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过程中应保护天然水系——从几则案例说起

2014-04-25 01:35
中国水利 2014年22期
关键词:水系路网城镇

陈 菁

(河海大学,210098,南京)

一、问题的提出

河流水系是由源头、干支流、湿地、联通湖泊、河口尾闾等组成的一个连续、贯通的水系,具有完整的生命形态。在城市化过程中,一方面城市与农村相比对防洪排涝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与之相悖的是大量填埋河、湖、湿地,破坏了原有水系的整体性、连通性,缩小了蓄水排洪的水域与通道,破坏了原有水系的生态平衡,大量天然水系被填埋改造后,人造工程往往又跟不上,如地下排水工程的低标准及其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其他问题等,导致各大城市内涝问题突出。而对庞大的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进行改造,又谈何容易。

在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本应该很好地吸取、借鉴城市建设的这一教训,然而事情并非如此。我们看到,城镇化推进以及路网建设过程中,无视现状水系,粗暴破坏现有水系的现象大量存在。特别是一些新城镇总规划以及一些路网规划,不顾及水系现状,以拉网格的方式画线。这些新城镇总规划以及路网规划如果全部落地实施的话,其结果就是新城镇建成了、路网建成了,但后患无穷,后果将十分严重——过去的大城市建设中产生的水问题在广袤的国土上还只表现为点状,而这一轮的城镇化建设中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建设如果不注意水系保护,粗暴破坏,填埋水系,则将形成面上的大问题,积重难返。

二、事 例

1.事例一:某高新开发区Q园区建设

该园区最初请某省规划院做《总规划》,该院缺乏水系调研踏勘,直接做出了以道路为分隔的园区网格化规划,如图1。而现状水系为图2。

对照图1、图2可知,如果在此《总规划》的基础上开展建设,其结果就是大填大挖,完全破坏原有水系,后果严重。所幸开发区管理者观念先进,水利部门及河海大学及时介入,做出了让《总规划》跟防洪除涝(水系)规划同时推进的决定,防止了不良后果的发生。

河海大学多次派专家现场踏勘、访问调研,梳理出的规划区骨干水系如图3。规划过程中采取分区设防的思路,遵循“高水高排,低水低排,排水路径最短”的原则,尽最大可能保留了骨干河道,并尽量利用已有防洪除涝工程,与《总规划》多次协调,其路网网格依据水系规划做了大量调整,最后形成规划图4。

2.事例二:江南某城镇化区域水系规划

图1 Q园区的网格化规划

图2 Q园区现状水系

河海大学在接受该镇水系规划的委托后,开展实地踏勘、收集资料等工作。发现交通路网规划呈东西南北走向的网格,完全无视现状水系和结构,便提出能否协商调整交通路网规划。路网规划的南北向干道与现状南北向骨干河道呈一大致相同的角度,只要路网稍作调整,既能够尽量不降低交通效率,又能够大幅度保留现有水系,大大优化整个区域规划。

承担水系规划的课题组负责人多次与水利部门反映,希望能够与其他相关部门沟通,目的是对原有路网规划进行适当调整。提出:路网还可以保持网格状,但走向可以稍向东北倾斜,南北向干道基本顺着骨干河道行走,这样就能使现状河网与路网最大程度吻合,减少巨量的挖填工程量,保留大量东西向支河而不影响城镇交通网格的形成,基本可以保证高土地利用率。

令人高兴的是,经多方努力,最后如图5所示的区域水系得以保存,并以此开发成现代农业园区。

3.事例三:江南临江某镇的水系

该镇临江,属于感潮河段,水系交换与吞吐条件十分优良。但在该镇现场踏勘调研,发现与其临江区位不相符的是,水质并不太好。地域临江,而水质不好,则只有两个可能,一是过量排放,二是水系不畅。经过核实排除了第一条原因,结论是该镇水系不畅,通江的河道大量被填埋,余下的几条通江干河吞吐能力不足,见图6。

图3 踏勘后描绘的主要骨干河道

从图6中可以看到,南部的农业区水系发达,中部的城镇区保留了一些必要的水系,而最东北边的沿江工业区则只有几条通江的干河,其余细小的水系全部被填埋,形成大面积硬化的临江工业区。资本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初就瞄准了宝贵的长江岸线资源,用混凝土扼住了城镇的咽喉,极大地削弱了城镇水系的吞吐能力。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没有经验,我们付出了很大代价。目前令人担忧的是,这些经验教训没有得到很好的总结、彰显,全国其他类似的区域还在复制着这样的发展模式。更令人扼腕的是,深受其害的该镇,并没有完全清醒,中部城镇区的一些河道仍然在城镇建设的涛声中被蚕食着,继续加剧着该镇的水系问题。

三、尽最大可能保护、尊重现有水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城镇化建设不可能不扰动原有水系、地貌,特别是城镇化必然要提高土地利用率,因此填埋细碎的河道、沟叉、水洼在所难免。但必须本着尽最大可能保护、尊重现有水系的思想(将开发建设的影响降到最低,“低影响开发”理念),才能够在“破”与“立”中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正是我国儒家“治国为政平天下”的思想核心。

