(U2)这一个一级指标以及其下的两个二级指标的统计数据,可得出保险金额(U21)、赔付条件(U22)以及履约程度(U23)的平均评价集:

据此,构造U2的隶属矩阵:

由层次分析法,使用Yaahp-V0.5.2软件,确定因素有U2的权重集合为:

确定综合评价模型,求出综合模糊评价集: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投保程度”的评价为“满意”)

3.通过问卷设计中针对“保险净收益”(U3)这一个一级指标以及其下的两个二级指标的统计数据,可得出保险成本(U31)以及保险收益(U32)的平均评价集:

据此,构造U1的隶属矩阵:

由层次分析法,使用Yaahp-V0.5.2软件,确定因素有U3的权重集合为:

确定综合评价模型,求出综合模糊评价集: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保险净收益”的评价为“不满意”)

4.通过问卷设计中针对“保险服务”(U4)这一个一级指标以及其下的4个个二级指标的统计数据,可得出保险合同(U41)、理赔速度(U42)、理赔手续(U43)和理赔方法(U44)的平均评价集:

由层次分析法,使用Yaahp-V0.5.2软件,确定因素有U4的权重集合为:A4=(0.104,0.297,0.220,0.379)

确定综合评价模型,求出综合模糊评价集:

B4=A4*R4=(0.212,0.337,0.193,0.185,0.058)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保险服务”的评价为“不满意”)

5.基于上述计算步骤,四个一级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已经求出,接下来根据四个一级因素模糊评价集合推算出二级因素的模糊评价集合。

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与评委团评价法两种方法同时计算四个一级指标的权重,然后以两者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二级综合模糊评价中一级指标的权数。

对保险范围,保障程度,保险净收益,保险服务四个一级指标按重要性进行排序,并对排序(no1,no2,no3,no4)分别赋予权重(0.4,0.3,0.2,0.1),并用问卷数据各项一级指标在不同位次所占的比例与位次权重做加权运算,得出:

使用Yaahp-V0.5.2软件,计算四个一级因素的权重为:

综合(1)、(2)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一级指标的平均权重为:

其次,通过Bi的计算结果,构建总体评价的隶属矩阵:

最后,根据综合模糊评价模型进行合成运算,求出总体评价矩阵(综合评价集CA),即有: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知农户对总体广东政策性水稻保险的满意度处于“不满意”区间。

四、完善广东省政策性水稻保险建议

1.加强农民的诚信教育、实现保险最大诚信原则。最大诚信原则是指当事人要向对方充分准确地告知有关保险的所有重要事实,不允许存在任何的虚伪、欺骗和隐瞒行为。在水稻保险的实施过程中,农户应坚持最大诚信原则,履行诚信告知义务,配合保险公司制定能够因地制宜保障农户利益的保险合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农户对保险合同、保险条款等满意。

2.政府牵头加强水稻种植保险宣传力度。考虑将农业保险推广工作纳入村干部绩效考核中,提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保险推行初期应定期对村干部进行有关保险宣传与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培训工作,发挥村干部在宣传工作中的基层干部作用;加大投入培训农业保险专业团队建设,邀请专家参与培训计划,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保险专业队伍,对农业保险的基层宣传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3.保险公司迫切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理赔制度和定损机制。由于不合理的勘察定损流程,使得保险公司的运行成本过大,内耗严重。要解决定损问题和理赔制度问题,一方面应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定损方式,完善的定损方法与引入更为科学有效率的勘察工具,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理赔制度,贯彻迅速、主动、准确、合理的理赔原则,实施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理赔政策。在村组张榜公布受损面积、程度、核赔金额,接受农户的监督;赔款通过政府为农户统一开立的种粮直补账户直接支付到受灾农户账户。

4.保险公司积极拓展农村的保险业务,实行以险养险。广东省水稻种植保险具有高赔付率、高成本和高风险的特点,对于灾害频发的地区,保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脆弱。在部分地区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盈利艰难的形势下,政府可以允许批准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可以通过赔付率较低的农险险种养赔付率较高的农险险种,或是通过商业化经营非农险业务获取盈利以弥补农险业务的亏损。一来可以增强保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二来可以扩大保险公司的服务范围。

