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职教师资信息素养的培养

2014-04-21 09:30:26黄乐辉张香晴
职教论坛 2014年33期
关键词:职教师资职业院校

□黄乐辉 张香晴

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它担负着培养社会所需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在这个信息快速增长的时代,信息素养的培养成为了职教师资所必备的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 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1]。 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对职业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职业院校信息技术人才,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实现职业院校信息化教育普及和应用的关键。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概念界定

(一)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

“信息素养”一词最早是于1974 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提出的,它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关于信息素养内涵的界定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观点(见表1):

表1 信息素养内涵代表性观点

通过分析表1 中的代表性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上述对信息素养定义的界定具有几处共性,即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具有一定的信息意识,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具备信息知识和信息伦理道德。 综合各种观点,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信息素养包含四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5]。其中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形成的重要前提,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与判断力;信息知识是构成信息素养的基础,指人们对信息工具的利用、信息源传播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指人评价、获取、处理、利用信息和信息创新的能力;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的价值取向,把握信息素养的方向,指个体在获取、处理、运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应当合法,不得对社会造成危害。

(二)职教师资信息素养的内涵

关于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有学者参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其从纵向上分为基础性信息素养、专业信息素养和自我实现信息素养等,如华东师大祝智庭教授将教师信息素养分为四个层次, 即基本信息素养、学科信息素养、特殊信息素养、科研信息素养[2]。 根据对信息素养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分析,笔者比较认同层次理论对教师信息素养内涵的分析, 职教师资信息素养的内涵有其极为相似之处,应包含基础性信息素养、专业信息素养、自我发展信息素养几个方面:

1.基础性信息素养是现代化社会中任何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获取、处理、应用、评价信息是人们适应信息化时代生活、 工作中的基本要求,教师作为公民中的一员,这些基础性信息素养理所当然是其必不可少的要求。

2.专业信息素养是职教师资能更好地从事职业教育这一特殊职业所需具备的特殊素养,如包含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管理、科研等,其中信息技术教学是职教师资信息素养的核心要素,即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等,让学生也能耳濡目染。

3.自我发展信息素养是职教师资实现个人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的重要因素。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要求职教师资能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具备科研与终身学习的素养,这也是任何一个职业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根本。

二、职教师资信息素养培养要求

职教师资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先导者,其特殊的职业角色决定了职教师资信息素养指向教学实践与应用,信息素养贯穿于职教师资科研、教学和专业发展等发面。 综合对信息素养基本内涵和职教师资信息内涵的分析,职教师资信息素养的培养要求如下(见表2):

表2 职教师资信息素养的培养要求内涵要求层次

职教师资担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目前,我国正大力扶持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学改革的根本。职教师资信息素养全面提高,有助于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有助于职教师资的自我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对于职教师资信息素养,应有更高的要求。

三、职教师资信息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针对职教师资信息素养的培养问题,近几年有学者对中高职院校师资信息素养进行过专门的分析,如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中职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网络环境下职业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论信息化社会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等,对中高职院校职教师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目前职业院校师资信息素养培养现状的综合分析,职教师资信息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职教师资信息意识比较缺乏,信息观念相对落后。 信息时代的发展对职教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具备更强烈的信息意识, 转变传统的信息观念,与时俱进。然而,除了信息技术专业的职教师资,很多专业教师的信息意识比较淡薄, 更多地停留于传统方式,不能很好地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育教学中。

2.职教师资培训力度不大,学校重视度不够。信息知识的学习、信息技能的提高、信息意识的增强,需要对职教师资进行定期培训,然而,很多的职业院校, 学校并没有很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导致很多职教师资信息技术能力不强,信息知识水平不够,从而更加缺乏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3.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较落后,软硬件资源建设不到位。由于信息资源设备的昂贵,有些职业院校,尤其是中职院校负担不起昂贵的费用,导致校园信息设备滞后, 职教师资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科研存在障碍。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落后,软硬件资源建设的不到位,阻碍的职教师资信息素养的提升。

