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进出口产品结构的探究

2014-04-23 22:44田成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增长动因辽宁省

田成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对外贸易总额不断增长。一些产品发挥着重要的优势,但主体仍是劳动密集型、初级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市场严重缺乏贸易主体的多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辽宁省贸易的发展。因此,辽宁省应逐步向以机电产品、增加传统产品技术含量、信息技术、高科技方向转变。

关键词:增长;动因;产品结构;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250-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辽宁省对外贸易总额也随之不断增长。1996—2006年间,辽宁对外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4.4 %,其中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1.9 %,进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19.9 %。2013年辽宁省(按经营单位所在地统计)外贸进出口总值46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其中,出口252.9亿美元,增长9.8%;进口208.7亿美元,增长0.3%,实现进出口贸易顺差44.2亿美元。首先,2013年一般贸易进出口平稳增长,辽宁省一般贸易进口120.1亿美元,增长11.1%,占同期辽宁省外贸进口总值的57.5%;加工贸易进口60.9亿美元,增长6.7%,占29.2%;其次,2013年辽宁省成品油出口快速增长,出口成品油23亿美元,增长61.2%;农产品20.7亿美元,增长5.6%;服装及衣着附件17亿美元,增长21.3%汽车零件11.3亿美元,增长42.6%。虽然总体趋势稳中增长,但有些重要领域仍需提高。十八大以来,中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向,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新动力,着力转变经济增长。辽宁省出口商品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不尽合理,一些政策和理念也在制约着外贸的发展。因此合理的贸易探究成为发展贸易的关键一环。

一、辽宁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因

(一)宏观经济层面:经济快速发展,对进出口有强烈的需求依赖

近十年来,中国GDP年平均增长高达11.4%,到2006年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给进出口带来了旺盛的需求,也为辽宁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推动力,使辽宁省对外贸易在近十年里进步非凡。

在出口方面,“九五”以来,随着辽宁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强,特别是在钢铁、机电产品、纺织、服装、轻工等与生产、生活相关的耐用或非耐用消费品的优势领域,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群,得到了许多国家认可与依赖。2006年全省主要工业产品中钢材、彩色电视机、机床、船舶、轮胎、皮鞋等产品的出口依存度分别为14.5%、89.3%、16.5%、26.6%、25.8%和35.3%。

从全省13种主要出口商品看,近年推动辽宁外贸出口保持增长的主要还是钢材、成品油和服装及衣着附件等初级产品以及低附加值产品,其中钢材在2002—2006年间的出口年均增长达到88.4%。但从13种主要出口商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看,呈下降趋势,主要出口商品的集中度有所扩散。从侧面反映出辽宁省外贸出口种类也在发生着改变。

在进口方面,投资驱动是中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突出特点。近五年来辽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高位运行,2002—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增长率为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拉动了能源、原材料等资源类初级产品,以及重化工产品、制造设备进口的大量增加。2006年电子元器件、计算机零部件、通讯器材零部件的进口,占到当年全部机电产品进口的50%以上。这些因素都是促进辽宁省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政府积极推动:振兴东北的政策效应不断释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积极鼓励出口的发展战略,从中央到地方都实施了一系列对外贸易促进措施与政策,对于辽宁来说,在早期分享国家所实施的财政补贴、出口换汇奖励、汇率并轨等措施支持出口的同时,从2003年起,国家关于振兴东北的政策效应也正逐步得以落实和释放。国家为促进东北吸引外资、扩大开放所给予了相应的政策,例如进出口优惠信贷、增值税改革、外资优惠政策、出口企业技改资金、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外经贸公共信息服务资金等扶持措施。降低了企业进出口的成本,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增强了产品国际竞争力,对辽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持作用。

(三)国际关系的深度提升与融洽

最突出的表现为中国与美国建立的新型大国关系: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的理念,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美国之前的贸易往来从而也带动了辽宁省及其他各省的贸易总额。中国与俄国的外交关系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已经解决了包括边境在内的所有问题,为两国进一步交流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石。

