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的“仿真德国”梦

2014-04-25 10:37丁杰
支点 2014年4期
关键词:服务区佛山服务业

核心提示:佛山这几年通过“腾笼换鸟”,挤走了部分低技术产业,但高技术产业并没有如期而至,其中的关键是人才没有完成升级。

《支点》记者 丁杰

扫黄,再一次把东莞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曾经的“世界工厂”正面临转型升级难题。

当东莞的政府官员疲于应对媒体的追问时,“兄弟城市”佛山迎来了中央主流网媒的“检阅”,市长刘悦伦在介绍佛山时自豪地称,和其他城市相比,佛山改革的眼睛是向下看的,因此佛山的镇街基层都特别有活力。

据统计,2013年佛山市的GDP为7010亿元,东莞则为5490亿元,分列广东的第三和第四。佛山是否已超越东莞,尚难下结论,但至少在经济总量上,这两座近邻城市之间渐渐拉开了距离。

目前,佛山的人均GDP为15587美元,高于上海和北京,达到世界银行对“高收入”经济体的评判标准。

佛山不是经济特区,也不由中央或省级政府直接管辖。佛山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对于寄望于借助产业转移实现飞跃的内陆地市来说,佛山经验无疑更具有借鉴意义。

新“世界工厂”

正如皮翠拉·瑞沃莉的著作《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所描述的那样,在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许多种类的制造业产品走向全球都要从这里起步。

自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通过承接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平台,造就了高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而作为佛山发展的缩影,北滘镇最早开启了这一国际化进程,美的正是其中典型。

早在1984年,当时的美的就喊出“不与同行争市场,走出国门打天下”的口号,开始把产品销往海外。围绕美的这一产业龙头,北滘逐渐形成了200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甚至细微到一个螺丝钉配件,都有专门厂家负责生产。

截至2012年底,美的对外出口金额已达72亿美金,占该集团产值的三分之一强。

美的高级副总裁黄晓明介绍说,集团所在的北滘镇并不是原材料产地,这里除了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和原料都在“外头”。在接到美国客户下达的订单后,总部就会把生产指令分配到各个车间,然后整个系统都被调动起来。紧接着,采购部门从周边各个厂家定制各种零配件。

专业化分工让美的得以用最短时间来完成产品组装。检验合格后,从生产线下来的产品将被运往北滘港口,装上货轮驶往大洋彼岸,经代理商、经销商转手,一个贴着美国牌子的美的产品将在市场上与美国消费者见面。

去年,北滘启动“三年行动计划”,从城市建设、产业载体、政府转型、民生改善等多个方面升级城市魅力。

“未来北滘的魅力,在于企业国际化、城市人性化、人才多样化和生活现代化。”北滘镇委书记冼阳福说,北滘城市化发展目标既不是建设中等城市,更不是大城市,而是建设广佛都市圈内的魅力小城,将其建成生活便捷、节奏宜人、水乡韵味独特、宜居和谐的小城市。

从原来低矮的村级工业小厂房到时尚的现代建筑,不仅改变了北滘这座岭南小镇的风貌,更改变了本土企业的国际化模式。早在2004年,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就以人才为例讲述了这种变化,他说:美的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用的是广东人,到了90年代开始吸引国内各地人才,而进入新世纪则面向全球广纳精英。

艰难转型

一直以来,佛山是广东乃至全国闻名的制造大市。佛山的成功,可以看作是中国过去35年发展以及当下面临挑战的最好缩影。

佛山在地缘上没有优势,也没有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因此,这座城市历来重视改革。得益于这种主动求改革的态度,佛山的顺德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培育起一批民营企业,后来政府又主动提出大部制改革。

2002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佛山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顺德、南海、三水、高明四市分别撤市改区,与禅城区一道构筑成3813平方公里的大佛山。合并后的佛山朝着“广东第三大城市”的目标和方向发展。

十余年时间,佛山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一倍多,成为拥有700万人口的低成本全球制造业中心。

2010年,佛山工业总产值就已突破1.5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五。其中,佛山陶瓷占中国总产量的六成以上、铝型材占全国产量的三成以上、家电产量占全国的三成以上、家具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成左右。禅城的五金、陶瓷等,南海的服装、铝业,三水的饮料,顺德的家电、家私和花卉,可谓远近闻名。

在这一系列数字背后,是众多星光熠熠的品牌,美的、格兰仕、万家乐、坚美铝材、罗浮宫、蒙娜丽莎等,形成了阵容庞大的佛山品牌方阵,进入到千家万户。

然而,即便在如此耀眼的光环之下,“佛山制造”向“佛山创造”的艰难转型,仍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地多数企业的疼痛。

在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中,依托香港和广州的辐射,“佛山制造”以规模扩张的方式赚得盆钵满盈。但突进的结果,是大部分的企业创新能力和渠道掌控能力的不足,在全球产业供应链中,仍然处于中低端位置。

作为中国最早进行经济改革试验的城市,佛山率先发展成为一个低成本的制造中心。如今,佛山开始致力于成为一个知识型的创新驱动经济体,并且提出到2015年打造广东先进制造业第一大市。

“要实现产业链升级,佛山究竟缺什么?经过摸索和研究,佛山最终选择做强工业服务业、生产型或科技型服务业,以支撑‘佛山制造升级,助力佛山争当全省先进制造业老大。”佛山新城管委会主任赵海说。