5.建立全省风险保障基金。广东省内的保费目前仍然在市一级滞留在保险公司中,欠缺流动性。考虑到自然灾害风险的偶发性、区域性特征,广东省各试点地区可按照保费一定比例提取资金用于联网建立起互助合作型风险保障基金,建立旨在减轻农民负担以及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提高风险较高地区保险公司的理赔能力,减轻政府灾后的财政压力。

参考文献:

[1] 王志宇,方淑芬.风险概念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2] 徐雪高,等.农业风险管理:一个研究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

[3] 曹前进.中国农业保险:市场缺位与市场创新[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

[4] 龙文军.对当前中国农业保险面临的矛盾的认识[J].农业经济问题,2003

[5] 张跃华,等.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效用层面的一个解释及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4)

[6] 宁满秀,等.农户对农业保险支付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6(6)

[7] 李茂生,李光荣.中国“三农”保险发展战略:努力构建三支柱“三农”保险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责编:贾伟)endprint

在构造综合评判矩阵式,先从低级的第二层次因素开始,在进行第一层次因素的评判矩阵式构造。以下逐个指标、逐个层次进行综合模糊评价分析,其中对第二层次因素的综合评价属于一级综合模糊评价,对第一层次因素的综合评价属于二级综合模糊评价。

(二)数据分析

1.通过问卷设计中针对“投保范围”(U1)这一个一级指标以及其下的两个二级指标的统计数据,可得出投保条件(U11)以及保险责任(U12)的平均评价集:

据此,构造U1的隶属矩阵:

由层次分析法,使用Yaahp-V0.5.2软件,确定因素有U1的权重集合为:

确定综合评价模型,求出综合模糊评价集: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保险范围”的评价为“一般”)

2.通过问卷设计中针对“投保程度”(U2)这一个一级指标以及其下的两个二级指标的统计数据,可得出保险金额(U21)、赔付条件(U22)以及履约程度(U23)的平均评价集:

据此,构造U2的隶属矩阵:

由层次分析法,使用Yaahp-V0.5.2软件,确定因素有U2的权重集合为:

确定综合评价模型,求出综合模糊评价集: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投保程度”的评价为“满意”)

3.通过问卷设计中针对“保险净收益”(U3)这一个一级指标以及其下的两个二级指标的统计数据,可得出保险成本(U31)以及保险收益(U32)的平均评价集:

据此,构造U1的隶属矩阵:

由层次分析法,使用Yaahp-V0.5.2软件,确定因素有U3的权重集合为:

确定综合评价模型,求出综合模糊评价集: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保险净收益”的评价为“不满意”)

4.通过问卷设计中针对“保险服务”(U4)这一个一级指标以及其下的4个个二级指标的统计数据,可得出保险合同(U41)、理赔速度(U42)、理赔手续(U43)和理赔方法(U44)的平均评价集:

由层次分析法,使用Yaahp-V0.5.2软件,确定因素有U4的权重集合为:A4=(0.104,0.297,0.220,0.379)

确定综合评价模型,求出综合模糊评价集:

B4=A4*R4=(0.212,0.337,0.193,0.185,0.058)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保险服务”的评价为“不满意”)

5.基于上述计算步骤,四个一级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已经求出,接下来根据四个一级因素模糊评价集合推算出二级因素的模糊评价集合。

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与评委团评价法两种方法同时计算四个一级指标的权重,然后以两者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二级综合模糊评价中一级指标的权数。

对保险范围,保障程度,保险净收益,保险服务四个一级指标按重要性进行排序,并对排序(no1,no2,no3,no4)分别赋予权重(0.4,0.3,0.2,0.1),并用问卷数据各项一级指标在不同位次所占的比例与位次权重做加权运算,得出:

使用Yaahp-V0.5.2软件,计算四个一级因素的权重为:

综合(1)、(2)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一级指标的平均权重为:

其次,通过Bi的计算结果,构建总体评价的隶属矩阵:

最后,根据综合模糊评价模型进行合成运算,求出总体评价矩阵(综合评价集CA),即有: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知农户对总体广东政策性水稻保险的满意度处于“不满意”区间。

四、完善广东省政策性水稻保险建议

1.加强农民的诚信教育、实现保险最大诚信原则。最大诚信原则是指当事人要向对方充分准确地告知有关保险的所有重要事实,不允许存在任何的虚伪、欺骗和隐瞒行为。在水稻保险的实施过程中,农户应坚持最大诚信原则,履行诚信告知义务,配合保险公司制定能够因地制宜保障农户利益的保险合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农户对保险合同、保险条款等满意。