二、辽宁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分析

(一)产品构成的变化

辽宁省外贸正处于从初级、低附加值产品逐步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过渡阶段。1980—1990年,全省的出口增加额主要依靠纺织和轻工产品来实现;1991—2000年,出口增加额主要是由传统机电产品提供的。2000年,辽宁机电产品出口为40.2亿美元,机电产品在全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占到37.1%。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越来越活跃,成为辽宁省对外贸易的新兴力量。

(二)贸易主体的变化

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与崛起,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辽宁对外贸易主体的发展趋势。2007年两者进出口总额之和为331.9亿美元,已占辽宁进出口总额的68.6%,其中出口占68.1%,进口占69.3%,总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产生这种格局的主要背景:

一是外资的引进,正在由初期的数量型增长逐步向质量型增长过渡。这也符合国家经济的大政方针。与改革开放初期引进外资政策单纯注重吸引资金不同,近年以跨国公司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大规模转移为标志,外资大量进入的同时带来了三种辽宁省目前所缺乏的要素:国际营销网络、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这三要素增添了辽宁省贸易主体的多元化,使得辽宁省的工业技术迅猛增长,生产效率逐步提高,企业职工工作环境逐步改善,也增强了与他国的竞争力。

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私营企业也不断地成长发展与壮大。大量国家政策推动了私营企业的进步,成为企业发展的指向标。2001—2006年,辽宁私营企业出口年均增幅达115.5%,是全省出口总额年平均增幅的6.7倍。到2006年,私营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不足0.5%迅速提升至15.2%,已经成为辽宁省出口的重要增长点。

(三)辽宁未来进出口结构的调整方向

1.依靠初级产品和以数量规模和价格优势的出口增长方式亟待改善,特别是传统出口产品利用土地、资金和环保低成本的现状,依靠劳动力低成本来降低产品成本的扩张模式应该调整。依靠劳动密集型来增长贸易总额是不会成为一流的发达国家的。中国虽然人口众多,但不能因此成为廉价劳动力的加工国。我们必须研究掌握新的技术科技,增加贸易主体的多元化。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把高技术、高增值的加工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转移到辽宁来,并给予必要的政策优惠和支持,以进一步改善进出口商品构成,是当前吸收外资政策应该切实解决的问题;同时帮助本土企业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推进出口商品多元化,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逐步减少贸易摩擦给出口所带来的冲击应该成为政府始终不渝的工作目标。

2.加大对国有、私营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对外贸易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目前外资企业在辽宁省进出口贸易中居主导地位,成为辽宁省贸易的主干力量。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外资企业进出口在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过大,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全省对外贸易主体多元化的发展。因此,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商品、提高国有、私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出发,加大对国有、私营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对外贸易主体多元化进程,是确保全省对外贸易快速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基础。

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辽宁省国有企业经过重组、引进消化吸收国际资本和技术以及管理经验,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正在逐步加强,出口能力不断提高。在出口总额中比重逐步下滑的趋势正在得到好转。

私营企业出口也成为推动辽宁省出口快速增长的一大重要亮点。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满足了私营企业在资金、技术、税收等的要求。因此,加大对私营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是保持私营企业出口长期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推动全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环节。国有企业与私营出口企业同等重要,联系密切,缺一不可。

(四)对外贸易政策的政策支持,满足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属于成长型经济,促进就业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更应该是经济和贸易政策调整时的首要目标。以科技和创新成为转变经济结构的重要支撑;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的关键一部。因此,为平衡国际贸易,逐步扩大进口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对外贸易的一项重要工作。辽宁应尽可能利用这个时机加大所需技术、设备的进口,加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战略升级,加快全省经济结构优化进程,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培养更多专业的综合人才,把中国人口大国转变成人才强国。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发挥企业的更大优势从而推动辽宁省贸易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国杰,刘晓.优化辽宁外贸出口产品结构的对策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8,(10).

[2] 辽宁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分析[Z].调研报告.

[责任编辑 王晓燕]

猜你喜欢
增长动因辽宁省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谈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辽宁省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增大火炮射程的技术策略探究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