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光彤
(郫县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1730)
杞菊地黄丸配合西药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80例临床观察
庄光彤
(郫县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1730)
目的:研究杞菊地黄丸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者随机分为2级高血压西药组、2级高血压中药配合西药组、3级高血压西药组、3级高血压中药配合西药组,观察四组临床效果。结果:中药配合西药组在平稳降压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且可显著减少中医证候积分。结论:杞菊地黄丸配合西药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疗效显著,安全性强,可减少靶器官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杞菊地黄丸;中西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肾阴虚
高血压病为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病情长期发展可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严重损害,引发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目前西医治疗高血压仍需终身服药,但易出现耐药性、靶器官损伤及血压波动等情况。根据相关文献报道高血压肝肾阴虚证型占60%以上[1],对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在多年高血压的防治过程中针对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80例肝肾阴虚型高血压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标准的病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级别进行编号:按数字表将病例随机分成3级高血压西药组(A)、3级高血压中药配合西药组(B) 、2级高血压西药组(C)、2级高血压中药配合西药组(D)四组各20例。
1.2 纳入标准
符合高血压病西医诊断标准;符合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高血压肝肾阴虚证候诊断标准:主症为眩晕、头痛、口干、腰酸膝软、五心烦热等,次症为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等;患者年龄18~75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2级、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3 排除标准
年龄在18岁以下或75岁以上;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顽固性高血压、高血压急症及继发性高血压;合并有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精神病患者或依从性差者;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出现严重合并症者;患者不愿配合或不能完成治疗者;试验资料严重不全者;有沾染或干扰因素者;未能按医嘱完成疗程者;未按试验计划执行者。
1.4 治疗方法
1.4.1 西医治疗组 2级高血压患者(C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山西晋华药业有限公司)口服治疗(5mg/次,每日1次),联合厄贝沙坦片(杭州赛诺菲民生制药有限公司)(0.15g/次, 每日1次);3级高血压患者(A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5mg/次,每日2次),联合替米沙坦片(0.3mg/次,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4.2 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组 2级高血压患者(D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5mg/次,每日1次),联合厄贝沙坦片(0.15g/次,每日1次);3级高血压患者(B组)采用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5mg/次,每日2次),联合厄贝沙坦片(0.3g/次,每日1次)。此外,两组均加用杞菊地黄(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9g/次,每日3次。两组病例均治疗1疗程为4周,共治疗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指标:动态血压观察:所有入选病例治疗第1、3、7周行动态血压监测1次,比较其血压下降幅度;血压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5mmHg以上或达到正常范围;有效:舒张压下降低于20mmHg或未达到正常范围;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中医证候观察:症状:眩晕、头痛、腰酸膝软、口干、五心烦热、心悸、失眠、健忘、耳鸣等,每周观察其变化;体征:舌、脉等,每周观察其变化。
证候疗效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证候积分减少低于30%。
1.6 安全指标观察
治疗开始前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治疗后第5周、9周分别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所有入选病例每天定时监测血压2次。
1.7 不良反应
观察有无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或严重并发症等,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中止试验、停药、换药、加量、对症处理等相应措施。
1.8 统计学方法
2.1 临床疗效比较
各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药组,且B组>D组>C组>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情况对照 [n(%)]
注:与西药组比较,*P<0.05。
经F检验F值=11.21,各组收缩压下降不全相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平均收缩压下降对比
注:与西药组比较,*P<0.05。
经F检验F=8.75,各组舒张压下降不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舒张压下降对比
注:与西药组比较,*P<0.05。
经F检验F=10.04,各组间证候积分差值不同,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差值比较 分)
注:与西药组比较,*P<0.05。
2.2 安全性观察
各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各组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未发生明显不良事件。
高血压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眩晕伴恶心、呕吐、耳鸣等,中医辨证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该病与肝密切相关,《灵枢·海论》认为肾精亏虚、髓海不足为根本原因,唐代孙思邈《千金方·风眩》首次定义病名为“风眩”,并提出风、热、痰致眩等论点[2]。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是由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不和、气机升降失常、风火内生、痰瘀交阻所致。其病位在肝、肾,与心、脾有关;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在肝、肾,实在风、火、痰、气、瘀等。杞菊地黄丸由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山药、泽泻、茯苓等药材组成,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证。该方由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在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兼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3],因此该方能显著减少肝肾阴虚的中医证候积分。方中菊花、枸杞子、泽泻等药物具有直接扩张血管、利尿、减少胆固醇吸收等作用,降低血压,滋养肝肾,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疗效满意[4]。
在治疗高血压病研究领域,中医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强调辨证论治、治病求本。杞菊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疗效显著,降低中医证候积分,能够保护心、脑等靶器官,具有降压平稳和缓、中成药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郭新峰,赖世隆,梁伟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结局指标的选择与应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4):251-255.
[2] 朱成英,王身菊,薛礼美. 杞菊地黄丸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高血压病50 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2,21(11):657-658.
[3] 周玉凤,高彩霞. 杞菊地黄丸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型高血压病80 例疗效观察[J].河南医药信息,2002,10(10):47-48.
[4] 孙伟斌,卫玉康,马震宇,等.杞菊地黄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3):152-153.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05-08
庄光彤(1983-),男,硕士,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中医医院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
R544.1
A
1673-2197(2014)16-0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