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文
今天,有两件事让巨头恐惧:第一是中国商业的巨大变革,移动商业时代的来临让他们感到害怕,让小人物察觉到有机会;第二是新一代创业家的成长模式。
老俞慌了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心目中的本土商业领袖,那些成功的样板都慌了,人人都慌了。俞敏洪向我提到刚刚办完新东方20周年的庆典,五六千人都很高兴很振奋,只有他一个人很恐惧,当天晚上就带着高管到郊区封闭讨论新东方的未来。在会上,他演讲的核心内容是宁可死在改革的路上,也不要死在成功的基因里。他说现在新东方面临很大的挑战,原先有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就是互联网,我们就是我们,他说“BAT”(百度、阿里、腾讯)这三个大公司的创始人都是他的朋友,现在这三个公司都开了教育频道,他面临很大的挑战。
我给他讲真正挑战新东方的不是“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实际上是刚刚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有一天,这些公司会变成一个巨大的颠覆者。现在商业颠覆的速度跟硅谷一样快,过去中国的企业成长慢被颠覆得也慢,硅谷是五年一代,中国现在也是这样。
新东方是30亿美金的市值,但是“去哪儿”“58同城”这两个公司都是2005年创办的,刚刚上市都超过了新东方,也都超过了搜狐。以我对这两家公司的了解,它们只能向上,不太可能过早进入一个顶峰甚至衰落,这就是中国的商业。
手里有没有未来的船票?
目前,中国的商业迭代非常快,导致巨头们没有安全感。而以前做创业和商业最没有安全感的是有创意、有技术的年轻人,一个小公司刚出来,如果刚做到上升,不幸被“BAT”看到了,立即会挖你的人,打垮你。五年前,中国商业的主轴是小人物害怕大人物,现在是巨头非常恐惧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突然冒出颠覆者。
马云是一个很沉稳的人,他曾说拿着望远镜也看不到对手,但是他现在很着急,发动大家去南极打“企鹅”。这句话听着很怪,阿里要打到腾讯的老家去。騰讯的马化腾怎么讲呢,如果没有微信这个产品,他都不敢想象。如果阿里巴巴今年不能上市,那么他的1000亿美金的预期市值一定会打折,而腾讯这样的公司一定会冲到2000亿美金的市值,这就是很大的变化。
不只是阿里害怕腾讯,像联想这样的公司,柳传志从来都是讲管理,不讲模式的,最近也在讲如何学会在社交关系里做销售,这是一个很大的变革。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显示,从1999年开始富有的企业家,现在都已到千亿元级,千亿元级的公司却充满着恐惧。马云甚至和王健林打赌说,未来是我的,线下的房地产会被电商打败。他们俩的打赌还没有终止,但我也相信王健林会面临很大的压力。但我想不到马云面临马化腾有很大的压力。
为什么巨头如此恐惧?
今天搜狐的市值已经低到不可想象了,越便宜越没人买,因为手里没有未来的船票,这个船票就是移动互联网。如果不去了解移动互联网,如果不掌握电商,不掌握投资和小公司结合的工具,未来就很可怕。
从2009年到2013年这五年里,中国的商业和创业发生了硅谷式的变化。中国的创业过去是有资源、有土豪精神、有政商关系、有奋斗精神就可以了。但是现在不一样,有很多创始人不再是百分之百拥有这个公司的人。“去哪儿”的庄辰超,百度有他62%的控股权。庄辰超还是好几个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我相信他以后也会不断创业。这种连环创业,从创业者变成LP(有限合伙人),变成投资人,这种连环身份的转化,在中国过去五年彻底实现。
美国为什么是五年颠覆一代,大公司还不死呢?其核心是美国资本市场发明了一个工具,当商业创新和技术创新发生的时候,小公司会被大公司收购和投资,非常频繁的专利和基于专利技术及团队的收购,大和小通过投资和被收购联系起来,这是美国商业保持活力的秘诀。
年轻人的机会
巨头都认为未来在年轻人手上,而自己又没办法回到年轻,最好的方式是做基金做投资跟未来在一起,买未来,不被未来颠覆。
如今,京东、百度这样的大公司都愿意跟小黑马在一起。像酒仙网的创始人以前是卖酒的,在成立酒仙网时下决心要做到100亿元。怎么做到100亿元?要么做一个酒厂,来不及了;要么做一个电商。他是一个土鳖,完全不知道怎么做电商。2010年,团队从太原来到北京亦庄租了一栋三层小楼,一楼做展示,二楼做办公室,三楼做宿舍,所有从山西带来的人都在那里。2013年,酒仙网做到了30亿—40亿元的销售额,三年都有利润,为什么?这是因为巨头酒商在传统渠道逐渐衰落,酒仙网成为茅台、五粮液这些巨头公司的宠儿。大家都不懂电商,但是跟酒仙网在一起感觉比较踏实,就这么一点心理暗示导致了酒仙网的崛起。
创业不到五年,一个不懂电商的卖酒人,做出中国第一电商酒品牌,这就是传统和现代的衔接。
还有触控“捕鱼达人”游戏创办人陈昊芝。当时他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创业规划行不行。2010年底,陈昊芝终于注册了自己的公司,现在一个月的收入是1亿元人民币,即将上市。奇迹一个出现在电商,一个出现在移动互联网,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整个中国最大的变化,就是所有你能想象的产业在未来十年一定会被移动互联网以及电商给替代。当商业发生技术导致的革命时,就是年轻人的机会。
(作者系《企业家》杂志创办人)
(摘自《中国青年》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