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巴东为什么会突然发生破坏性地震?

2014-04-23 11:30李愿军
武昌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黔江巴东破坏性

摘 要:三峡工程是否会引起周边地区的地质灾害一直是政府及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作者多年的调查,对库区巴东县2013年12月16日地震原因作了探讨。

关键词:三峡库区;巴东;地震

中图分类号:P315.63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12月16日13时04分,突然在三峡库区巴东县(北纬31.1度,东经110.4度)发生5.1级破坏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地震震中位于巴东县东瀼口镇与溪丘湾乡之间。地震已经导致震中附近及邻区多人受伤,大量房屋严重受损,多处产生崩滑现象。这是自1979年5月22日发生在秭归龙会观5.1级地震以来发生在三峡库区的最大一次破坏性地震。巴东为什么会发生破坏性地震,地震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这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

从地震地质学的角度分析,三峡库区东段存在两条活动的地震构造带,即黔江-恩施-巴东地震构造带和仙女山-香溪-兴山地震构造带。这次地震就发生在黔江-恩施-巴东地震构造带的过江部位,地震的震中区我们称之为地震活动构造的视窗区。在另一个地震活动构造的视窗区,即仙女山-香溪-兴山地震构造带的过江部位郭家坝,2001年和2008年相继发生了两次4.1级破坏性地震。这些地震活动的规律都在我们的预期范围内。

黔江-恩施-巴东地震构造带,自黔江向西南延伸至贵州境内,向北东方向经过咸丰、恩施、建始、巴东,至兴山古夫(新县城所在地)与新华断裂相接,总体走向NE45o,全长420公里,由黔江断裂、恩施断裂、建始断裂、高桥断裂等组成,沿断裂分布有正阳盆地(K-E)、恩施盆地(E)、建始盆地(E)、长梁子盆地(E)、秭归盆地(J)、南阳盆地(Q)、古夫盆地(Q),沿断裂带还有1856年大路坝地震(6.25级,Ⅷ度),1403年恩施地震(4.5级,Ⅵ度),1931年黄金洞地震(5级,Ⅵ度),1914年恩施狍头山地震,1979年龙会观地震(5.1级,Ⅶ度),1989年马鹿池地震(3.2级,Ⅴ度),2000年高桥地震(3.5级,Ⅶ度),1988年兴山榛子地震(3.9级,Ⅴ度),等。该地震带规模最大,活动性最强,地震最为集中,滑坡体最多,是三峡库区最为醒目地震活动带、活动构造带和滑坡分布带。特别强调说明, 该带在巴东西瀼坡(新城址)附近穿过长江。

三峡工程蓄水之后,其间诱发万余次地震和大量库岸地质变形体。笔者于2009年以来的调查证实,巴东移民迁建县城沿江公路10余公里大部分地段严重拉裂下错,同期发生的地震使当地产生破坏和居民严重恐慌,火焰石全村屋瓦滑落,房屋开裂。巴东位于巫峡出口处,黔江—恩施—巴东地震活动构造带经此北延,黄土坡、黄腊石、大坪、白土坡、云沱及西瀼坡均存在大规模复杂的滑坡体,这是导致巴东新城多次搬迁的主要原因。我们于2010年10月份进行的实地调查发现,黄土坡临江前缘已下滑数米并推倒部分挡土墙,居民被通知要求尽快搬迁,滑体随时都有可能滑入江中。三峡工程蓄水以后,由于水库诱发的地震几乎80%位于巴东,而这些地震分布主要集中于几个地震“巢穴”。地震、滑坡、活动断层在巴东重叠交织在一起,这就是此次地震的构造原因。

参考文献:

[1] 李愿军.能动构造及其时间标度[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2] 李愿军.“深部裂缝带”:一种新的地震构造样式[J].中国工程科学,2006(8).

[3] 李愿军,丁美英.长江三峡东段的地震与滑坡问题[J].中国工程科学,2003(5).

[4] Li Ping,Li Yuanjun.A Study of the Crustal Stability in the Yangtze Three Gorges[J]. Engineering Science,2003(1).

[5] 李愿军.反常系数法在三峡地区断裂活动性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1997(2).

[6] 李愿军.长江三峡地区构造地貌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1996(14).

[7] 李愿军.长江三峡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地震地质,1991(13).

[8] 李愿军,黄国良.对水库诱发地震的两点认识[J].震灾防御技术,2008(3).

猜你喜欢
黔江巴东破坏性
黔江:“三在一融合”精细化治理城市
电子元器件的破坏性物理分析
关于黔江区两城同创的若干思考
关于黔江区两城同创的若干思考
创业新闻:新闻人才培养的“破坏性”创新
基于AHP的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应急储备库选址
往事
黔江区乡村旅游发展初探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撒尔嗬与梯玛文化的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