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监测尺度下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对比分析

2014-04-22 05:54赖锦松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体质监测测试

赖锦松

(广东培正学院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830)

不同监测尺度下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对比分析

赖锦松

(广东培正学院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830)

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不同监测尺度下的2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上报数据失真严重,低于真实体质健康状况。建议完善监测尺度,提高监测者素质,加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教育和后续服务,重视落实监测制度,加快开发更加智能和精密的测试仪器,结合实际制定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不同监测尺度;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对比

从2002 年国家开始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方案,2007 年改为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到今年已经过去11 a,组织大学生每年参加1 次体质健康测试已形成常态。实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现阶段我国政府了解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国家通过监测数据制定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政策的依据[1]。然而年复一年测试和上报数据,国家针对各省各高校每年学生体质状况的反馈信息却十分有限,这种只重视收集数据、缺乏反馈的测试已经使监测者和被测者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倦怠心态[2]。今年在无新标准的情况下,上报的测试数据真实程度如何?能否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准确依据?面对疑问很有必要作更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在不同监测尺度下大学生参加体质健康测试状况,呈现2013 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真实状况与存在的问题,旨在推动国家重视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监测工作,促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长期更科学、规范地落实,为国家准确掌握大学生体质和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广东培正学院2012 级大学生160 人(均为大学二年级本科生),分别是体育选项课的2 个男生班80 人和2 个女生班80 人,以他们的体质健康测试各项指标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该160 名学生均属于身体状况正常,一年级都参加过体质健康测试,本次实验期间无任何疾病或不适症状。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实验前该160 名大学生通过预约方式,参加了2013 年全校统一组织的体质健康测试,测试过程由随机安排的体育教师组织。时隔3 周后该160 名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由任课教师再次组织测试,测试过程学生积极、认真,无一人违纪。在第1 次测试后到第2 次测试前均没有提前通知学生准备,保证2 次测试之间该160 名学生的体质状况无明显起伏,忽略2 次测试之间大学生体质的自然变化。测试仪器采用国家指定合格品牌(汇海和继豪)。

第1 次测试时间为2013 年9 月(教学第3 周),第2 次测试时间为2013 年10 月(教学第6 周),具体时间均在每天14∶30 ~ 18∶00。测试内容均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50 m跑、1 000 m跑(男)、800 m跑(女)。

1.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60 名参加测试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前后2 次参加测试的态度和感受。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2012 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处理系统和Microsoft excel数理处理软件,参照2012 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表获得相应分数和评级。

1.2.4 对比分析法

结合查表、问卷,对比分析160 名大学生前后2 次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不同的因素,从中得出当前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的监测者不同的工作态度,大学生的测试态度也不同

第1 次测试时监测者是受过简单培训的教师,工作态度以注重维持测试秩序,确保能采集到测试学生数据为原则。大学生普遍测试态度为已知无标准,测试过程放松、随意、不尽力,有成绩就行。第2 次测试的监测者是任课教师,懂得测试要求,工作态度为鼓励学生通过测试了解自身体质状况,严格监测过程,提出部分指标成绩与期末体育成绩挂钩,尽力获取学生真实数据。大学生的测试态度为愿意配合教师认真完成测试,希望通过测试了解自身真实体质状况,也希望通过积极参加测试取得好成绩。

2.2 分析身高体重指数的误差

表1 两次测试身高体重等级统计

数据显示,在身高上第1 次测试比第2 次男生平均高出约1.5 cm,女生平均高出约1.8 cm。问卷调查证实在第一次测试中100% 的学生穿着鞋直接站上仪器测试,女学生有17%穿增高鞋或有跟的鞋测试,5% 左右的女生甚至垫起脚跟测试。在体重上显示第1 次测试比第2 次男生平均重1.4 kg,女生平均重1.2 kg,分析原因主要是增加了鞋子的重量,访谈证实还有极个别学生有拿着东西或背着包负重测试,说明第1 次身高体重测试时大学生随意,与监测者把关不严有很大关系。从表1 数据反映出,前后2 次测试等级差别不大,2 次测试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第1 次测试时身高、体重同时有些虚高但并未造成指数的明显变化。