服务业短板

相比于唱主角的制造业,一直以来,佛山的服务业显得黯然失色。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郑永年告诉本刊记者,人才是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升级的最终指标。他强调,佛山已走过了资本稀缺时代,现在最需要技术,要掌握技术就必须要有人才。佛山这几年通过“腾笼换鸟”,挤走了部分低技术产业,但高技术产业并没有如期而至,其中的关键是人才没有完成升级。endprint

从比重上看,佛山工业优势比广东绝大多数城市都明显,但佛山在工业服务的供给方面确实存在问题。目前,全球做科研最好的服务供应地都在大学或者大学城,但佛山在这方面的实力很弱。在人们的印象中,佛山不是适合沉下心搞科研的城市,这一人才流向限制了当地发展。

另外,佛山紧邻广州,优势资源都汇集到广州,而很多佛山企业直接受广州工业服务辐射,导致了佛山的工业服务发展缓慢。

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江帆告诉本刊记者,判断第三产业的发展比重,不仅要看相对指标,也要看绝对指标,不然可能就会误判。佛山第三产业发展总体水平居全省第三、四位,这与佛山经济发展在广东的地位是相符的,二者间没有脱节。

李江帆曾经走访珠三角一些地方,有官员说,三产比重下滑,离现代化越来越远,感到惶惶不可终日。他们认为是二产发展过快造成的,提出应想办法压二产速度以提高三产比重。

“这种认识无疑是错误的。珠三角工业发展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能发展就应发展,不应为了提高三产比重压工业速度。”李江帆说,这种认识与上级部门采用衡量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带有片面性有关。近年来,有些地区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越来越关注第三产业比重指标,这本是件好事,比起以工农业总产值考核干部政绩,是很大的进步。

但是,这几年在第三产业发展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唯比重”论倾向,把比重当作衡量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只想方设法提升比重,而不管第三产业的实绩如何。

在这个背景下,佛山应如何发展服务业,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佛山服务业突破口应是生产服务业。佛山有众多工业名牌,应该推动工业名牌向工业服务名牌延伸。”李江帆认为,佛山特色是制造业,其基础、发展势头长期看好,应继续坚持抓好制造业。但是,佛山制造业步入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就需要完善发展条件,这自然涉及到服务业。

“城市是服务业的天然载体,城镇化是佛山三产的重大机遇,二者将会相互促进发展。”李江帆认为,随着佛山城市化、服务业水平的提升,这些瓶颈也将逐步缓解、解决。不过,服务业很少能像制造业一样,通过技术革新得到很大提升,无法立竿见影,一定要给出充分的耐心和时间。

“仿真德国”梦

“仿真德国”这一概念最早始于佛山。2012年,佛山在全国率先摆脱“新城困局”,从功能定位上将“新城”改为“中德工业服务区”。正当人们怀疑一个地级市是否有能力构建国际合作平台时,中德工业服务区用短短一年时间,实现了从市、省到国家层面的三次飞跃。

今年2月25日,佛山德国服务中心项目在中德工业服务区奠基开工,有望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全、服务最完善的涉外服务中心。自此,中德工业服务区在项目引进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据悉,德国服务中心落户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引入德国金融机构,让这些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德国服务中心开设分支机构,将能为相关的德国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配套服务。

“未来,佛山希望与德国开展更高层面的合作,让德国的医院、学校都能够进驻佛山。”佛山市市长刘悦伦在会见德国客人洛塔尔·德梅齐埃时表示。

据介绍,中德工业服务区也制定了今年引入100个欧洲重点项目落户中德工业服务区的战略目标,争取到年底完成100个项目落地的任务。目前,位于东平大桥下桥位置的中德工业服务平台大楼项目外观部分已经完成,计划在今年年中运营,该项目已经引入的德国企业有30多家。欧洲最大、全球第五的保险集团德国安联拟在中德工业服务区建设安联大厦,并吸引其一批高端客户进驻。

专家分析,中德工业服务区能以如此快的速度兴起,并且吸引众多的德国企业进驻,这与佛山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密不可分。佛山有5万多家制造业的企业,企业是传统产业为主,这些传统企业提升需要高端的服务业,比如培训、检验、设计等。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服务业是德国,佛山新城改为中德工业服务区的概念初衷就在此。

而对于中德工业服务区的发展模式,佛山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我们希望学习德国怎么做制造业和服务业,政府在企业审批和服务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和做法,这些交给中德工业服务区去探索。我们政府今年的工作任务就是如何去探索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刘悦伦说。

按照这一思路,中德工业服务区向外借助“德国制造”,成为中德乃至中欧合作升级的载体,对内则推动“佛山制造”转型升级。

不过,如何从管制型政府向营商型政府转变,仍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项严峻的课题。

在今年佛山市“两会”上,有代表和委员反映“以后是不是可能会增加德国医院、酒店、学校?”“外国人来了,连教堂都没有,怎么办这些硬件设施?”对于这些问题,刘悦伦表示,佛山要将服务做好,在审批和平常的生活方面注入更多的服务和效率意识,为企业和个人节省出大量时间成本。

刘悦伦把2014年确定为佛山的“改革年”。今年,佛山提出多个改革的新课题,包括企业登记管理、制定“负面清单”等一系列的举措。用他的话说,“佛山要再一次争当改革先锋。”(支点杂志2014年4月刊)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务区佛山服务业
基于AIoT+GIS的智慧服务区构建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技术的应用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建言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双提升”
广东佛山 小记者参观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