2.政府牵头加强水稻种植保险宣传力度。考虑将农业保险推广工作纳入村干部绩效考核中,提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保险推行初期应定期对村干部进行有关保险宣传与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培训工作,发挥村干部在宣传工作中的基层干部作用;加大投入培训农业保险专业团队建设,邀请专家参与培训计划,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保险专业队伍,对农业保险的基层宣传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3.保险公司迫切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理赔制度和定损机制。由于不合理的勘察定损流程,使得保险公司的运行成本过大,内耗严重。要解决定损问题和理赔制度问题,一方面应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定损方式,完善的定损方法与引入更为科学有效率的勘察工具,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理赔制度,贯彻迅速、主动、准确、合理的理赔原则,实施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理赔政策。在村组张榜公布受损面积、程度、核赔金额,接受农户的监督;赔款通过政府为农户统一开立的种粮直补账户直接支付到受灾农户账户。

4.保险公司积极拓展农村的保险业务,实行以险养险。广东省水稻种植保险具有高赔付率、高成本和高风险的特点,对于灾害频发的地区,保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脆弱。在部分地区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盈利艰难的形势下,政府可以允许批准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可以通过赔付率较低的农险险种养赔付率较高的农险险种,或是通过商业化经营非农险业务获取盈利以弥补农险业务的亏损。一来可以增强保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二来可以扩大保险公司的服务范围。

5.建立全省风险保障基金。广东省内的保费目前仍然在市一级滞留在保险公司中,欠缺流动性。考虑到自然灾害风险的偶发性、区域性特征,广东省各试点地区可按照保费一定比例提取资金用于联网建立起互助合作型风险保障基金,建立旨在减轻农民负担以及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提高风险较高地区保险公司的理赔能力,减轻政府灾后的财政压力。

参考文献:

[1] 王志宇,方淑芬.风险概念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2] 徐雪高,等.农业风险管理:一个研究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

[3] 曹前进.中国农业保险:市场缺位与市场创新[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

[4] 龙文军.对当前中国农业保险面临的矛盾的认识[J].农业经济问题,2003

[5] 张跃华,等.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效用层面的一个解释及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4)

[6] 宁满秀,等.农户对农业保险支付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6(6)

[7] 李茂生,李光荣.中国“三农”保险发展战略:努力构建三支柱“三农”保险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责编:贾伟)endprint

在构造综合评判矩阵式,先从低级的第二层次因素开始,在进行第一层次因素的评判矩阵式构造。以下逐个指标、逐个层次进行综合模糊评价分析,其中对第二层次因素的综合评价属于一级综合模糊评价,对第一层次因素的综合评价属于二级综合模糊评价。

(二)数据分析

1.通过问卷设计中针对“投保范围”(U1)这一个一级指标以及其下的两个二级指标的统计数据,可得出投保条件(U11)以及保险责任(U12)的平均评价集:

据此,构造U1的隶属矩阵:

由层次分析法,使用Yaahp-V0.5.2软件,确定因素有U1的权重集合为:

确定综合评价模型,求出综合模糊评价集: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保险范围”的评价为“一般”)

2.通过问卷设计中针对“投保程度”(U2)这一个一级指标以及其下的两个二级指标的统计数据,可得出保险金额(U21)、赔付条件(U22)以及履约程度(U23)的平均评价集:

据此,构造U2的隶属矩阵:

由层次分析法,使用Yaahp-V0.5.2软件,确定因素有U2的权重集合为:

确定综合评价模型,求出综合模糊评价集: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投保程度”的评价为“满意”)

3.通过问卷设计中针对“保险净收益”(U3)这一个一级指标以及其下的两个二级指标的统计数据,可得出保险成本(U31)以及保险收益(U32)的平均评价集:

据此,构造U1的隶属矩阵:

由层次分析法,使用Yaahp-V0.5.2软件,确定因素有U3的权重集合为:

确定综合评价模型,求出综合模糊评价集: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保险净收益”的评价为“不满意”)

4.通过问卷设计中针对“保险服务”(U4)这一个一级指标以及其下的4个个二级指标的统计数据,可得出保险合同(U41)、理赔速度(U42)、理赔手续(U43)和理赔方法(U44)的平均评价集:

由层次分析法,使用Yaahp-V0.5.2软件,确定因素有U4的权重集合为:A4=(0.104,0.297,0.220,0.379)

