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奥会”看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转移

2014-04-22 05:54闫育东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青奥会后备竞技

闫育东,赵 晶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0381)

体育人文社会学

从“青奥会”看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转移

闫育东,赵 晶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0381)

以“青奥会”为切入点,以“青奥会”传承的文化理念、教育元素、竞赛宗旨引思,通过对我国“体育系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在训人数解析,旨在提出“青奥会”所引发的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及对我国“青奥会”参赛目标与价值取向的思考与定位。

青奥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青奥会。2007 年7 月,国际奥委会第119 次会议上通过了举办“青奥会”的决定。2010 年8 月14 ~ 26 日,首届“青奥会”在新加坡举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指出:“青奥会期间开展的文化与教育项目和比赛本身同样重要”。由此可见,“青奥会”传承的是一种“教育”元素,旨在通过参与竞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分享和平友谊,营造竞争氛围,提升参与意识,强化健康理念,诠释生命真谛。

首届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30 枚金牌、16 枚银牌和5 枚铜牌的绝对优势荣登榜首。“举国体制”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的坚实基础,在“举国体制”庇护和青少年“三级训练网”的保障下,运动员从学龄前开始即为金牌之路而拼搏,但“金牌”的辉煌难以掩饰我国竞技体育事业长期以来存在的“困惑”。

第2 届青奥会即将于2014 年8 月在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举办,既然国际奥委会适时推出“青奥会”已成为符合人类需求、符合世界需求的重要决策,那么面对“青奥会”赛事举办的宗旨,面对我国青少年群体,面对“举国体制”下形成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如何调控与配置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与模式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为更好地进行本论文研究工作,本文以“青奥会”、“青少年运动员培养”等为题,通过CNKI进行论文检索与学术研究,进而为从事本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针对研究需要,本文采用专家访谈法,对我国现从事青少年训练的专家与教练员进行了面访,为本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技术支撑。

2 结果与分析

图1 2005 - 2009 年我国运动员在训总人数统计

2.1 我国“体育系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状解析

2.1.1 运动员在训人数下降引忧 由图1数值变化情况可知,2005 -2008 年间,我国“体育系统”在训人数呈逐年递减趋势。与2005 年在训人数相比,2008 年减少102 879 人,而在2009 年又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尤其是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的:要继续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继续推进改革创新;继续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大力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使青少年体育事业得到高度重视与发展。因此,2009 年我国体育系统在训人数呈上升趋势。但人数的上升,应以人才培养方式变革为基础,以人才培养质量改革为重点,这也将是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出路所在。

图2 2005 - 2009年我国“二线”运动员在训总人数统计

图2 是对2005 - 2009 年我国体育系统的“二线”运动员在训人数的统计。即以体育运动学校为代表构建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输送渠道。与2005 年“二线”在训人数相比,2009 年减少了5 923 人。人数的缩减,进而也对我国体育系统“金字塔”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塔身产生了强烈冲击。体育运动学校的办学目标与办学理念必须适时地作出调整与改革。

图3 2005 - 2009年我国“三线”运动员在训总人数统计

图3 是对2005 - 2009 年我国体育系统“三线”运动员在训人数的统计。即以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为代表构建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输送渠道。与2005 年“三线”在训人数相比,2008 年减少92 857 人。人数的缩减,进而也对我国体育系统“金字塔”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塔基产生强烈的震动。2009 年人数又有新的增长与上升。

2.1.2 运动员在训人数下降原因解析

1)培养质量不显著。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对粗放型人力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变小,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知识、技能集约型人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阶段正是青少年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该时期体力和智力得不到协调发展,将会对后备人才的发展道路产生不利影响。目前,由于选材、训练方法等原因,我国高水平运动员不多,使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了影响与冲击。

2)训练动机不明确。运动员训练动机已由以往的最终进入国家队以参加国际赛事为国争光,转变为为日后个人发展而进行多方位选择,即随着我国教育市场的扩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出路更加广阔,加上社会对集约型人才需求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体育后备人才及其家庭走出单一向上输送人才的途径,而更多地选择进入高校运动队。由于我国目前对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定位还比较模糊,使运动员训练动机不明确。

