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职创新思维人才评价体系实证分析——基于层析分析法

2014-04-21 09:30宋辉如
职教论坛 2014年32期
关键词:财经类权重人才

□宋辉如

财经类高职院校作为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与培养制造业技能型人才的工科类高职院校相比, 在专业设置、校企合作、就业状况等方面更容易受到经济形势波动的冲击。 据专家调查分析,财经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单位大多选择了中微小型企业, 毕业后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创业意识和意愿淡薄,就业月平均工资为2500 元以内,专业对口率低,仅为15%[1]。 一方面是企业招聘不到所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明显反应了人才存在的严重不足, 直接上岗的具有创新思维的新型应用人才就更少了。 在今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批示指出,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 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什么样的技术人才才是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技能人才, 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在社会更能“出彩”,这需要一个评判的标准,因此,创新人才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才评价误区的矫正

实现中国梦,人才是关键。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 只有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可以称作精英。 知识源于实践, 实践造就能力, 素质保鲜能力。 但我国长期存在的社会人才界定 “唯学历论”,教育人才评价“唯分数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唯专业论”。 认为只有高学历的人才是人才,“文凭”成为有较好就业机会的敲门砖;高分数就是好学生,高分数毕业后就能干好工作;在学校只要学好专业课程, 练好基本操作就完成工作。 这些传统选人观念、教育观念,直接导致了一方面从事管理工作的“金领”、“银领”和“白领”自以为是、 心高气傲, 高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 (包括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看不起一线操作工人、不屑于从事实践工作。 另一方面, 财经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由于长期以来的“低分数”阴影,认为自己在工作只能从事“跑腿”工作,加上财经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只要练好专业、掌握一技之长即可”的教学理念影响,使毕业生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信心在工作中融入“创新意识”继续提高自己。 由此造成大学生的学业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社会具有“创新思维”的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供求呈现结构性矛盾。

学生为什么越来越有问题?出类拔萃的学生出了校门为什么变得呆若木鸡? 课堂为什么越来越引不起学生兴趣? 学生迸出的火花为什么越来越少? 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教育最令人欢欣的目标[2]。 思维能力是学生智力水平的核心, 它是在学生观察外界事物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思维分为分析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 这三种思维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能力:分析性思维涉及分析、判断、评价、比较和检验能力;创造性思维包含创造、发现、生成、想象和假设等能力;实用性思维涵盖实践、使用、运用和实现等能力。 而 “我们教育系统的缺欠之一,就是课堂和测验只重视分析性思维一种形式。然而,这三种思维模式同样重要,没有哪一个能够代替其他两种。 ”成功的教育不仅要致力于帮助学生佣有这三种思维模式, 还要掌握认知三种思维的七种技能:问题的确定、程序的选择、信息的表征、策略的形成、资源的分配以及问题解决的监控和问题解决的评价[3]。

新形势下技能人才的培养, 需要职业教育的创新。 尤其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财经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更是需要有教育模式的创新。 只有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 通过重新审视传统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式的种种问题, 矫正人才评价误区, 构建新的财经类高职教育创新性新型应用型人才评价体系, 才能为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服务性人才,才能为财经高职教育发展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二、财经类高职创新思维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现代知识分工将创新人才大体分为知识创新人才、管理创新人才、制度创新人才三个类别。知识创新人才属于拔尖类型创新人才,主要是理论创新和科技的创新,并能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实践成果。后两者属于应用型、技能型创新人才,主要在生产生活、服务管理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创新发挥作用,侧重于实践中的创新。因此,财经类创新性新型应用型人才除了具备创新人才的一般素质特征外,还必须有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能力和知识结构。 另外,在评价主体问题上,传统的人才评价存在主体的单一性、主观性和片面性,忽略了“谁才是人才的真正和最终使用者”的基本现实。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评(人才培养对象)、社会评价(人才使用对象)、学校评价(人才培养主体)相结合,并分别赋予权重,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考核主体。为了保证人才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和科学性,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来确定。问卷内容包括人才的知识、能力、品质、素质四个方面。通过对问卷回收整理,得到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图1)。

图1 财经类高职教育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最终评价结果由以下公式组得出。

公式中,C'ij为评价层各指标所得分数,α、βi、γ分别为评价层、指标层、要素层中各元素所占比重。

三、财经类高职创新思维人才评价指标权重

为了确定层次目标权重α、βi、γ 的值, 在此引入层次分析法, 它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 教授20 世纪70 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 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同一层目标之间的重要性的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求解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作为各指标相对上层指标的权重。 具体计算步骤为:

步骤一:对体系中各指标属性的重要性成对进行比较,建立比较矩阵A。

对于aij的取值,可根据表1 来确定:

表1 指标属性判定标准

步骤二:计算权数及特征值。

(1)计算比较矩阵每一行判断值的几何平均值。

表2 多阶比较矩阵RI 值

若CR<0.10,则可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说明权重分配是合理的。

基于以上理论, 通过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100 份, 回收有效问卷95 份。 其中, 学校教师30份,职业教育研究人员30 份,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35 份)、专家咨询对表1 对各体系各层元素重要性成对进行比较,并量化打分,通过计算,得出Bk层对Cij层的权重矩阵表(表3):

表3 Bk 层对Cij 层的权重系数

其中CR=0.007933<0.10, 通过验证, 故可得Bk层对Cij层的权重系数:

同理,可计算出权重值α、βi、γ 分别为:

并且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把以上数据代入公式(1)(2)(3)即可以得出财经类高职教育创新性新型应用型人才评价模型。

四、结论

通过分析,从评价层看,评价主体中社会评价成为最重要的指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要在实际工作才能得到真正体现。 另外,学生自评也占据较大比重,强调了学生对自身能力的审视。 从要素层上看,能力的权重最高,知识次之。 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等是评价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指标。同时,其他指标的权重较低,但也是评价财经类高职教育创新性新型应用型人才不可缺少的指标。

1.新形势下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职业教育的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财经类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更是需要有教育模式的创新。 只有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通过重新审视传统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式的种种问题,矫正传统人才评价误区,构建“以全面发展为标准,重过程、重综合、重能力、重创造”新的财经类高职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评价体系,才能为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服务性人才,才能为财经类高职教育发展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2.财经类人才工作性质不同于工科专业,面对的是实体产品,工作任务比较明确,工作过程相对单一,其技能必须通过中心素质与外围素质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来体现。财经类高职人才培养必须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打开“应试教育”的栅栏,变由外及内的知识灌输式为由内向外的知识发散式,坚持中心思维与外围素质并重培养,逐步由“能力本位”向“素能本位”转变。

3.财经类高职院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学校(培养主体)、学生(培养对象)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协作配合,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上,将创新思维恰如其分地植入实际的技能训练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对涉及到的培养目标、教学理念、培养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做出结构性调整,进行改革与创新,以符合区域发展对财经类人才的用人要求。

[1]李平,等.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3(9).

[2](美)R.J.斯腾伯格著,赵海燕译. 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李晓.论职业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及素质的培养[J].综合研究,2013(26):13.

[4]郑晓奋,费瑞波,马薇薇.老工业基地企业创新能力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企业管理,2009(12):186.

[5]章斌全.创新思维——高等职业教育的思想灵魂[J].高职教育,2005(9):6.

[6]刘晓军,等.培养创新型理工科人才 推动江西工业化进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4):229.

[7]韩学军.基于创新思维的文科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猜你喜欢
财经类权重人才
人才云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权重常思“浮名轻”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