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凤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教学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课程标准指出:“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
但是,信息技术毕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全部,因此,恰当合理的应用非常重要。只有正确把握好与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才能真正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如果把握不准应用的作用点,就有可能走向由“人灌”到“机灌”的老路。下面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谈一下在这方面的认识与实践。
1 注重在导入新课时应用信息技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据教学实际,在导入新课时,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新课,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使课堂教学自始至终充满活力。此种情况可根据教学实际,注重在周末后的周一多加应用,因为经过周六和周日两天的假日,期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或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情绪,甚至玩的兴趣还存在,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能立即转移到学习上来。此时,利用信息技术所具有的集图像、声音、文字等于一体的特点导入新课,有利于把学生的兴趣迅速地进行转移。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圆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这一概念,可有效地激活课堂氛围,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又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可这样导入课题:用多媒體课件演示举世瞩目的中国“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升空的画面,然后让学生说出神舟九号发射的时间是几时?结束时,再演示“神舟九号”成功返回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九号”返回的时间是几时?这种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新课的选择,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能有效地保持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 注重在学习抽象的数学概念时利用信息技术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一般还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在理解一些数学概念时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条件,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意义。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其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条理化,从而使学生容易理解,便于掌握。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筷子、桌凳、电视机、圆筒等,让学生观察。创设这样的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感受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所要了解的图形的过程,进而引发学习兴趣。
又如在“数轴”概念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一般用实物温度计当教具,由于温度计很小,上面的刻度学生看不清,很是影响教学效果。而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单位长度,标出数字和方向,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由此引出数轴的定义。这样的讲解生动具体,不但能让学生看得清楚,学得有趣,而且使他们记得牢固,理解得也更为准确和深刻。
3 注重在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时运用信息技术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学目标中的关键,在一堂课中能否实现教学目标,关键在于能否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有些内容,如果用语言和一般教具来教学,很难达到目的。而通过强化练习来实现,则耗时过多,效率低下。因此,传统的教学往往在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学生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而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则可以在具体形象、动静结合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探究,从而化难为易,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实现教师精讲、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利用多媒体演示圆的面积的探索过程:首先将圆分成32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然后教师进行简单的语言描述,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一般就能比较容易得出圆的面积公式。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来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可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促进学生明白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来龙去脉,使问题条理化,从而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4 注重在课堂练习时应用信息技术
课堂练习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基本途径,又是促进学生运用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课堂练习,一是利用书本上的练习题,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进行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灵活性训练,也不利于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进行分层练习;第二种方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设计题目,然后在黑板上写题,学生抄题,其最大缺点是浪费时间。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及时向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分层次的习题,扩大练习的容量。此外,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浏览、搜集所需要的习题,在课外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和探究;还可以与同学交流,开展合作性学习。这种探究性合作学习不但有利于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而且促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注重在德育渗透时应用信息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是各学科的目标要求。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德育内涵十分丰富,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效果更加明显。如在“时、分、秒”的教学时,把教材中“我们赢了”的图画,用多媒体演示成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欢呼雀跃的喜庆场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是中国人期盼了多少年的梦想,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高兴,而且是自豪和骄傲。通过这样的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效果要比让学生观察图画和讲解好得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是通过人的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小,他们经验有限,那么生活中的形象越鲜明,思想影响就越强烈。”
6 结语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应用其辅助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是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应用的选择上,要注意把握准数学知识与其整合的作用点,不可滥用,不能为了追求形式,每节课都利用信息技术。例如,教学实践证明,一些计算课,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反而比运用多媒体教学好得多。
总之,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帮助教师解决了很多难题,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笑声和活力,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教学成绩明显进步。只要不断总结经验,注意使用方法,把握恰当的使用时机,信息技术将会在教学实践中愈来愈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