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荣辉
(滨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山东 滨州 256603)
黄河三角洲旅游城市空间结构的联动发展研究
方荣辉
(滨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山东 滨州 256603)
基于2006-2011年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地区6个主要城市的入境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对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各城市核心-边缘空间结构进行实证研究,阐述山东省黄三角旅游城市的空间演变过程.采用首位分布和位序-回归模型分布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山东省黄三角城市旅游空间格局在总体上均衡发展的,首位城市首位分布明显,其发展状态趋于良好.而边缘区域的黄河三角洲地区是以东营—滨州为一级核心,核心城市的扩散作用也非常显著;已经形成二级核心城市:烟台的莱州市和潍坊的寿光、寒亭、昌邑;三级核心城市德州的乐陵、庆云和淄博的高青.试图探索一条核心-边缘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阶段,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并努力揭示其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力图拓展该理论在地理旅游学上的应用,也为类似的旅游城市空间结构提供参考和借鉴.最后,建议联动发展黄河三角洲地域的旅游空间结构,增强区域旅游竞争力.
黄河三角洲;旅游城市;空间结构;联动发展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联动发展,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旅游资源的内在关联性和地理空间的相近性,进行区域间联合与协作,需要各旅游地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通过“资源共享”和“市场共享”,以及旅游产品差异开发所形成的共同优势,以同一种旅游形象参与市场竞争,进而增强区域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实现各旅游地协调发展和共进共赢[1].国内的学者将联动理论运用到旅游城市的研究中:奚加鹏探讨了江苏沿江跨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2012);岑慧从多视角下文化旅游区与小城镇联动开发研究(2012);众多学者的研究对旅游区域的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河三角洲地区6个城市的经济联系还是比较紧密的,关联度度比较强,有必要加以空间结构整合,强化资源优势,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黄河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6个主要城市:滨州、东营的全部、德州、淄博、潍坊、烟台的部分地区,在山东利津县以下冲积成的三角洲,面积5450km2,在海拔10m以下.狭义的指1855年以后,黄河在山东省利津县以下冲积成的三角洲;广义的指北至天津市、南至废黄河口、西起河南省巩义市以东黄河冲积泛滥地区.2012年人口63.2万人,面积1028km2,GDP292.88亿元.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内共有野生动物1555种,植被覆盖率55.1%.黄河三角洲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形成了以“野、新、奇、特、旷”为主要特征,正以饱满的热情吸引八方来客.
2.1 数据来源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地区各个城市是旅游客源市场和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地,幅员面积5 450 km2,人口2 000多万人.其旅游资源独特,具有“中国最美湿地”的称号,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非物质文化遗产3处.星级饭店31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4家;星级餐馆25家[2].全市2A级以上旅游景区23家.其中,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9家.旅行社(分社)107家,出境组团社9家.其中,2012年新增旅行社9家,新增出境组团社3家.
2011年山东省旅游总收入3 736.6亿元,2010是3 058.8亿元,比同期增长22.1%;同年山东省的入境旅游收入25.51亿美元,2010年是21.55亿美元,比同期增长18.3%;2011年山东省的国内旅游总收入是3 573.7亿元,2010年是2 915.8亿元,比同期增长22.6%.这说明入境旅游收入在整个山东省已经成为旅游收入不可缺少的支柱性产业.
笔者以2005-2011年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入境旅游人数作为基础数据进行研究.研究中的基础数据均来源于山东省旅游政务网、山东省统计局和山东省统计年鉴等.
2.2 研究方法
以城市旅游学和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规模分布和城市体系空间发展的重要理论方法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并已证实能很好地揭示城市旅游空间结构联动发展的必然趋势的.
2.2.1 首位分布法则
1939年马克杰斐逊在其研究中发现: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规模差距,比其它相邻位次城市的差距大得异乎寻常,这已经构成一种规模,称为城市首位律[3].城市首位分布是指城市规模分布中首位度比较大的城市分布,称为城市首位分布.城市首位度: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比,反映该国该地区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聚程度.总的来说,城市首位度的高低与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笔者通过运用黄河三角洲地区6个主要城市2005-2011年的入境旅游人次,运用城市首位分布理论,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入境旅游发展空间的不均衡度,其公式为:
公式中的S表示旅游规模首位度,P1,P2分别是旅游规模第一位的城市入境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规模第二位的城市入境旅游接待人次,研究中的旅游规模用的是黄河三角洲地区以6个主要城市入境旅游接待人次为依据,证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各城市的入境旅游业的发展的总体水平.