4.职教师资信息综合能力不够强。 大多数职教教师对信息的获取、评价与应用能力薄弱。 职教师资在进行教学与科研的过程中, 文献检索的技能、对信息的选择处理能力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力跟不上现代化要求。

5.职教师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了解不深,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应用不够。很多的职业院校教师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了解不够深入,无法将信息技术很好的融合到教学与实践中来,以实现提高教学效果。

6.获取信息方式比较单一。 部分职教师资只具备基本的计算机使用技术能力,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较为单一,多媒体软件使用技术和信息检索与使用技术还有待加强。

四、职教师资信息素养培养建议

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突出的动手实践能力等的实现,需要职业院校培养一批信息素养高的职教师资来支撑。根据目前职教师资培养现状展现出的一些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1.加强职教师资的信息意识,转变传统的信息观念。 只有不断的推进职业院校的教育现代化建设,才能培养出社会所急需的职业技能实用型的创新人才,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认识到信息意识的重要性是实现教育改革的根本。学校应鼓励职教师资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与科研之中, 广泛地使用、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使职教师资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运用信息理论知识来指导信息技能,快速获取信息,在教学实践中利用信息技术,从而在教学、科研中不断地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运用新的教育观念和手段来教书育人。

2.加大职教师资信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力度。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院所应为职业院校提供充分的培训资源,供给足够的培训专家。 信息能力的培训是提高职教师资信息素养的主要方式,职业院校可以采取“长短结合”的校本培训方式,即长期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基于本校的培训。职业院校应制定出教师信息培训的计划与措施,分期的对职教师资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职教师资可以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问题并获得帮助,运用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进一步加强对信息知识与信息技能的掌握程度。

3.加强职业院校软硬件资源建设,为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完善提供物质基础。软硬件资源的建设直接影响到职教师资信息素养的高低,校园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先进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能大大改善教师的信息技能水平。因此,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为职业院校信息技术设备提供物质基础,高度重视信息资源建设,满足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求; 学校应从根本上解决信息技术设备方面的困难,加强校园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

4.加强信息的交流,促进职教师资信息能力的提高。学校领导可以组织学校内教师之间的信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交流,通过交流来取长补短,提高信息应用能力;另外,还可以请校外信息技术专家来做指导,来学校做讲座,与职教师资分享信息技能方面的经验, 解答职教师资在进行信息处理、信息获取、整合和应用方面遇到的困惑,促进职教师资信息素养的不断提高。

5.建设一个校园网络课程平台,鼓励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实践中,在网络教学中来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建设校园网络教学平台,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也会逐渐习惯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将现代教育技术灵活应用于学科教学实践之中,根据不同的学科来运用不同的教学媒体资源能大大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

6.建立一个信息素养资源库,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来大大拓展教师的信息知识。 学校可以扩大校园信息数字图书资源的建设,为职教师资提供信息检索资料,将信息资源库所能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网络中心专业人员应为全校师生校园网的使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保证随时都能利用网络来及时获取信息,这也将在无形之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知识与信息技术。足够的信息资源库的使用有助于促进职教师资信息检索技术的提高,资源获取方式的多元化。

五、结语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发展,教师角色及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教师逐渐从传递型的教师转变为研究型的教师[6]。 职教师资的专业发展关系到信息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促进职教师资自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对于职教师资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教育主管部门、 学校领导与教师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才能逐步提高信息时代新的师资力量。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制定合理的方案,不断满足学校相关的物质需求与信息资源;学校也应制定校本计划,对教师进行长短结合的信息素养培训, 尽快解决学校信息资源所遇到的困难,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让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提升职教师资整体水平;同时,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将信息能力的培养纳入到工作与生活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总之,网络环境下职教师资信息素养的提高任重道远, 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还是教师本人,都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顾及未来教育竞争的严峻性,使得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促进社会发展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1008/93785.html.

[2]何晓玲.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信息素养内涵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4):138-139.

[3]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杨红孺.论信息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3(6):117.

[6]夏扉,张娟.关于“教育问题”的再认识[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66-71.

猜你喜欢
职教师资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0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14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