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历史遗弃的老人

2014-04-22 03:43程树榛
传记文学 2014年11期

程树榛

一个被历史遗弃的老人

程树榛

郭子刚和他的夫人陈葆华

清明节前夕,我的内侄(夫人的侄子)从苏北故乡来到北京探望我们。他说是衔命而来:因为他和家人准备为他逝世多年的祖父建立一座墓碑。他说:祖父是一个生平非凡的人,但却被历史遗弃了,我不能数典忘祖,也遗忘了他老人家,我要为他树个墓碑!他希望我这个作为女婿的作家,来撰写这个碑文。义不容辞,我只能答应。但是,我对老人的生平仅仅一知半解,需要全面的了解,方可动笔。于是,内侄便向我详细地谈及老人平生那不寻常的遭际。为行文方便,在这里我仅做客观叙述……

在中华大地处于大夜弥天的年代,曾有一位青年,怀经邦济世之才,抱步月凌云之志,投身于汹涌澎湃的革命热潮当中,并以特殊身份,出生入死,为革命事业做出过特殊的贡献。然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他却成为一个被遗弃的悲剧性角色,潦倒半生,带着终生遗憾,寂寞地故去。

这个人就是我要记述的郭子刚。

老人生于上个世纪的头一年。他的家庭曾经是我们家乡邳县(今邳州市)“郭庙”的一个望族。邳县古称邳国,有3000余年的文明史,原分上邳和下邳,上邳为古黄河决口所沉没,仅存下邳。张良为黄石公脱靴的杞桥,关羽兵败降曹的土山,吕布贪花的白门楼,都发生在这里,至今尚有历史遗存。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陇海铁路横亘东西,为苏北交通要冲,到处河流纵横,土地丰饶,乃渔米之乡也。“郭庙”原为邳县巨富之一的郭氏家庙所在地,其家宅为兵燹所毁,部分家人乃迁居于此,以家庙为基,重建家园,日久年远,子孙繁衍,形成一个硕大的村落,正式命名曰“郭庙”。郭子刚家系郭氏最富有的一支,因继承祖业,乡下有良田数百亩,城镇上还有殷实的店铺,锦衣玉食,呼奴唤婢,算得上“有钱人家”。郭子刚是郭门长子,自幼天资聪颖,俊逸早慧,被家族视为掌上明珠,期为栋梁之才。幼年,先被送入私塾,熟读“四书五经”;及长,又考进了官办中学,学得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被乡亲誉为“洋秀才”。根据其家长的意见,希望他将来能够走仕途之道,扶摇直上,跃入龙门,以光郭氏门楣,重振郭氏家风。

但是,郭子刚却未能如家人所愿。在他成人之后,目睹国家贫弱,政治腐败,痛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作为热血青年,经常痛心疾首;他特别敬佩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每当捧读《绝笔书》,辄热泪盈眶,不能自已。为此曾赋小诗一首以明志:

读书非是谋封侯,

山河破碎妄自忧。

甘洒碧血酬壮志,

报国何惜少年头!

虽有满腔豪情,可是,四顾茫茫,到哪里去寻找他的归宿呢?

正当他彷徨无着、走投无路之际,却意外地受到了一位同乡的思想感召,走上了违背家长意志的“危险”之途。

这个人便是早期的共产党员宋绮云。

宋绮云是邳县杲堂人,自幼家贫,但聪慧好学,全家节衣缩食供他读书,先在家乡的私塾诵读“四书五经”,后来又远离故土就读于“洋学堂”,因无力缴纳膳费,他只能“寄宿不寄膳”,从家里自带干粮以饱饥腹。虽然贫苦,但他却志向远大,当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的风暴卷到邳县时,他首先响应,积极投身到运动中去,并被推举为邳县学生联合会领导成员之一。当时,他仅仅是一个高小学生。高小毕业后,同样由于贫寒的原因,没有条件升入中学,而考入了当时的清江(即现在的淮安)师范学校。在这里,他也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表现出一个青年斗士的峥嵘形象。1925年,南方的国民革命风起云涌,宋绮云再也按捺不住那颗跳跃的心,毅然决然地投笔从戎,考入了黄埔军校,在军校期间,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决心献身于祖国和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黄埔军校毕业后,他进入了叶挺领导的北伐铁军,冲锋陷阵,英勇顽强,曾受到叶挺的嘉勉。后来,蒋介石叛变革命,到处屠杀共产党人,宋绮云不得不隐入地下,奉党组织之命,辗转回到江苏邳县老家,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创建了邳县的第一个党组织。