图4 最终规划的分区排水及河道、路网

1.现状河道水系是长期以来大自然淘汰、优选的结果

现状河道水系是长期以来大自然淘汰、优选的结果。它一般符合“水往低处流”“就近排水”“排水路径最短”的原则,是自然力与地形地貌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就长的时间尺度来说,它是沧海桑田的变化中水与土形成的最大限度的平衡;就短的时间尺度来看,它是人们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改善生活、生产条件所形成的二次自然。因此即使由于有新的建设形成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现有水系的运行规律,尽量保护它,需要改造或填埋时也要有替代措施。

2.现状河道水系是防洪保安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状水系承担了防洪排涝、蓄水引水、改善环境、造就景观的重要任务,是构成防洪保安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功能是任何水利工程和管道工程都无法替代的。近几十年的城市扩展过程中,水面洼地消失,河流大多被地下管道所代替,或成为断面大幅度缩小的暗河,硕果仅存的河流,也被裁弯取直,变成毫无美感、直通通的水道,两岸硬化甚至是三面硬化更是破坏河流的生态环境,使河流变成没有生机的死河。

图5 江南某城郊城镇化区域的规划路网与现状水系

图6 江南某临江镇区水系图

3.现状河道水系的环境与生态具有稳定性与一定程度的平衡

现状河道水系一般情况下 (排除人为污染、破坏),特别是农村河道,基本冲淤平衡,具备自然美,生态基本安全,而新开挖河道则没有这些优点。新开挖的河道岸坡不稳定,河道总体达到冲淤平衡尚需时日,原有的生态环境被破坏,而为了生态,就要花大量经费做生态护坡护岸。特别是一些笔直的新开河,没有美感,违反地心引力造就河道蜿蜒的原理。所以肆意地填旧河开挖新河,利少弊多,得不偿失。

4.现状河道水系是“乡愁”的依托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其实是对新城镇建设的美好期待,也是对过去城市建设的反思。

“乡愁”远离物质的枷锁,是一种精神和情感文化上的诉求,它可以是每天开门见山见水的安宁,可以是精神心灵的归宿,它可以跨越物理的距离而伴游子远行,它是永远的故乡的牵挂和惦记。

河流是大自然的赐予,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是文化的源泉,河流是“乡愁”的衍生地,是乡愁的主要依托。因此保护、尊重“故乡的小河”就是对大自然的尊重,是对过往的历史积淀、文化传统的尊重,就是对人们无处不在的“乡愁”的呵护。

四、建 议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人与水的关系,我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希望这一轮的城镇化建设能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吸取教训,运用“低影响开发”理念,提高决策与规划的科学性,保证建设的合理性。

1.首先要满足防洪保安的需要

城镇化建设不论用地多么紧张,必须留足行洪排涝断面,必须给设防标准的洪水涝水留下容蓄的去处,即在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比例的同时,要留足水面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镇安全。特别是长江中下游以及其他滨江滨湖地区,必须留足水面率,而不能单纯依赖管网。

2.最大限度尊重、保护现状水系

尽可能结合路网、城镇网格结构,保留、利用现有河道。巧妙利用洼地、湿地或水面,建设城镇景观。

3.“挖大填小,大直小弯,随弯就弯”

对现状水系、沟叉、洼地进行整理在所难免,许多小沟小河也必须填埋,才能形成整幅的地块便于利用。这时需要采用“挖大填小,大直小弯,随弯就弯”的策略,尽量减少对原有水系的破坏和对生态环境的扰动。这是笔者在大量艰难实践中的总结。

“挖大填小”,是为了整理出便于利用的地块,保证水面率不急剧下降;“大直小弯”,河道的大走向应该是直的,但需要结合建设需求保留、甚至制造一些小弯,河湾地块可以做滨水公园等;“随弯就弯”,就是巧妙利用地形和原有水系的特点,结合“大直小弯”尽量保留原有弯道。

4.留住“乡愁”

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要依托自然,融入自然,巧夺天工用自然。而小城镇的河流,或蜿蜒曲折,或流水淙淙,是大自然美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保护它而不要破坏它(裁弯取直)更不要毁灭它(填埋),即便把它们交给我们的将来,交给下一代,也是一种贡献。其次是依托它,保留小城镇的特色与个性,并建设更高层次的具有特色与个性的新城镇。第三是利用河流所形成的自然景观,巧妙地创造出与这种自然相融合的新城镇的文化与景观。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目标。

5.路网规划、城镇总规必须要与水利部门反复沟通

部门之间的协作尤其重要,这与事权强弱无关,而与我们将为子孙后代留下什么关系深切。因此,各部门要放下成见,解除相互间的壁垒,发改、国土、财政、交通、水利、农委、农发各部门间“一事一议”地协商沟通也好,组建规划委员会进行常态的沟通也好,一句话,一部规划的出台必须要多部门征求意见,协调优化。

6.水利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

2014年 3月颁布的 《国家新城镇化规划 2014—2020》中,交通十分强势,而水利的声音则相对微弱。建议水利部门加强顶层设计,从制度上保证水利在新城镇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水系路网城镇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打着“飞的”去上班 城市空中交通路网还有多远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首都路网 不堪其重——2016年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通期的北京路网运行状况
路网标志该如何指路?
人口与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