2.3 分析肺活量体重指数的误差

表2 两次测试肺活量体重等级统计

肺活量数据显示,第1 次比第2 次男生平均低174 ml,女生平均低131 ml。问卷调查证实第1 次测试中78 %的学生表示有漏气现象,63% 的学生有深吸气不足或呼气急问题,访谈获悉很多学生在第1 次测试中都没有注意测试要领,个别女生表示有“找人代吹”现象。从表2 数据情况看,2 次测试成绩生成的指数总体存在显著差异,第2次的指数等级整体明显提高,说明学生在第1 次测试时不得要领或不够认真,造成该项指标上报数据偏低。

2.4 分析立定跳远等级的误差

立定跳远数据显示,第2 次比第1 次男生平均远出11 cm,女生平均高出13 cm。问卷调查证实第1 次测试中100 % 的学生没有准备活动就测试,57.5% 的学生未穿运动鞋测试,23% 的学生因方法不协调或不当而降低成绩,56.3% 的学生未尽力跳,访谈中极个别学生表示有“找人代跳”的现象。从表3 的数据分析,2 次测试的成绩存在显著差异,第2 次的测试成绩明显提高,说明学生在第1 次测试中不够认真或未尽全力,造成该项上报数据偏低。

表3 两次测试立定跳远等级统计

2.5 分析坐位体前屈等级的误差

表4 两次测试坐位体前屈等级统计

坐位体前屈数据显示,第1 次比第2 次男生平均远出12 cm,女生平均远出9 cm。问卷调查证实第1 次测试中92.5% 的学生前伸时两腿弯曲,73.1% 的学生不是轻轻推动游标而是猛地一推,故意让游标惯性向前滑行,访谈中个别学生表示有“找人代测”现象。由表4 可知,两次测试的成绩存在显著差异,第2 次测试成绩明显比第1 次差,说明第1 次测试时监测松散,被测者采用屈腿、快推等非规范动作显著提高了成绩,造成该项上报数据严重偏高。

2.6 分析男生引体向上指数和女生仰卧起坐等级的误差

表5 两次测试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等级统计

男生引体向上数据显示,第1 次比第2 次平均多出3.6 个。问卷调查证实第1 次测试中81.3% 的学生没有做到双臂伸直再引体,41.3% 的学生躯体采用摆动或蹬腿助力。分析表5 数据,2 次测试存在显著差异,第2 次测试数据明显下降,说明学生在第1 次测试中为省力使用不规范动作,造成该项上报数据严重偏高。

女生仰卧起坐数据显示,第1 次比第2 次平均多出4.7 次/min。调查显示,第1 次测试中73% 的学生无两手抱头完成动作,35% 的学生仰卧两胛没有触垫,65% 的学生没有做到每完成1 次两肘要触及或超过双膝,80% 的学生靠拉大腿完成坐起。分析表5 数据,2 次测试存在显著差异,第2 次测试数据明显下降,说明学生在第1 次测试中同样为省力使用不规范动作,造成上报数据偏高。2.7 分析50 m跑等级的误差

表6 两次测试50 m跑等级统计

50 m数据显示,第1 次比第2 次男生平均慢1.7 s,女生平均慢2.1 s。问卷调查显示第1 次测试中100 %的学生跑前没有准备活动,82.5% 的学生没有尽全力跑,33.8%的学生没有穿运动鞋,访谈中个别学生指出存在“抢跑”现象,在第2 次测试前教师要求学生穿运动鞋、做适当准备活动,测试中学生尽全力完成。分析表6 数据,2 次测试存在显著差异,第2 次成绩明显提高,说明学生在第1次测试中不认真或不尽力,造成该项上报数据偏低。

2.8 分析800/1 000 m跑等级的误差

表7 两次测试男生1 000 m、女生800 m等级统计

男生1 000 m、女生800 m数据显示,第1 次比第2 次男生平均多出18 s,女生平均多出14 s。问卷调查显示,第1 次测试时学生已知无标准,因此88.1% 的学生都未尽力跑,100% 的学生跑前不做准备活动,64.4% 的学生未穿运动装测试,第2 次测试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做了准备活动,穿着运动装,都竭尽全力完成。分析表7 数据,2次测试存在显著差异,第2 次测试成绩明显提高,说明学生在第1 次测试中不尽力,造成该项上报数据偏低。

