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红哲 朱冬梅
摘要:该文通过对手机中的定位功能的深入开发,将该功能应用于工程施工中参建单位进行的协同工作的管理系统中,并将该管理系统与地图应用相结合,实现了协同管理的实时性与规范管理性,提高了工程施工进度与管理效率。
关键词:手机定位;协同管理系统;地图结合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7-1421-03
1 背景
吉林移动公司在建和新建的项目很多,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非常重要。随着自动化办公系统的全面应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文档、照片都已经实现电子化,并保存到相关系统中,各级人员可以通过各类自动化办公系统查看这些文件。
2 系统总体架构
在工程协同管理系统中,系统总体分为四层结构,如图1所示。
1)数据层
数据层提供对系统各类数据的存储管理,例如是数据库和文件系统。
2)服务层
服务层提供与业务无关的基础服务功能。服务层软件为上层各项功能模块提供支撑,使系统具有良好可扩展性的保障。
3)应用层
应用层提供与业务相关的定制化应用功能,包括流程类应用、功能类应用等。具体详见系统功能章节。
4)展现层
展现层实现应用功能展现,并针对不同角色的用户,提供个性化页面。
工程协同管理系统根据项目列表,通过接口自动下发工程现场巡查任务通知,参建单位工作人员手机会收到某工程现场的任务,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使用手机拍照上传,并通过手机终端填写现场情况,服务器收到GPS定位数据、照片数据、终端手机号码后,将巡查任务关闭,并可以在工程协同管理系统上,对巡查的结果进行审核和抽查审核。
3 手机终端应用设计
在现如今,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基于移动终端本身,另一种是基于网络。前一种是移动终端通过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位置计算,位置计算过程是通过嵌入在移动终端本身的定位芯片完成,即移动终端中所带的GPS定位模块。后者是通过移动台向基站发送信号,位置计算通过网络在后台服务器完成。手机定位的基础是根据其发射功率来计算手机和基站间的距离,手机离基(略)功率越大,反之越小,即手机与基站的粗略距离基站是知道的.也就是说只要手机开机,移动网络交换中心就已经对手机进行了初步定位[1]。
本文中手机终端的定位功能是通过移动终端本身的GPS定位模块和网络基站定位相结合实现的,因为在实际应用中,移动终端的GPS定位模块需要实现与电子卫星连接来达到定位的目的,但实际的施工现场中,经常会有无法连接到电子卫星信号的地方,如地下室,地下隧道等,因此在无法获取GPS定位数据时,可通过获取移动终端发射的信号接收基站来实现定位,此种定位方式较GPS定位的准确度较低,因此实际终端位置与信息接收基站位置不在同一处,且定位的经纬度信息是通过基站所在位置的经纬度获取的。
手机终端的主要应用人员为参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此在手机终端中的应用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
1)应用登录
参建单位工作人员可通过下载并安装手机终端应用后,登录到应用系统中。在登录后,可查看所有待办工作列表及详情,同时可对已处理过的工作内容、签到记录、拍摄及上传图片进行查询。
2)签到与签退
参建单位工作人员按照任务工单去现场实施工程工作,到达现场后,需要通过手机终端应用实现签到,离开现场时,必须通过终端软件进行签退。系统会通过手机终端的定位功能获取当前位置的经纬度信息(GPS获取或基站获取),并与系统的任务点位置信息进行比对,作为确认参建单位工作人员到达现场进行工作的证明。
3)工程图片拍摄与上传
参建单位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工程实施的某些关键信息进行拍照,通过手机终端的拍摄图片功能进行拍照后,手机终端应用会自动将拍摄时的位置信息(经纬度信息或基站LAC-CI信息)、日期等标注在拍摄的图片上,以此保证图片拍摄的准确性。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终端应用将拍摄完的图片上传至工程协同管理系统,系统会自动匹配上传人员信息、位置信息及对应任务信息,便于后续工程图片查看。
4 协同管理系统应用设计
工程协同管理系统是与手机终端应用相互配合实现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工程管理通过工程协同管理系统向参建单位工作人员派发工作任务,参建单位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终端应用接收任务后即可进行实际工程工作,而这些实际工程工作的相关信息通过手机终端应用上传至工程协同管理系统,工程管理通过工程协同管理系统进行工作审核与考核,并可通过地图应用对工程施工轨迹进行跟踪。
工程协同管理系统的主要应用人员为工程管理人员,因此在工程协同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
1)任务派发与回复
该功能由各工程管理向监理单位派发工程及站点,监理单位在接收到派发任务后,由项目经理或派单员回复对应的监理人员和进场时间,并将每个派发的站点对应到相应的监理人员,同时给相应的监理人员发送短信提醒,提醒其已经接受派发的监理任务。各工程管理可通过任务查询列表查看派发的任务和监理单位回复信息。
2)工程轨迹跟踪
工程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可以直观的查看各监理人员当前的具体地理位置,还可以察看其历史行进轨迹,实现对监理人员工作的现场监督与管理,才能有效杜绝了监理人员的作弊行为,也便于对监理人员进行有效的调度。在该功能中,通过查询列表可以查看每个监理都参与了哪些站点的监理工作以及监理工作时间,同时勾选每条监理工作,可看到监理人员在该站点的签到痕迹,以此直观对比监理地点和要求工作地点的对比行,避免监理人员不到现场实际操作。
3)工程图片查看
工程管理人员可通过工程报告列表查看监理人员已经提交的监理日志信息。针对每个人物站点对监理人员提交的工程监理图像进行汇总,并能展开呈现该人物站点的所有工程图片,同时每个工程图片对应到工程阶段中,在各阶段都有对应工程图像时,可完成站点监理工作,并记录完成时间,与派发任务中的要求完成时间进行对比,以此作为考核监理单位的依据。
4)资料汇总与统计
在站点进行监理工作期间,所有的监理信息都可通过手机端的应用传送至协同管理系统,由于监理工作一定是一个站点形式进行的,因此手机端的应用也是按根据选择站点上传监理日志信息(包括图片信息)。在一个站点的监理工作完成后,会汇聚很多该站点的相关资料,可对这些资料进行汇总和统计,用于后续站点交维和应用时的原始资料。
5 应用推广与总结
现基于手机定位功能的工程协同管理系统已经应用于吉林移动的工程施工管理中,各监理单位及设计院通过该系统的手机终端应用进行施工及设计中的问题反馈及工作进展反馈。吉林省移动公司的工程管理人员可通过协同管理系统查看各参加单位的工作记录以及工作轨迹,并以此进行相应的考核与管理。
本文通过对手机终端的定位功能的应用设计以及对协同管理系统的应用管理及地图应用的设计,实现了基于手机定位功能的工程协同管理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优化并规范了管理能力,提高了在工程施工中的工程进度及管理效率。
除地圖跟踪和定位跟踪的应用外,手机终端能实现的应用开发还有很多,可以针对不同的业务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机终端应用开发。
参考文献:
[1] 手机精确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Z].
[2] 中国移动工程项目管理章程[Z].
[3] 手机GPS定位系统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