宋绮云的革命思想和革命精神,在邳州大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广大年轻人的心,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忧国忧民的有志青年。郭子刚与宋绮云有着某种姑表兄弟关系,他称宋绮云为表兄,宋绮云的老家杲堂子,与家居郭庙的郭子刚相距不到5公里,二人年纪很小时就相依为伴,过从甚密。因此,宋绮云的思想一经和郭子刚碰撞,便产生了炽热的火花。

宋绮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强烈地感染了年轻的郭子刚那颗跃动的心。再加上目睹当权者的专制独裁、丧权辱国,眼见家乡父老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他当然就无法遵从祖命,安静地坐在书桌旁读书求道而后再踏入仕途,独步青云;他决心和这位志向远大的表兄走同一条道路。于是,在那腥风血雨、处处都是白色恐怖的年代,在宋绮云的身边就有了一个忠实的追随者和得力的助手。

郭子刚抛弃了优越的家庭生活和长辈寄予希望的“远大”前程,和宋绮云一起干起了“提着脑袋干革命”的“营生”。这当然是郭子刚的家长所不愿看到并无法容忍的。在此后“逃亡”的时间里和“历险”的过程中,郭子刚的父辈和亲友也曾多次规劝他“别误入歧途”,要“改邪归正”,并用软硬兼施的办法促进他“迷途知返”。他们甚至专意给他娶了一个他心仪已久的美丽贤淑的“大家闺秀”做妻子。这位姑娘名唤陈葆华,也是邳县当地的名门之后,父母比较开明,还在封建习俗仍然浓重的民国初年,她就以一双天足走出深闺,进入“洋学堂”读书求学。姑娘不仅知书达礼,能诗能文,而且是乡里闻名的端庄美女。当年,曾有不少富家子弟上门求亲,但都被陈家姑娘拒之门外。然而,她却唯独钟情于家居郭庙的那个性格倔强的书生郭子刚。由于他们的父辈均系当地的乡绅,平时多有过从,因此,郭子刚和陈葆华曾多有机会谋面,彼此的脑海里都留下烙印。郭子刚对陈葆华的印象更为美好,内心的艳羡经常在家人面前溢于言表。双方老人对此也都了然于心,并乐见其成。经过愉快的协商,便把他们俩撮合在一起。在外人看来,真可谓才子佳人天设地造的一双,亲友们无不为之称羡。郭氏家长及时把这位淑女迎娶过门,同时想方设法把郭子刚从外地“骗”了回来,与美丽的少女拜堂成亲。他们试图让这个不驯服的子弟,躺在玫瑰色的温柔乡里,忘却大千世界所发生的事情,入仕谋事,以光门楣。

应该说,郭子刚对这桩婚姻是称心如意的。但是,已经有了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目标的他,却丝毫也没有迷恋家人为他打造的这个“幸福的小天地”,燕尔新婚不到3日,他便与爱妻依依惜别,离开家门,远走他乡,“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去了。他痴迷地“一头撞在南墙上”,“十二条牛也拉不回来”,像“吃了迷魂药一样”,甘心情愿跟着宋绮云一同出生入死,背叛富裕的家庭,历难涉险,“为穷人打天下”——这是半个多世纪后,他的老伴——也是我的岳母对自己丈夫当年行为的评语。

此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蒋介石背叛革命所制造的白色恐怖时期,郭子刚和宋绮云一起,过着一夕数惊、险象环生的“游击”生活。在敌人严密的追逐下,他们多少次死里逃生,多少次血染征尘,浪迹苏鲁豫皖,隐匿沂蒙太行。高堂老母依闾而望,新婚妻子拥衾而待,他却远走高飞,居无定所,给家里不留半点声息。

数年时光,倏忽而过。

郭子刚的命运随着宋绮云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起伏而变化着。当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来到陕北与刘志丹会合稳住阵脚之后,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转机。老资格的共产党人宋绮云通过种种关系,进入了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所领导的西北军,并且很快地被杨将军所赏识,进而成为他的贴心核心成员。之后不久,宋绮云又奉杨虎城将军之命,主办西北绥靖公署的机关报《西北文化日报》。