2.2.2 位序-规模法则
1913年,奥尔巴克(FAerbach)发现了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需要城市规模为序与城市规模的关系来界定.从美国的城市人口资料和5个国家分析得出[2]:其中Pi是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城市的人口数;Ri是第i位城市为序;K是常数.在众多学者的研究过程中,罗卡特、辛格、捷夫等人对公式做了如下改变:
对此公式分别取10为底数,可转换为下面的公式:
将公式(3)放到旅游区域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中,K,q为常数,P为城市规模,R为城市按旅游规模排序后的位次.接下来对城市规模进行线性回归分析:|q|=1,说明城市空间分布处于理想的均衡状态;|q|<1,旅游空间分布区域均衡;|q|>1,说明城市旅游空间分布不均衡,首位分布明显.通过对|q|的分析,可以反映出黄河三角洲主要城市的分散程度与旅游聚集的特征,从而找到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时空演变规律.一般来说,如果首位分布显著的情况下,最大城市的实际值要小于理论值[3].如果要运用核心-边缘理论分析出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可以依据位序-规模分析法,运用SPSS 17.0计算得出的黄河三角洲地区6个主要城市的入境旅游人次规模状况.研究黄河三角洲入境旅游人次的影响因素的方法有很多,比较直观、直接、更形象、通俗易懂,所以研究中采取定性的研究方法来分析.
3.1 黄三角入境旅游首位度分析
随着区域入境旅游业的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区域空间结构呈现出聚集形、扩散形、离散形和均衡形等空间结构形态,分为初期水平均衡、空间核心集聚、空间边缘扩散和空间高度均衡等4个阶段[3].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几个城市,呈现出的发展态势不一样:有的发展比较快速,有的发展比较慢,原因很多,但绝大多数都与该地区的资源禀赋、可进入性、旅游设备设施状况、环境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根据入境旅游人次进行排序,依据公式(1)计算出黄河三角洲的城市入境旅游规模首位度(表1).
表1 黄河三角洲城市旅游首位度变化
从中可以看出:
3.1.1 黄河三角洲入境旅游首位分布大体上比较均衡
黄河三角洲入境旅游城市首位度的各项指标充分显示出空间结构形态以集聚型为主要特点,发展不均衡.从首位度变化表上来看,2005年的首位度相对比较低,变化不大,但2006-2007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首位度急剧增加,幅度比较大,2008-201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首位度有所下降.总体上黄河三角洲还是处于入境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东营市、滨州市的比例也比较大.黄河三角洲地区这种入境旅游首位度状况短期内还是处于不均衡状态,应该积极发挥主要城市的带头作用.
3.1.2 黄河三角洲地区入境旅游首位度分布明显
从2005-2007年,这三年黄河三角洲地区入境旅游首位度分布呈现出平稳态势但总体上说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极化作用显著.2008-2011年其平均每年增长的幅度在2左右,说明黄河三角洲的其他城市如:滨州、德州等地区的发展态势开始好转,黄河三角洲各城市扩散作用不断增强.
3.2 位序-规模法则
用核心-边缘理论的位序-规模法则来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入境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空间形态基本上可分为离散型、集聚型、扩散型和均衡型,如表2.
表2 2005-2011年黄三角旅游城市位序-规模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上图表及数字模型显示:黄河三角洲地区入境旅游空间结构呈现出集聚不均衡的特点.比如:东营市是经济强市,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是黄河三角洲主体城市,知名度非常高,除了黄河三角洲如海口、还包括东营油田,远近闻名,入境旅游的吸引力强,这样就分别形成了核心区和边缘区,核心区起到了带动作用.
3.3 核心-边缘结构形成的影响机制分析
通过位序-规模分析,验证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入境旅游空间结构是以东营-滨州为核心的,充分认识到核心区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影响核心区的关键因素,为边缘区域的旅游城市和其他类似的城市发展提供借鉴[4].
3.3.1 资源禀赋度
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是说明该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关键性因素,是吸引旅游者的核心所在,是影响入境旅游收入的重要因素.黄河三角洲地区应加强东营-滨州市等城市的旅游资源的优势作用,使其成为核心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也同时带动相关城市和地区的资源市场,树立黄河三角洲地区整体的旅游形象.2012年,全市接待游客943.3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08% 和 24.24%.突出抓好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全市A级景区数量达到26家,其中4A级2家,3A级10家.新评2A级旅游景区2家,3A级旅游景区2家,孙子文化旅游区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增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省级旅游强乡镇2个,旅游特色村6个.重点推进龙悦湖旅游度假区、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孙子文化旅游区、揽翠湖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区建设.积极培育旅游企业做大做强,黄河口国际旅行社、毓龙航空旅行社继续被评为全国“百强”旅行社,成功举办了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黄河文化艺术节”、“第八届中国广饶·孙子国际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活动,扩大了东营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这些数据足以说明黄河三角洲核心城市-东营的资源优势.