3)退役安置不健全。近年来,“体育系统”运动员的“学训矛盾”与“运动员退役出路”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热议的焦点。虽然我们可喜地看到,2008 年中国人民大学的新生名单中,出现了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冠军的中国跳水队队员林跃等5 人的名字;北京奥运会蹦床冠军何雯娜、陆春龙也将进入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进行本科学习;北京体育大学奥运冠军班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但他们只是体育界少数的“幸运儿”。在大大小小的金牌背后,一个群体的沉重叹息仍时有传来。辛勤的汗水,辉煌的过去,并不一定能给他们带来退役后美好的生活。诸如:邹春兰退役后成为长春市一家浴池的女搓澡工;“泳后”戴国宏靠卖服装、卖菜维持生计;马家军“第一金”刘丽至今待业在家;体操运动员张尚武靠街头卖艺谋生等……以上列举的运动员的现状只是成千上万退役运动员的一个缩影。运动员退役后的困境,不仅反映了我国对退役运动员保障举措需要不断完善,更反映了我国“体育系统”所培养的优秀竞技体育人力资源是以牺牲其正常的“受教育”权力为代价的。与其在我国优秀运动员拿到世界冠军、功成名就时再给予其学习与深造的机会,不如在其初级培养阶段即施以合理的“体与教、体与智”的均衡发展。

4)伤病困扰难康复。著名的乒乓球教练员蔡振华曾经这样分析中国运动员与西方运动员的差异:“在西方人眼里,体育运动是一个职业,运动员要靠这个养家糊口;而在中国,体育运动是一项事业,运动员不惜一切代价来争取的事业”。他一语中的地讲清了两者间的区别。超负荷的训练,使得昔日的运动健将退役后成了“伤病”的代名词:才力由于早年训练导致身体健康受损;邹春兰受早年训练的影响,身体出现了很多男性体征;女子三人项目冠军刘菲退役后伤病缠身头发掉落 …… 上述运动员竞技成绩的辉煌是以付出的超负荷的人身摧残为代价的,这种体育精神是“以金牌为本”不是“以人为本”,更与毛泽东时代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体育精神背道而驰。因此,伤病问题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症结。

“体育系统”运动员在训人数下降的境况,受其自身内因影响,但也受外因冲击,为此,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不仅需要“体育系统”自身进行合理规划与科学设计,更需要“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全面融入到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梯队建设之中,毕竟中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不仅仅只姓“体”,它还姓“教”、姓“社”,中国体育事业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去参与、去推动。

2.2 “青奥会”助推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转移 2010 年新加坡青奥会,让我们认识了两种身份,一种是国外的“学生运动员”身份,一种是我国的“运动员学生”身份。“学生运动员”是在学习中抽时间训练;“运动员学生”则是在训练中抽时间学习。如果把学业和运动成绩比喻为两条腿,国外选手是在同时训练两腿的力量;而在体校中度过了大量时间的中国“运动员学生”则文化素质相对不足,两条腿的“粗细”明显不均。如此差别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运动员培养体制。

“青奥会”这一青少年竞技体育舞台的适时推出与适时搭建,使我们更清醒地审视了我国“体育系统”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更清楚地认识到“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横向结合,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2.1 “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横向结合的发展动因 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先生曾指出:“体育和教育密切相关,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教育的体育是走向歧途的体育。中国从‘金牌大国’走向‘体育强国’,必须坚持探索‘体教结合’之路”。建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一直采用的是初级、中级、高级“三级训练网”的组织形式。国家采用行政方式从宏观到微观对体育事业行使全面管理职能,然而随着体育事业迅速发展、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过分依赖政府行政管理,仅仅依靠体育局独家办体育的现状,已使“体育系统”感到力不从心。反观国外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多数发达国家更致力于发展旨在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社会体育,发展社会体育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搞好学校体育,而学校体育恰好又是竞技体育的基础。由此可见,以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逐步实现我国“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横向结合,对于解决我国“体育系统”后备人力资源稀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2 “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横向结合的人力优化 多年来,“体育系统”培养的运动员,重视“训”而忽视“学”;“教育系统”培养的运动员,重视“学”而忽视“训”。两者之间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相互弥补,不失为发展之大计。