《西北文化日报》很有点来头。它创办于1931年春。当时蒋介石的忠诚干将顾祝同主政潼关行营主任,权力覆盖西北诸省。为掌握大西北的舆论导向,宣传蒋的“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受蒋的嘱托,在西安筹建了这份报纸。但时隔不久,顾祝同因蒋对他另有重任,从而调离潼关,蒋介石为拉拢杨虎城将军,让他接任了西北绥靖公署主任,由潼关改为驻守西安。杨虎成将军也深知舆论阵地的重要,随即接收了《西北文化日报》作为自己的机关报。宋绮云是杨虎城所信任的人,让他主持这家报纸,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了。

宋绮云到报社任职之后,郭子刚也紧紧跟随着他的上级加表兄一道来到了古城西安,成了《西北文化日报》的营业部主任,遵宋绮云之命,挑起出版发行工作的大梁。同时,名正言顺地成为西北军的一员,和宋绮云一样,还获取了“将军”的职衔。因为有了公开的职业,加上第二次国共合作差不多已成定局,他们的身份不久也便公开了,为工作方便,他们一同在古城一个偏僻的街道里建立了“公馆”——有了自己的家,同时酝酿与家人团聚。

宋绮云和他的夫人徐林侠

日理万机的宋绮云,无暇亲自回家迎接蛰居故乡的妻子儿女前来西安,他只好“麻烦”自己的好友郭子刚了。他说:“子刚,咱们既然有了‘窝’了,就把‘家里人’接过来吧!这事只好劳你的‘大驾’了!”

郭子刚欣然答曰:“我责无旁贷!请放心,保证‘完璧归赵’!”

郭子刚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江苏邳县。从当时的运河火车站(现在改为邳州车站)下车去宋家居住的杲堂子,必须经过自己的家门郭庙。但是,他忍受了对老母爱妻刻骨铭心的想念,虽过家门而未入,首先找到了宋绮云的妻子徐林侠。徐林侠也是邳县人,早年肄业于徐州女子师范学校,思想活跃,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早在1926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为志同道合,和宋绮云一见如故,很快地结为夫妇,二人是相依为命的战友。徐林侠是一位非常能干而且特别活跃的女党员。她抛家舍业,和丈夫一起,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为此,她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来又辗转被关押在苏州监狱。在审讯她的时候,由于她善于隐蔽,至死都不承认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加上又在监狱里生产下一对孪生姐妹,被当局“从轻发落”,仅判处了数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她拖着一对牙牙学语的孩子,回到了老家邳县。当时的邳县是一片白色恐怖,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党员们都远走他乡或转入地下,丈夫也不知去向。徐林侠不敢贸然寻找组织和同志,只好蛰居故里,等候丈夫的音信。在焦灼的期盼中,郭子刚的到来不啻喜从天降。时不我待,徐林侠简单地收拾一下衣物,便随从郭子刚连夜返回西安。一对患难夫妻得以久别重逢,宋绮云对郭子刚充满了感激之情,他喃喃地对郭子刚说:“子刚,你让我说什么好呢……”未等他说下去,郭子刚连忙接过话来:“你什么也不要说了,咱们是谁对谁呀!”简单的对话,表达了无尽的革命情谊。

安顿好宋家“公馆”之后,郭子刚才重返江苏邳县故里——郭庙,因西安工作繁忙,他未能在家久留,在含泪告别双亲之后,把那年轻美丽的妻子接到自己的身边来。陈葆华熬过了多少凄风苦雨之夜,度过了多少闺寂衾冷之晨,挨过了多少担惊受怕之日,这个中国的“十二月党人”之妻(郭子刚对妻子的妮称),今天终于投入到丈夫温暖的怀抱,她是多么地幸福啊!她紧紧地拥抱着丈夫宽厚的臂膀说:“子刚,我再也不愿和你分开了!”郭子刚也报之以同样的亲昵之情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我们将白头偕老!”就在第二年,他们的爱情之花结下了丰收之果,他们的独生女儿——也就是后来的我的妻子郭晓岚在这里出生了。

于是,宋、郭两家,比邻而居,朝夕相处,患难与共,过了一段难忘的幸福时光。有了可靠的“后勤”保障,宋绮云和郭子刚的工作也更加起劲和忙碌了。

协助宋绮云办《西北文化日报》是郭子刚的一生事业最辉煌的时期。这张报纸名为杨虎城将军为主任的西安绥靖公署的机关报,实际上却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的喉舌。在杨将军的默许下,报社吸纳了大量的共产党人作为报社的骨干,因此,在“西安事变”发生的前后,它左右着这里的重要舆论导向。我们党的许多抗日救亡主张,多是通过《西北文化日报》来传达的。宋绮云还以此为根据地,向延安和各地输送并转移了大量的党的重要人员和进步人士,他们以《西北文化日报》记者的身份,“合法”地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其中有许多人在西安的衣食住行都是郭子刚受宋绮云的委托亲自办理的,比如宋日昌等同志去日本,潘自力等同志归国后联络去陕北,周西林等同志去延安,毛泽民等同志去新疆,都是这样成行的。就连著名女作家丁玲从上海去延安,途径西安时,也是郭子刚亲自接待和安排后胜利地抵达目的地的。