3.3.2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该地区的入境旅游人数,进而影响该地区的经济效益.初步统计,2013年一季度东营市规模以上企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共计860家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 532.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25%,增速高于1-2月份0.54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 220.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2%;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效益就越好,相反,经济效益就差.所以当务之急是提高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才能带动该地区旅游行业的稳步发展.
3.3.3 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城市规模
城市规模和城市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规模是影响着城市发展层次的因素.黄河三角洲区域的入境旅游空间结构与第三产业比重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要提高经济的增长速度,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入境旅游业迅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可以采用联动发展的模式.
3.3.4 交通状况
黄河三角洲旅游空间结构与公路交通、水运交通和铁路交通之间关系密切,旅游业的发展是离不开交通的,旅游行业的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的飞速发展是离不开交通运输业的,说明黄河三角洲地区交通的可进入性对该地区入境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3.5 旅游星级饭店
旅游行业的竞争是旅游形象的竞争和服务的竞争.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空间结构与星级饭店的数量是呈现正相关系的.说明星级饭店服务水平和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接待能力、服务水平,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入境旅游人员.如:滨州市5星级1家,4星级2家,3星级5家等等.
4.1 黄河三角洲旅游城市联动发展
联动发展是黄河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整合的发展思路,是解决相同旅游地区恶性竞争的有效途径.黄河三角洲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黄河三角洲6个主要城市提出了联动发展的整合模式,运用边缘区域的联动发展,核心区域的带头发展,区域分工和区域定位两大开发模式.联动开发的机理就是核心-边缘理论为基础的,黄河三角洲地域有联动发展的条件,资源特色突出,地域空间相近,联系方便[5].
4.2 联动开发模式
黄河三角洲地域的经济发展可以采用核心-边缘区的联动发展模式.以核心区东营-滨州为重点,带动周边的潍坊、烟台、淄博和德州的部分区域,共同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滨州、东营则要以其原始湿地为卖点,这样现代与原生互衬、自然与人文互补、吸引力会进一步增强.再进一步,各城市要充分凸显自己的个性,突破同质,实现差异,强化互补.还可以突破传统行政区管理带来的种种障碍,重新按照旅游资源的内在联系,借助旅游空间核心—边缘结构关系的重组,形成新的核心区和边缘区.同时,依靠整个旅游区在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营销、形象共建、旅游信息平台搭建等方面的集聚,提高三角旅游区在更高平台上的竞争优势[6].
充分运用核心—边缘理论的首位分析法,非常好地解释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旅游空间结构差异和整合优化研究及其联动发展的思路.得出下列几条结论:目前黄河三角旅游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后发状况使其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在中国各地旅游业大发展的局面下,在旅游市场的日益激烈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新世纪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笔者认为,应通过旅游廊道的建立、空间关系的协调等措施,打破各旅游地以往的关系平衡,突破传统行政区管理带来的种种掣肘,重新按照旅游资源的内在联系,借助旅游空间核心—边缘结构关系的重组,形成新的核心区和边缘区;同时,依靠整个旅游区在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营销、形象共建、旅游信息平台搭建等方面的集聚,提高黄河三角旅游区在更高平台上的竞争优势.
[1]陈玉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联动开发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2,04(1):147-153.
[2]黄细嘉,黄贵仁.基于核心一边缘理论的九汀红色点缀型旅游区的构建[J].求实,2011,11(4):61-64.
[3]春云,张捷.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一边缘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学报,2007,62(6):631-639.
[4]幸岭.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可行性研究及战略构想[J].思想战线,2011,6(30):33-37.
[5]邱继勤,朱竑.川黔渝三角旅游区联动开发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3(30):25-29.
[6]刘勇.京西郊区旅游地域系统的构成及其优化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责任编辑 李健飞)
A Study of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Tourism Cities’Space Structure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FANG Rong-hui
(Department of Economics&Management,Binzhou University,Binzhou,Shandong 256603,China)
Based on the number of tourists and total income from tourism in six main citie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2006 to 2011,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core-periphery space structure of the 6 cities and expounds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se six cities in the primacy distribution and the rank-regression model distribution metho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is balanced development in general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rimacy city is obvious,and its development condition is good.Dongying and Binzhou are the first-rank core cities in the edge area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region.The diffusion effect of the core city is very significant.The city of Laizhou in Yantai,Shouguang,Hanting and Changyi in Weifang have formed second-rank core cities.Leling and Qingyun in Dezhou,and gaoqing in Zibo belong to the third-rank core cites.The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evolution of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about core and periphery cities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tries to reveal its formation reason.At the same time,it tries to expand the theory application in the geography tourism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spatial structure of tourist city.Finally this paper suggests a joint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in this area,thereby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regional tourism.
the Yellow River Delta;tourism city;spatial structure;joint development
F592.3
:A
:1673-1972(2014)03-0050-05
2013-05-08
山东省软科学项目(2012RKA16015)
方荣辉(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主要从事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