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学报编辑修养的提升路径

2014-04-25 11:30李川
出版广角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报学术

李川

高校学报的社会功能决定了作为学报主体的编辑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确定了学报编辑工作的社会角色。编辑只有充分认识编辑职业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找准自己的定位,努力提升编辑思想道德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期刊改革进程的日益加快,高校学报的生存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学报编辑的思想道德素养在期刊生存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决定着期刊的质量和水平。编辑要充分认识编辑职业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找准自己的定位,努力提升编辑思想道德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高校学报的社会功能

高校学报是由高校主办、以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反映高校教学科研的“窗口”,是高校教师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高校学报作为社会学术资源的一部分,具有学术刊物共有的社会功能,即繁荣我国的学术理论研究,推动科技文化交流,服务于国家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同时,高校学报因其依托高校的特殊位置,通过育人和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积极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因此,高校学报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学术创新的交流平台

高校学报是学术性、理论性很强的刊物,学术性是其生存的根本,科技创新成果是其生命之源。高校学报拥有优秀的作者群和庞大的读者群,毋庸置疑成为高校学术创新的展示交流平台。一方面,高校学报及时刊登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提供科技创新成果交流沟通的平台,以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了解。即在发表本校师生优秀稿件的同时,也吸引接纳校外优秀稿件,既让本校师生和科研人员及时了解最新、最前沿的学术信息,促进本校科研水平的提高,也让校外的科研人员了解学校的科研领域、实力与水平,为科研工作的合作与交流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高校学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即通过刊发反映相关领域最新科研成果、方法、理论的文章,让读者感知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信息,从而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1],达到科技服务社会的最终目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2. 思想的引领导向

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代表着科学和文化思想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与前沿水平,在学术界以至整个社会享有较高的声誉,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传播思想、传播知识的同时,对国家的科学理论创新、技术进步以及文化思想传播都具有引领作用。因此,高校学报不仅是展示学术成果的窗口,而且是思想文化宣传的阵地。高校学报编辑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把好宣传关,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营造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的浓厚学术氛围发挥积极的作用。

3. 全过程的育人园地

高校学报所处的高校环境决定了它具有培养人才的教育功能。高校学报在选题、组稿、审稿到文章修改、编校、印刷、出版发行的整个过程中也确实起了育学者、育作者、育编辑的育人功能。

育学者。一方面,在科技创新成果形成文章到学报正式刊用这个过程中,在编辑—作者、编辑—审稿专家、作者—审稿专家之间形成一个多方的互动交流关系[1],是一个发现问题、指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文章趋于完美的过程,也是一个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学术、对待工作的过程。另一方面,在高校,研究生都是从阅读高校学报等文献开始步入科学殿堂,很多研究生因为在高校学报上发表了论文而拿到硕士和博士学位,进而投身科学研究,成为领域的新生力量、后起之秀,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因此,在高校学报上发表论文是学者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育作者。一篇文章从作者成稿到高校学报刊用之间要经过进一步修改完善的过程,特别是许多青年作者都有多次修改稿件的经历。审稿专家的评审意见,经过编辑与作者间沟通和商榷得以落实,从文章结构的调整到内容的充实删减方面进行多方位的修改。有了这样的经历,作者的写作水平会逐步提高,为日后撰写更高水平的优秀论文奠定基础。同时,这些青年作者是高校科研队伍的骨干力量,随着学术上的进步成长,他们会逐步成为高校学报的优秀作者。

育编者。编辑在对文稿的编辑过程中,通过大量阅读文稿,与审稿专家、作者沟通交流,知识面不断拓展,编辑工作能力也会逐步提高。高校的学科优势、教学条件、人才培养环境也使高校学报有条件将高校学报编辑培养成具有丰富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建立有利于编辑队伍成长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短期培训、讲座或在职继续教育等形式,不断更新编辑的知识储备,在专业知识、编辑技能以及计算机、网络运用等方面跟上行业发展的脚步。

二、高校学报编辑的社会责任

高校学报的社会功能决定了作为高校学报主体的编辑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确定了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社会角色。

1. 知识传播者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知识的增长相当迅速,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令人应接不暇。研究表明,人类知识的增加,从1750年到1900年翻一番需要150年,从1900年到1950年翻一番减少到50年,从1950年到1970年翻一番只要20年,而今,人类知识每5年就翻一番[2],而且是多种学科交叉、渗透、包容的。我国高校汇聚了众多的专家、学者,承担着大量国家级科研项目,涉及广泛的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相当多地代表了理论前沿的水准。每天,大量的学术成果信息从高校产生,并通过高校学报这个信息平台与窗口展示出来。因此,高校学报编辑成为新知识、新文化的缔造者与传播者。

2. 审核把关者

在整个编辑工作的过程中,从策划、选题、组稿、审稿到最后的加工修改、校对,编辑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甚至是决定地位。整个编辑工作过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编辑严格认真地按照规章规范的要求,对论文从形式到内容做具体的把关[3]。编辑要保持严谨的学术态度,遏制抄袭、剽窃、伪注、一稿多投等行为,杜绝复制及伪劣产品的蔓延,提倡学术研究的独创性,保证高校学报内容及思想的纯洁性。编辑还要有意识地帮助作者注意学术规范和编辑规范,认真对待每一个数字、每一个标注,保证学术论著形式上的完整,从细节入手提高论文的质量。

3. 服务奉献者

高校学报作为特定精神文化产品的载体,承担着传播交流高校教学科研活动成果的责任和使命,其功能的实现不仅要有赖于作者群,更需要拥有一个稳定的读者群,这就要求高校学报编辑必须要有为作者、读者服务的意识。高校学报在出刊后,成果、名声、荣誉都是由作者享有的,编辑的劳动往往被人们忽视。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必须有“润物细无声”的平和心态,以及“甘为他人作嫁衣”的奉献精神,这是做好编辑工作的思想基础。