西北文化日报社全体欢送宋社长绮云东渡留影(后排左三为郭子刚,前排左四为宋绮云,左五为徐林侠)

《西北文化日报》虽然名义是西北绥靖公署的机关报,但是,办报的经费却非常困难,大部分的开支依靠报纸的本身营业收入,这个任务当然就落在郭子刚这个营业部主任的肩上。于是,他便千方百计地开源节流,增加收入,以保证报纸的正常出版。在郭子刚和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报纸不仅正常出版,而且还由开始的对开一张4版,改为对开两张8版,发行数也有很大的增长,不仅行销西北各省,全国各地,乃至南洋华侨都有它的读者。当年一位名叫陈豪的南洋归国华侨青年曾经深切地说:“我们在国外看到《西北文化日报》刊登的‘西北风光’专栏上的诗文、图片,仿佛站在依依的左公柳旁,听阵阵的驼铃声,我们祖国多么壮丽伟大!所以我才千里迢迢回归祖国,决心为保卫祖国而战!”报纸的影响可见一斑。为此,宋绮云曾经多次表扬郭子刚的敬业精神,他对自己这个助手的工作是非常满意的。

当然,郭子刚也在奋发进取,努力扩大报纸的影响。

果然,在关键时刻,这张报纸发挥了特殊的功能。

就 在1936年12月12日——在中国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天,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爆发了。这一天,西安市的全部报纸都停了刊,人们噤若寒蝉,不敢言声;唯有《西北文化日报》连发2期特大号外,散发给广大市民。

第一个号外的内容是:张学良副总司令、杨虎城主任暨西北军各将领对蒋委员长实行兵谏。

一、为停止内战,已将委员长妥为保护,促其醒悟;

二、已通电全国,要求政府立即召集救国会议;

三、已请南京政府释放一切政治犯;

四、此后国事完全决诸民意,容纳各党各派人才,共同负起救国责任。

第二个号外,则刊登了张、杨二将军对时局的八项主张:

一、停止一切内战;

二、立即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

三、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

四、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五、保障人民集会、结社等一切政治自由;

六、确实遵行总理遗嘱;

七、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八、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这些号外由宋绮云亲自执笔印好后,责成发行部主任郭子刚率领全体职工走上街头向民众免费发放。郭子刚等人,怀抱着油墨未干的号外,走街串巷,或散发给过往行人,或塞入市民的门缝中。这一天早晨,西安的市民们在睡梦中忽闻枪声大作,不禁人心惶惶,不知所措;当他们看见这些号外时,知道了蒋介石在临潼被捉获的消息,从而了解了“西安事变”的真相。于是,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无不颌首称快。

”西安事变“第二天《西北文化日报》的消息

此后数日,西安市的群众一片欢腾,群众抗日运动掀起了蓬勃的热潮,抓住这个时机,《西北文化日报》及时发表文章,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揭露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就在事变发生后的次日,该报又发表了《昨日张、杨兵谏与八项救国主张》的社论,和宋绮云亲笔撰写的《何处是中国的生路?》的署名文章,详细地报道了事变发生的起因,正确评价了“兵谏”的意义和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宋绮云还根据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写出了有关“西安事变”的宣传提纲,在报纸上连载,除了继续详细报道了事变发展的情况外,并及时地直接传达了我党中央和周恩来关于对事变的正确评价和主张。因此,为促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宋绮云和他主编的《西北文化日报》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那紧张的、惊险的、兴奋的又是瞬息万变的日日夜夜,郭子刚和报社全体员工一道,在宋绮云的指挥下,不避艰险,不顾疲劳,不分昼夜,艰苦奋战。有时一连好几天家里人不见他们的影子,郭子刚年轻的妻子经常是战战兢兢地依闾而望,等待着丈夫的平安归来。郭子刚偶尔抽空回家一趟,但总是匆匆一过而去,他向惊恐万状的妻子说:“现在西安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是在为挽救国家危亡而战斗的。你别害怕,有绮云在那里掌舵呢,一切都会顺利的!”他对自己的表兄充满了信赖和崇敬。