确定综合评价模型,求出综合模糊评价集:

B4=A4*R4=(0.212,0.337,0.193,0.185,0.058)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保险服务”的评价为“不满意”)

5.基于上述计算步骤,四个一级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已经求出,接下来根据四个一级因素模糊评价集合推算出二级因素的模糊评价集合。

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与评委团评价法两种方法同时计算四个一级指标的权重,然后以两者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二级综合模糊评价中一级指标的权数。

对保险范围,保障程度,保险净收益,保险服务四个一级指标按重要性进行排序,并对排序(no1,no2,no3,no4)分别赋予权重(0.4,0.3,0.2,0.1),并用问卷数据各项一级指标在不同位次所占的比例与位次权重做加权运算,得出:

使用Yaahp-V0.5.2软件,计算四个一级因素的权重为:

综合(1)、(2)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一级指标的平均权重为:

其次,通过Bi的计算结果,构建总体评价的隶属矩阵:

最后,根据综合模糊评价模型进行合成运算,求出总体评价矩阵(综合评价集CA),即有: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知农户对总体广东政策性水稻保险的满意度处于“不满意”区间。

四、完善广东省政策性水稻保险建议

1.加强农民的诚信教育、实现保险最大诚信原则。最大诚信原则是指当事人要向对方充分准确地告知有关保险的所有重要事实,不允许存在任何的虚伪、欺骗和隐瞒行为。在水稻保险的实施过程中,农户应坚持最大诚信原则,履行诚信告知义务,配合保险公司制定能够因地制宜保障农户利益的保险合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农户对保险合同、保险条款等满意。

2.政府牵头加强水稻种植保险宣传力度。考虑将农业保险推广工作纳入村干部绩效考核中,提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保险推行初期应定期对村干部进行有关保险宣传与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培训工作,发挥村干部在宣传工作中的基层干部作用;加大投入培训农业保险专业团队建设,邀请专家参与培训计划,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保险专业队伍,对农业保险的基层宣传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3.保险公司迫切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理赔制度和定损机制。由于不合理的勘察定损流程,使得保险公司的运行成本过大,内耗严重。要解决定损问题和理赔制度问题,一方面应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定损方式,完善的定损方法与引入更为科学有效率的勘察工具,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理赔制度,贯彻迅速、主动、准确、合理的理赔原则,实施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理赔政策。在村组张榜公布受损面积、程度、核赔金额,接受农户的监督;赔款通过政府为农户统一开立的种粮直补账户直接支付到受灾农户账户。

4.保险公司积极拓展农村的保险业务,实行以险养险。广东省水稻种植保险具有高赔付率、高成本和高风险的特点,对于灾害频发的地区,保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脆弱。在部分地区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盈利艰难的形势下,政府可以允许批准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可以通过赔付率较低的农险险种养赔付率较高的农险险种,或是通过商业化经营非农险业务获取盈利以弥补农险业务的亏损。一来可以增强保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二来可以扩大保险公司的服务范围。

5.建立全省风险保障基金。广东省内的保费目前仍然在市一级滞留在保险公司中,欠缺流动性。考虑到自然灾害风险的偶发性、区域性特征,广东省各试点地区可按照保费一定比例提取资金用于联网建立起互助合作型风险保障基金,建立旨在减轻农民负担以及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提高风险较高地区保险公司的理赔能力,减轻政府灾后的财政压力。

参考文献:

[1] 王志宇,方淑芬.风险概念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2] 徐雪高,等.农业风险管理:一个研究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

[3] 曹前进.中国农业保险:市场缺位与市场创新[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

[4] 龙文军.对当前中国农业保险面临的矛盾的认识[J].农业经济问题,2003

[5] 张跃华,等.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效用层面的一个解释及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4)

[6] 宁满秀,等.农户对农业保险支付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6(6)

[7] 李茂生,李光荣.中国“三农”保险发展战略:努力构建三支柱“三农”保险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责编:贾伟)endprint

猜你喜欢
逆向选择道德风险认知度
托幼园所教师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研究分析
PICC置管患者置管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去哪儿网服务供应链道德风险约束机制模型
生命伦理视域下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管理问题探析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未婚人流术患者避孕知识认知度效果观察
医患诚信视野下的乡村医生道德风险研究
博弈理论下的旅游企业道德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