2.9 综合比较两次测试

从各单项指标数据看,前后2 次测试除身高体重指数无显著差异外,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成绩第2 次较第1 次明显下降,而肺活量、立定跳远、50 m、800 m(女)、1 000 m(男)成绩第2 次又较第1次明显提高。虽然尚没有2013 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处理系统生成综合评级,但从“一平两高四低”的各单项指标成绩以及结合2012 年标准,初步反映出上报数据在整体上处于偏低状态。综上分析说明第1 次测试的上报数据对于了解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意义已不大,而第2 次测试的样本量又太小也不具备准确了解当前大学生体质整体现状,只能证实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痹症,其上报数据不利于国家掌握大学生的真实体质状况。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当前各高校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执行监测尺度松散,今年在无新标准情况下,监测者倦怠思想尤为突出。

2)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教育和后续服务严重滞后,被测者倦怠思想严重。

3)当前上级部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监测力度严重不足,没有有效地监控高校上报数据的真实性,也缺乏信息反馈。

4)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仪器监测质量参差不齐[6],总体设计缺陷多、精密度不高,无法避免被测者钻空子。

5)2013 年体质健康测试无标准,2 次测试除身高体重指数评级无显著差异外,其它数据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第1 次测试明显表现出不尽力、不认真,上报数据偏低于真实状况,不具备作为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

6)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意识淡薄,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与管理滞后,不足以引起大学生重视。

3.2 建议

1)建立并完善监测尺度标准,建立高校体育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助的工作协调运作机制;加强对相关负责人和监测教师的培训,提高对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严抓大学生“找人代测”的现象,让监测者更有责任心地做好相关服务。

2)加强高校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建立通过体测了解自身体质健康的迫切意愿,通过课堂教育、网络宣传、讲座、墙报等在校园内形成人人关心体质健康的良好氛围;加强测试后续服务工作,解决大学生体质健康疑惑,如:体质成绩查询服务、体质健康咨询服务、体质健康锻炼指导服务、提供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等。

3)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成立第三方机构,对高校体质健康测试进行监测指导,形成教育部、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齐抓共管的联合监督机制,畅通反馈信息渠道,如:教育部成立全国学生体质健康领导小组,建立对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相关工作的问责制,建立定期反馈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机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成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小组,对所属高校进行分组分类监测;各高校成立校长负责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领导小组,加强对本校体质健康中心(或相关部门)的工作监督与指导。

4)教育部设立专项基金,研究生产更智能、更精密的仪器,如:广泛使用指模识别仪器,解决替代隐患,确保被测者本人参与;身高体重仪器的站板设计为能识别足部皮肤的感应器,确保身高测试的准确度;引体向上仪器设计为能识别手臂是否屈伸充分的感应器;仰卧起坐仪器设计为能识别手抱头仰卧和做起完成动作的感应器;坐位体前屈仪器设计为能识别臀部、大小腿触垫和伸臂快慢的感应器;50 m跑仪器设计为能识别起跑是否犯规的感应器;1 000/800 m设计为能识别犯规的跟踪感应器等。促使被测者只能按规范动作完成测试才能获得成绩,减少监测过程中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测试数据误差。

5)建议国家结合多年收集的数据,以及重新在各省抽取部分大学生重测,加强监测力度,尽快制定新的指标标准。

6)社会、政府、高校、家庭都积极关注大学生体质,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条文,共同参与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把与体质健康有关的教育、测试、管理、人才选拔、用人制度等紧密衔接起来。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 5.

[2] 余卫平,赖锦松. 反思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实效性[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5(2):140 - 141.

[3] 张继辉. 高校体质健康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31(2):245 - 247.

[4] 杜小安,朱斌.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后续服务管理模式与运用[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6(8):91 - 94.

[5] 于浩毅,汪晓赞. 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及监测管理现状研究[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6(6):73 - 77.

[6] 张宗国. 影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的主客观因素分析[J]. 体育科学, 2009, 29(9):86 - 91.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University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Test in Different Monitoring Scale

LAI Jin-so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Guangzhou 510830, Guangdong China)

By using experimentation,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paper makes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wo university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test data and fi nds out the distortion of data, which cannot ref l ect the real physical health situation. The suggestion is to improve monitoring scale, increase testers’ ability, strengthen education and post-service of university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test, emphasize on implementation of test institution, develop more intelligent and delicate instrument, formulate new National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according to reality.

different monitoring scale; university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test; comparison

G804

A

1004 - 7662(2014)01 - 0090 - 04

2013 - 12 - 13

2013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3G66);2013年广东培正学院重点项目。

赖锦松,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体质监测测试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心理测试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学习监测手环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