正因为如此,在关键时刻,他也能挺身而出,为宋绮云分忧解难。这里只举两个较典型的例子。

其一是:由于《西北文化日报》在“西安事变”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极大地促进了西北地区抗日高潮的到来,反动派因而视宋绮云和这张报纸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于是,他们便想方设法找茬儿来施展他们的阴谋。一次,报社为更好地制造革命舆论,赶印一批进步书籍,如瞿秋白同志著的《中国革命向何处去?》云峰撰写的《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以及宋绮云化名月溪所写的《辩证法浅解》等等,不小心被特务发现了。国民党陕西省党部便气势汹汹地来到报社,要将宋绮云带走进行审问。这显然是一个恶毒的阴谋。宋绮云是报社的轴心骨,没有他报社就无法出版,我党的声音就无法向广大人民传达。当然不能让敌人轻易把他带走。在此紧要关头,郭子刚情急智生,立即挺身而出站了出来。他向那个虎视眈眈的特务小头目说:印刷这些书籍,是我为了赚取“外快”自己做主干的,与宋社长无关,要抓就抓我一个人好了!

有人主动出头认这个账,特务们事先根本没想到,现在就没有别的“咒”念了,只好气急败坏地把郭子刚带走。在敌人的看守所里,不管他们如何对他或严刑拷打逼问,或用甜言蜜语诱惑,郭子刚回答的都是原来的那番话,敌人拿他也没“辙”了。后来,宋绮云赶紧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把郭子刚营救出来。此事便化险为夷了。宋绮云对表弟的勇敢、机智和顾全大局、临危不惧的牺牲精神充满了赞许和感激。

西北文化日报社全体欢送宋社长绮云分别留影纪念(前排右五为郭子刚,右六为宋绮云)

另外一件事是:周恩来副主席在圆满解决了“西安事变”后,将离开西安时,交给宋绮云一个任务,要他设法为延安搞到一套印刷设备。当时,党中央刚刚到达陕北不久,印刷条件极差,因为没有印刷设备,好多文件不得不使用原始的石印或用人工刻蜡版油印;有些重要文件必须铅印的,只好派人冒着生命危险到西安进行,然后再秘密运回陕北。这显然是无法满足工作要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改善延安的印刷条件已经刻不容缓。

宋绮云急党中央之所急,立即想法完成任务。他首先与郭子刚商量:是否可以将《西安文化日报》现有的一部对开机连同铅字等设备运往延安,以应急需。郭子刚认为不可,因为这些设备归杨虎城将军的西北行署所有,私自运走不大适宜。他建议:不如将报社同人集资购买的拟将创办的《西北画报》的全套印刷设备运去较为合适。宋绮云问:这是私人财产,大家能够同意吗?郭子刚说:估计没有问题,这些人都是“自己人”。后来一经征求意见,大家听说是送往延安的,无不表示赞成和拥护。

抗战时“难民服务团”(右二为郭子刚,右四为宋绮云)

此后便是如何把这部机器运到延安的问题了。这件事办起来更加棘手。因为报社的对门是西安军警督察处,西邻是国民党的《西京日报》社,东侧是省党部刚刚设立的专门刺探我方情报的饭馆。实际上是“三面受敌”。仅有报社后面的厕所敌人无法监视,但是,一墙之隔还有一家住户,挡住去路。欲把机器运出必须通过这户人家才成。宋绮云问郭子刚:这家住户怎么样?能说通吗?郭子刚回答: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他曾经是我的房东,我在他家里住过一段时间,彼此关系还不错,他为人也正直。我去说说看。

这家人家果然对郭子刚的印象很好,也极为信任,一下子便被说通了。于是,就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漆黑的夜晚(郭子刚清楚地记得,那天是1937年1月13日夜),由郭子刚带领10余人把机器顺利地从报社运出,翻过那户友好人士家的院墙,运到另一个偏僻的街道,然后由红37军驻云阳办事处主任杨尚昆派人就近接应,几经辗转,最后运到延安。