三、新时期高校学报编辑必备的思想品德素养

1. 过硬的政治素质

高校学报是科研阵地,也是舆论阵地。高校学报的引领导向功能决定了编辑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很强的工作。如何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高校学报的首要任务。因此,良好的政治素质成为编辑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必须自觉培养政治敏锐性、政治洞察力、政治鉴别力,加强对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在做好新知识、新文化生产者和传播者的同时,肩负起维护学术尊严、对科学事业负责的重任。在组稿过程中,编辑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严格把握政治关,对有政治方向错误的文章绝不迁就,做到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要注重选择关于国家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反映国家重大改革声音的稿件,以期刊这一平台很好地服务于社会的改革发展,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高校学报编辑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也是决定高校学报质量的关键因素。编辑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学术意识、质量意识、敬业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高校学报录用什么样的文章,一篇文章是否录用,高校学报编辑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能否科学合理地运用手中的权柄,择优择新,去伪存真,直接反映了编辑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

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具备高度的学术责任感,深刻认识学术不纯、学术腐败对社会公正、对民族创新精神的巨大危害,要严守学术道德,自觉抵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要敢于坚持编辑工作的原则和立场,坚决不发质量低劣的人情稿、关系稿;要坚持学术规范,严格遵守审稿录稿的程序和规则;要坚决反对学术剽窃,绝不为学术造假行为提供便利[4]。

3. 强烈的创新意识

高校学报是展示高校科研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窗口与平台,高校学报编辑肩负着用自己的编辑出版物推动学校教学科研开展,营造学校创新氛围的重任,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高校学报编辑的创新意识要符合时代特色和本校学术研究特点。从宏观管理上讲,就是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国家的需求、学校的定位和地域特征,通过创造性的调查、研究、分析,找准高校学报的定位,明确办刊方向、制订发展规划。从微观业务来看,就是版面、栏目、内容上紧跟时代脚步,出特色、出新意,做到策划栏目要新,提供资料要新,寻求稿源要新。要通过不断的创新,提高高校学报的学术传播力与社会影响力,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作出新贡献。

四、高校学报编辑思想品德修养的方法

思想品德是个人的内在素质,其修养提高需要内因发挥决定作用,但同时也离不开外在条件的保障支持。只有内外因条件共同作用,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1. 内在动力:反躬自省,常觉不足,具有学习进取的主观愿望

高校学报编辑自身的努力是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高校学报编辑大多具有专业学习背景,拥有较高学历,在某一学术领域具有较丰富的学识,具有较高文字把控能力,是名副其实的“高知”“文化人”。但编辑自身已经拥有的知识素养并不能满足不断提高的现代编辑岗位职责要求,编辑知识的更新程度要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发展,干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作为编辑个人必须要与时俱进,客观看待自身的能力与不足,加强学习,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5]。

编辑要坚持广泛而深入的学习阅读,要坚持涉猎学科新理论,了解新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最新进展,了解学术争鸣中的最新观点,在博览的基础上做到多思多问,使自己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前进的脚步。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使自己始终是学术的内行专家,以胜任编辑工作的业务要求。编辑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也要重视对编辑业务的学习,不断提高编辑理论知识和编辑业务知识的水平。编辑要经常阅读最新的编辑学专著以及各种专业报刊,及时获取编辑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新信息,如国家有关编辑出版、期刊(学报) 管理、编排标准和规范、著作权法等方面的最新信息。发展和完善编辑技能,从而更好地胜任高校学报编辑工作。

2. 外在动因:领导重视,带头践行,营造学习提高的良好氛围

高校学报编辑素养的提高,需要在高校学报领导的支持、编辑自身不断努力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实现。高校学报领导必须重视每个编辑的修养问题,只有编辑整体素质提高了,高校学报的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高校学报编辑部是高校的教学辅助单位,受编制的限制,人员规模较小,日常工作相当繁重,编辑脱产学习的机会较少,这就要求编辑部应加强自身建设,努力营造编辑部浓厚的学习氛围,建设学习型编辑部。学校领导以及高校学报编辑部的领导要担负起帮助支持高校学报编辑人员提高修养的责任,要带头学习,倡导良好的学习风气。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倡求是求实的精神。二要进行业务学习,为编辑购买最新工具书和编辑学书刊,提高他们的基本功和编辑理论知识。三要经常开展编辑业务交流,请经验丰富的老编辑对年轻编辑进行传、帮、带,练好编辑基本功。四要普及现代编辑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公共交流平台为编辑工作服务。编辑个体置身于编辑部群体环境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和制约,编辑部良好的学习风气对每一个成员的个人修养、业务水平的提高都将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带动[6]。编辑个体全面发展了,也必将达到编辑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目的。

3. 现实保障:编辑部从制度、人力、财力等方面创造条件,提供学习的平台和机会

提高高校学报编辑的修养,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支持。首先需要从制度层面加强管理。高校学报编辑部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编辑学习进修,提高修养,用机制对编辑进行约束和激励,使编辑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产生时不我待的学习紧迫感和我要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高校学报编辑部要合理调配人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编辑通过继续深造、参加各种培训班或进修学习等形式来学习吸纳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要落实编辑的学习和工作待遇,保证他们有自我学习的时间,较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设施条件。编辑在产生高度职业自豪感的同时,我为岗位增光的职业责任感也会相伴而生,这也是编辑自觉提高修养的强大动力。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期刊社)

猜你喜欢
学报学术
学术支持回顾
致敬学报40年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深空探测学报》
遏制学术造假需多管齐下
学术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n The Morphology and Photocurrent Density of TiO2 Nanor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