现阶段,“体教系统”横向结合的“人力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1)能够较好地解决“学与训”的矛盾,培养全面发展并具有体育专长的人才;2)能够较好地解决运动员退役以后的出路问题。一旦运动员的运动生涯结束或者生病,不会陷入升学不得、就业不能的两难境地;3)能够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做到在运动训练的同时进行文化学习,使其退役去向不仅仅只局限于担任教练员,还可以成为具有其他专长的合格人才;4)“体教结合”模式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包办代替”模式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对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具有深远影响。

为解决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力资源稀缺问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地探索与完善“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有机结合,不失为理想的解决办法。

2.3 我国“青奥会”参赛目标与价值取向的战略转移 青奥会,并不是简单的“青春版”的奥运会。它名为运动会,实则是一个世界青少年运动员学习交流的盛会。2010 年首届“青奥会”的举办,14 ~ 18 岁青少年主宰“青奥会”赛场的限制,使我们再一次将参赛运动员的目光聚焦于“90 后”青少年运动员群体。这一特定的90 后运动员群体,也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带来新的拷问。面对2014 年第2 届南京青奥会的即将临近,对我国青少年运动员“青奥会”的参赛目标与价值取向应有更清醒与更冷静的思考与定位。

2.3.1 参赛目标 通过“青奥会”的平台,教育我国青少年维持高尚的道德标准和公平的竞争精神,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价值,塑造“身、心、德、艺、智”全面发展的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2.3.2 价值取向 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在青奥会上“争创佳绩”固然重要,但除了赛事之外,教育同等重要。“青奥会”将激励我国的青少年运动员树立“卓越、友谊、尊重”的价值观;秉承“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促进“文化教育与竞技能力”的协调发展;增进“人际交流与国际友谊”的完美融合。

3 结 语

从世界背景看,“青奥会”的出现是基于世界对青少年的关爱与对青少年健康品质的弘扬;从中国的发展看,“青奥会”的出现恰逢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管理体育变革的历史时期,“青奥会”无疑将对我国“青少年竞技体制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驱动作用。在我国高度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下,我们希望上世纪90 年代以后出生的运动员能够茁壮成长。希望在体育管理组织结构优化配置的前提下,使“体育”真正地回归到“教育”,使青少年运动员在“和谐、健康”的环境下创造出更好的运动成绩,在“教育回归”的过程中完成“体育与教育”的共融发展。

[1] 王成.论青奥会的创新、使命与发展[J].体育与科学,2010,31(2):12 - 15.

[2] 柴王军,汤卫东,覃兴耀.青奥会价值目标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8(6):66 - 67.

[3] 裴军.青奥会: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再诠释[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4(2):29 - 31.

[4] 薛怡敏.美、俄、德、日四国业余体育训练体育的发展特点[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2):23 - 25.

[5] 杨再淮.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与可持续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1):20 - 24.

[6] 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统计司. 国家社会统计年鉴(2006 -2009)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 2009.

[7] 刘丹,何振梁:“体教结合”才有真“体育强国”[N].新闻观察.2006 - 03 - 23(3).

[8] 蔡振华.中国军团注重青奥真谛 更关心青少年的全面发展[EB/OL].http://www.olympic.cn/2010qah/others/ 2010-09-02/2066288. html.2010 - 09 - 02.

[9] 蔡振华. 中国游泳成绩喜人 竞赛杠杆向三大球倾斜[EB/ OL].http://sports.sina.com.cn. 2010 - 08 - 24.

To See the Strategic Transfer of Training Mode for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Reserve Tal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n Youth Olympic Games

YAN Yu-dong,ZHAO J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

Taking Youth Olympic Games as entry point, cultural concept, education element and competition principle as methods,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number of competitive sports reserve talents in China, in order to ref l ect on our competitive sports reserve talents training mode from Youth Olympic Games, to think and locate the goal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China for the participation in Youth Olympic Games.

Youth Olympic Games; reserve tal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training mode

G808.18

A

1004 - 7662(2014 )01 -0004 - 04

2013 - 11 - 29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657SS11065)。

闫育东,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青奥会后备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肘后备急方》——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青奥会对中小学运动会改革的启示研究
花与竞技少女
南京青奥会掠影
青奥会少吸PM2.5让人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