印刷机运抵延安后,由时任边区的财政部长林伯渠和《解放日报》社长祝志成共同接收。党中央当即决定,把它放置在刚刚创刊不久的《解放日报》社内。与此同时,郭子刚还遵照宋绮云的指示,亲自选派了7名优秀工人去延安,对设备进行了安装和调试。从此,延安便有了一套完整的印刷设备,给党的舆论宣传工作插上了翱翔的翅膀。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博古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对此非常重视,多次前去察看,并对护送和安装设备的工人表示亲切的慰问。事后,宋绮云对郭子刚说:子刚,你为革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会载入史册的。后来,郭子刚每谈起此事,都感到十分光荣和自豪,同时昭告后人: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加倍珍惜。

这套设备在全国解放以后,作为革命文物被保存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里。

如果说运送印刷设备去延安是郭子刚参加革命之后最辉煌的顶峰,此后不久,他便从这“顶峰”摔到了低谷。因为,“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背信弃义,首先在南京扣押了送他安全返宁的张学良将军,继之,又用卑鄙的手段,诱捕了从海外考察归来的杨虎城将军,他们所领导的东北军和西北军,也被蒋介石采用各种“巧妙的”方法分化、瓦解而溃散了;作为杨虎城的“亲信”的共产党人宋绮云又岂能幸免?就在他奉党中央的指示即将转入国民党政府行政院的第七“难民服务团”(郭子刚也随同赴任)不久,又被国民党的特务秘密逮捕了,同时诱捕了他的夫人徐林侠和正在哺乳中的孩子振中(即后来在长篇小说《红岩》中所描写的那个“小萝卜头”)。一直和宋绮云保持“单线联系”并受其直接领导的郭子刚,像一个失去亲人的孤儿无依无靠了。祸不单行,与此同时,郭子刚曾经借以栖身的第十七路军,也随着杨虎城将军的被捕入狱而星云流散,他也再难找到可以依托之地和能够信赖的同志和朋友。为躲避国民党的搜捕,他携妇将雏,四处漂泊,到处躲藏。有时,借跑单帮以谋生糊口,有时,做教员以遮人耳目,最后,实在是走投无路了,他只好隐姓埋名回到江苏邳县老家,筑庐而居,伺机寻求东山再起的际遇。

但是,处境艰窘,机遇难求。有几次,他也曾试图接触一下偶尔经过这里的新四军的游击队,希望能够“接上关系”,但碍于他这个“国军大官”的特殊身份,终难如愿。好不容易盼到抗日战争的胜利,却又爆发了全国性的内战,他的家乡被国民党的军队占领,满街鹰隼,遍地狼犬,到处险象环生,他更加无法找到返回革命营垒的机会;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打垮了国民党800万军队,解放了中华大地,他也未曾挪动一步。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自己的队伍盼来了,家乡解放了。当时,郭子刚兴奋的心情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他感到自己的出头之日来到了,该昂首挺胸为新政权大干一番了。未曾想,新政权刚刚建立不久就拿他开刀了——对他实行管制。理由是:他曾经是国民党的“肩上有一个金豆”的“将军”,曾经“穿着将军服、戴着大沿帽在西安城里耀武扬威的国民党大官”……郭子刚只好反复向他们解释:当年他当的是爱国将领杨虎城率领的西北军的“挂名军官”,实际上是在宋绮云领导下替共产党在做事的“自己人”。可是,谁能相信呢?一天,他直接找到当地新政府的一个头头进行申诉,向其详细地述说了自己这些年的革命经历。

宋绮云的幼子小萝卜头(宋振中)

那个头头耐心地听完他的申诉后问他道:“你说的这些情况谁能够证明?”

郭子刚回答说:“宋绮云同志可以证明这一切!”

“宋绮云是干啥吃的,他现在哪里?”那人又问他。因为这类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既缺乏知识,又孤陋寡闻,他们竟然不知道宋绮云是何许人。

郭子刚只好详细地向他解释:“宋绮云是咱们邳县资格最老的共产党员,是他创建了咱们这个地区的共产党组织,为中国革命特别是在‘西安事变’中做过巨大贡献的人。”

“此人现在何处?”那人继续追问。

“他现在还关押在国民党统治下重庆的监狱里。”

当时,重庆尚未解放。

“那你让我们怎么去对证?”那人的眼睛一瞪,随后又补了一句:“我不懂得什么西安事变。”

“秀才遇到兵”,郭子刚没有话说了,他只好接受“管制”;他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宋绮云出狱后,亲自来改变他的艰难处境。

谁知他等到的却是参加宋绮云追悼会的通知。原来在重庆解放前夕,惶惶如丧家犬一般逃往台湾的蒋介石,亲自下令杀害了宋绮云夫妇和他不满7周岁的小儿子宋振中(即小萝卜头);一同被害的还有杨虎城将军一家。现在要在西安为这些烈士召开追悼会,作为宋绮云生前的老部下和亲戚,郭子刚被宋家后人专门邀请前去西安,和其他亲友一道,共同祭奠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们。

可是,当地的领导毫不理睬这个通知。他们说,郭子刚的问题未搞清楚,哪里也不许去!

