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新
(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四川 雅安 625000)
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咽炎120例临床研究
李 新
(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四川 雅安 625000)
目的:研究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慢性咽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药辨证对其进行治疗,3个月后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120例患者中治愈84例,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4例(3.33%),总有效率为96.7%。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咽炎效果显著,可避免西药耐药现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在中医理论中属于“喉痹”范畴,最早在《内经》中有记载,以“虚火喉脾”居多。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咽喉干燥、发痒、疼痛不适、咽部有异物感等,其发病原因复杂,且病程较长,发病率占咽喉部疾病的10%~12%[1],并呈逐渐上升趋势。慢性咽炎复发率高,其发病与环境污染、饮食习惯、生活规律以及咽部局部刺激等有关[2],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尚无治疗慢性咽炎的特效药物,但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咽炎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本研究对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120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45例,年龄19~65岁,平均43岁,病程3个月至5年,平均2年。所有患者均有咽部异物感、咽痛、咽部黏膜炎症等症状,部分患者有咽干咳嗽症状,均符合卫生部药政局2002年制定的《新药治疗慢性咽炎临床研究指导》中关于慢性咽炎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中医认为,在辨证论治慢性咽炎的初级阶段,应先用药散尽风邪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治疗。由于患者发病原因、病程和体质有所不同,应先分辨虚实,再分辨脏腑,以治病求本为原则,对症下药。
慢性咽炎主要分为气血亏虚型、脾虚肝郁型、肺肾阴虚型和痰湿上结症四种类型,针对每种病因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1.2.1 气血亏虚型 中医认为气血相互滋生,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滞。本研究中该类患者共18例,主要是老年患者及产后妇女,通常由气虚血亏、血行不畅瘀滞咽喉所致,常伴有咽痛、咽部有异物感等病症[3]。此类患者应注重益气固本,药用太子参、云苓、白术、百合、淮山、石斛、玉竹、北芪、黄精、甘草,加水煎制250mL,分两次温服。7天为1个疗程。1.2.2 脾虚肝郁型 中医认为肝在五行之中属木,肝木乘脾土,脾虚气弱则血行不畅,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患者平时情绪抑郁导致脾虚肝郁,症见咽部微干、微痒、微痛,咽部有异物黏着感,面色萎黄,过度劳累、受凉、多言后症状会加重,怕冷、易感冒、精神疲乏无力、语弱声低[3]。本研究中该类患者共25例,治宜疏肝解郁、养血柔肝。药用柴胡、枳壳、川芎、桃仁、红花、当归、生地、芍药,以行气解郁、活血祛瘀,有痰者可加川贝、瓜蒌仁化痰清肺。
1.2.3 肺肾阴虚型 肺肾阴虚是最常见的慢性咽炎类型,其大多由热病病程较久损伤津液所致,具体可分为肺虚型和肾虚型,主要临床症状为咽部干痒咳嗽,伴有灼热痛感,唇红颧赤、干咳少痰、失眠多梦、精神疲乏等[3]。本研究中该类患者共55例。肺虚为主病者药用生地、麦冬、桔梗、白芍、玄参、丹皮、薄荷、甘草,水煎后分2次服用;肾阴虚为主者药用知母、黄柏、泽泻、丹皮、茯苓、熟地、桔梗、玄参、麦冬、石斛、甘草,水煎后分2次服用。
1.2.4 痰湿上结型 外感湿邪和内生浊湿是导致痰湿中阻的两大因素,痰湿随气血上行至咽喉,导致咽部有异物感及咳嗽痰多,咽腔部颜色淡红或色淡,咽部检查可见底部附有白黏痰液。患者多有恶心呕吐感、胸肋闷涨等症状[3]。本研究中该类患者共22例。中医辨证药用连翘、栀子、薄荷、银花、黄芩、玄参、牛蒡子、前胡、竹茹、瓜蒌皮、桔梗、甘草加水煎服。
1.3 疗效评判标准
根据《中医耳鼻喉口齿疾病诊断疗效标准》[4],疗效评判分为4个水平。治愈:10天内所有症状减轻,3个月内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显效:15天内所有症状减轻,3个月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有效:15天内临床症状减轻,3个月内临床症状和部分体征基本消失;无效:用药后症状稍有减轻,体征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经过3个月的中医药辨证治疗,120例患者中治愈84例,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7%,各症型具体有效率详见表1。
由表1可知,中医药辨证治疗不同类型的慢性咽炎患者疗效均较好,尤其是肺肾阴虚型,治疗效果相对最优。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中西医治疗慢性咽炎有很大区别,西医认为慢性咽炎的发作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急性咽炎是导致慢性咽炎的主要原因,气候环境变化、工作环境、身体因素及上呼吸道病变、病毒感染也可诱发该病。西医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消除症状,主要采用抗生素杀灭致病菌或服用制酸药抑制喉反流等。但西医疗效往往欠佳,且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治疗效果越来越差。
中医则是从调和人体脏器阴阳出发,由身体病症查找内腑脏器问题。中医辨证治疗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针对性选方用药,即“同病而不同治”。 除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改变自身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生活环境以辅助治疗,如戒烟、节制性饮酒、饮食注意清淡、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等;又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易吸入粉笔灰,可以通过戴口罩和推行电子化无粉尘教学来减少发病率;雾霾烟尘等天气出行注意防护,室内栽种绿色植物帮助净化空气等,这些辅助治疗方式达到的效果可能比单纯临床用药更好。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咽炎效果显著,虽然疗程较长,但治标治本,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中医治疗慢性咽炎也存在一些问题,其虽治疗方法丰富但仅限于临床观察,缺乏相应的试验研究数据和规范化、标准化研究,这需要中医药界医师学者们共同协作,使中医治疗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
[1] 李淑彦,李大庆,谷文平.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思路与方法[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09,24(1):14-15.
[2] 王恒,闫平.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82例疗效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5):779.
[3] 乔靖,林亮.慢性咽炎中医药治疗现状[J]. 亚太传统医药,2013,9(4):55-56.
[4] 尹红梅,余东.慢性咽炎的病因及主要的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 2013,23(2):690-691.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4-05-09
李新(1977-),女,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眼耳喉鼻科。
R285.6;R766.14
A
1673-2197(2014)16-00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