郭子刚心急如焚,他向他们再三要求、请求、恳求甚至是哀求,但都无济于事。回答他的是更加严厉的训斥:“你要懂得自己的身份,要老老实实接受管制,不许乱说乱动!”

他必须服从。处于无奈中的郭子刚只能默默地遥向西安方向的天空祭告:敬爱的绮云同志,恕我不能前去你的灵前吊唁你,愿你安息,我会永远记住你的!

宋绮云牺牲了,郭子刚的“问题”就只能“挂”在那里。他曾经幻想:一旦全国解放了,他便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各路亲友、各方同事,找到证明材料,证明他原本就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

果然,此后不久他获得了一个机会。宋绮云烈士的次子宋振镛探亲回到邳县,途经郭庙时去看望父亲的老战友郭子刚。正处于被管制中的郭子刚一见是宋绮云的儿子——当年在西安时他曾经亲手抱过的娃娃,如今成了大小伙子;联想他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父母和弟弟,顿时显得无比激动,一把抱住宋振镛失声痛哭,哽咽难言;宋振镛也紧紧拥抱着老人,不禁热泪盈眶。在倾诉了多年离散之苦后,郭子刚又诉说了现在的尴尬处境。宋振镛听后感到非常震惊: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曾经和父亲宋绮云并肩战斗的战友呢?随即向地方政府进行反映,同时就自己所知写了证明材料,说明郭子刚在解放前的所作所为,要求立即取消对他的管制,政治上给予平反,生活和工作上给以适当的安排……谁知,当地的政府却认为宋振镛仅仅是个“十几岁的娃娃”,说话不足为凭,故而不予理睬。

后来,郭子刚的境遇是每况愈下。随着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随着阶级斗争的日趋尖锐,随着极左路线的逐步“完备”,郭子刚的“问题”也就随之逐步升级,最后竟给他戴上历史反革命的帽子,成为红色政权和劳动人民不共戴天的阶级敌人。“大水浇了龙王庙”,生活给他开了一个极为严肃的玩笑。

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初,天灾人祸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严重“自然灾害”,使得到处饿殍遍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严峻的现实,使上边的大人物发热的头脑似乎稍稍清醒了些,特别是党中央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刘少奇在会上做了“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结论,毛泽东也被迫做了检讨,差点下了“罪己诏”,社会上阶级斗争那根弦绷得不那么紧了;郭子刚感觉头上的“紧箍咒”也随之松了许多。于是,他又萌生了解决“问题”的念头。这时,笔者已经和他的女儿郭晓岚结婚了,知道乃父有这桩“冤情”和过往的革命历史片段,凭着年轻人一股子天真,也和他的女儿一道,从旁“鼓励”老人进行“申诉”,许多亲友也从旁“加油”。老头劲儿也鼓起来了,就以求医看病为由,到北京、上海、西安等地,投亲访友,分别会见了当年曾经在一起战斗过的老同事、老战友和老朋友(其中包括宋绮云的子女),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已经身居高位(有的已经是省、部级干部);他向他们倾诉了这些年所遭受的“委屈”和种种“不公平待遇”。老朋友们对他的处境十分同情,宋家兄妹甚至感到非常气愤,他们说: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个为革命做出重要贡献的老同志?“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可不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品性。因此,都愿意伸出友谊的手,洗去别人强加在郭子刚身上的污垢,还他一个革命人的清白。他们都一一地给他写了“证明材料”,证明这个“国民党军官”,是“自己人”,是宋绮云的亲密同志和战友,为革命做过特殊贡献的人,并强调指出:至今放置在北京的中国革命博物馆里的那套印刷设备,是郭子刚亲手运出西安而后又运往延安的。这里,还有这样一个小插曲:在北京访友期间,郭子刚曾经在宋绮云的长女宋振苏陪同下,专门到中国革命博物馆参观。在恭敬地参观了那些创建新中国革命志士的不朽业绩之后,却在陈列于馆里的那台已经锈迹斑斑的印刷机前,来回徘徊不愿离去了。老人眼望着他曾经亲手搬运过、抚摩过的机器,联想到自己当前的处境,不禁感慨万端,热泪盈眶……解说员见了连忙惊诧地问:老同志,您怎么了?郭子刚赶紧说:没什么,没什么!然后匆忙走开。宋振苏了解老人的心情,温婉地对他说:郭叔叔,有这么多老革命给您作证,放心吧,您的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的!

郭子刚相信这位可亲的晚辈的话。

老头拿着这一沓子“证言”,兴冲冲地回到了家。他满以为凭借着这些材料,足可以解决他的“问题”了。谁知,他的这个举动,又撞到“枪口”上了。据说不久前,被撤职罢官的彭德怀元帅,给党中央上书8万言,要求为1959年在庐山会议对他不公正的批判平反,因为事实已经证明,他在那次会议上给毛泽东上书的内容是正确的……随之,社会上那些过去被数不清的政治运动所“冤枉”的人,也纷纷奔走呼号,要求平反昭雪。但是,凡此种种,不禁又引起了“龙颜大怒”。认为,这股翻案风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是和“帝、修、反”的反华大合唱与蒋介石叫嚷反攻大陆相呼应的,要坚决刹住并把它打下去!当然,郭子刚也进入这个“新动向”之中,成为当地的一个“靶子”。专政机关派人当面训斥他:“你是货真价实的历史反革命,这个案是铁定了的,你休想翻案!以后,只许你规规矩矩,不许你乱说乱动!如要乱说乱动,立即取缔,予以制裁!知道吗?这是谁说的?”郭子刚当然知道,这是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中的名言。不过,他还是摇了摇头。那人马上极为严肃地说:“这是毛主席专门对你们这些人讲的,你要牢记了!”同时命令他:“以后你就老实在家里呆着,再也不许外出了,有病也只能在本地医治。”

得!画虎不成反类犬,老头的命运是雪上加霜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和他的女儿都很沮丧,同时也很后悔:当初为什么给老爷子敲这样的“边鼓”——“鼓励”他做这种“乱说乱动”的蠢事呢?你难道不懂得现在阶级斗争的“尖锐和复杂”吗?而且祸不单行,为了此事,我也受到当时所在单位党组织的严厉批评。工厂干部处一位负责审干的副处长恶狠狠地斥责我说:到现在,你还没有和你岳父的反动立场划清界限,你的屁股坐到哪里去了?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此事还成为我的一条罪状,使我在十年浩劫中反复地受到造反派的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的惩罚,并成为我申请入党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障碍。

接受这次“惨痛的教训”之后,老头果然“规矩”多了,再也不去“乱说乱动”了,确实是“死了心了”。但是,生活并没有给他“老实在家里呆着”的“幸福环境”。没过多久,那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狂飙黑天唬地地从北京卷到穷乡僻壤的邳县郭庙来了,这里的造反派一点也不比首都红卫兵心慈手软。作为“五类分子”之一(特别是国民党的大官),郭子刚当然在劫难逃。在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下,他受尽了从灵魂到肉体的凌辱。他的孙子(也就是我的内侄)后来告诉我:爷爷在被造反派毒打之后,回到家里半天不言不语,不吃不喝;稍后便仰天长啸:天理何在?良心何在?

(老爷子也太天真了:那个年代,哪里还有什么“天理”和“良心”?!)

更为可悲的是,老头最终也没能等到自己的“问题”被搞“清楚”的时候。多年来,眼看时光的流逝,政治漩涡的旋转,时代大潮的起落,似乎都与他无缘了;而在神州大地回春之后不久,他却匆匆忙忙地“走”了。临终前他还向家人喃喃地说:我不是反革命,我是一个革命人……

呜呼,悲夫!

老人就这样无限遗憾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听了内侄饱含热泪的叙述,我的内心也受到强烈的震撼,过去也曾听说一点老人不幸的片断经历,却不知还有这样深邃的冤痛;同时又令我不禁感慨万端:在那天翻地覆的大时代里,在波诡云谲的政局变迁中,老人不幸成了被历史遗弃的人; 在那举国笼罩着极左迷雾的荒诞岁月,他又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悲剧固然给他个人带来巨大的不幸,难道后来的人不应该从他的不幸遭际中,获得某些警醒和启示吗?

——“极左”应该和我们永远告别了。

我毅然拿起了笔,为老人撰写碑文……

责任编辑/孙 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