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绂诚,于晓飞,薛晓琳,吴秀艳,陈丽平,葛 舰,李 宁,赵 燕,王天芳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系,北京100029;2.美国;3.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1137)
·国际交流·
关于缓脉特征及其临床意义的专家访谈结果分析*
赵绂诚1,2,于晓飞1,薛晓琳1,吴秀艳1,陈丽平3,葛 舰1,李 宁1,赵 燕1,王天芳1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系,北京100029;2.美国;3.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1137)
在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对缓脉的特征及临床意义的描述,存在着一个脉名多个含义的的现象,使学生学习起来难以理解。分析原因主要与一字多义有关。那么临床医生在实际切脉诊病时又是如何理解和应用缓脉的?对30位中医专家访谈的访谈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其结果可为进一步澄清、规范缓脉的概念、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提供一定基础。
缓脉;专家访谈;定性研究;脉象特征;临床意义
脉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一种独特方法,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近几年出版的《中医诊断学》教材延续“五版”模式,主要介绍28种脉象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主病)。其中,关于缓脉的脉象特征,主要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缓慢”及“松弛”三个含义,可为常脉或病脉,作为病脉主湿证及脾胃虚弱。这种定义和表述,用一个脉象名称代表了实际上不同特征的脉象,造成了其内涵的逻辑混乱,使学生学起来难以理解。分析此原因,主要是与一字多义有关[1]。那么临床医生在诊脉时又是如何理解缓脉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的?是否沿用了《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关于缓脉的临床意义?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是脉搏搏动与指下感觉的结合。诊脉过程涉及许多非量化的现象和问题[2-3],因此定性研究比定量研究更适用。个体访谈法是在医学研究领域中最为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属于半结构式访谈法(Semi-structure interview),主要以提纲或粗略的问题确定访谈的范围。其优势在于既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又避免非结构性访谈法费时费力等缺陷[4]。因此本研究拟运用半结构化个体访谈法[5-9]调查中医专家对缓脉的脉象特征、临床意义的理解及实际运用情况,为进一步澄清、规范缓脉的概念、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提供一定的依据。
1.1 访谈对象的选择标准 在北京的中医医院或高等院校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工作,且在中医内科或外科或妇科诊治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任医师。
1.2 访谈提纲的制定访谈提纲包括封面(专家姓名、访谈时间及编号)、卷首语(研究背景、目的、内容、访谈时间及匿名保证等)、知情同意书、专家情况(性别、年龄、单位、学科、学历背景等)、访谈提纲及回答记录六个部分。提纲中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是在回顾历代文献及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有关缓脉论述的基础上形成,要点涉及缓脉的脉象特征如何?涵盖了哪些基本要素(如脉率的快慢、脉的有力与无力、脉形的软与硬、粗与细等)?是复合脉还是单一脉?哪些病或是什么情况下(如风证、肾精不足、热证、湿证、脾胃虚弱证、正气恢复之征、有胃气的征象等)可以见到缓脉?是常脉还是病脉?理论来源等。
1.3 访谈方法 首先向被访者介绍访谈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匿名保证、知情同意,经被访者同意后,使用录音笔录音。访谈时间5~15分钟,平均10分钟。由2名访谈员进行。先请专家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背景、联系电话等,之后依照拟定的访谈提纲向专家咨询。访谈时根据专家的回答灵活掌握访谈的问题和顺序。
1.4访谈资料的整理、提炼和存档 访谈结束后,在封面记录访谈顺序及时间,并以专家姓名及时间命名访谈录音资料、存档。根据录音和访谈记录按照原始样貌将专家观点整理成文本文档、录入Excel表格中存档。再仔细阅读每个部分的内容,对脉象特征和临床意义进行提炼。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访谈了30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师,分别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其中男16人,女14人,平均年龄(56.33±8.957)岁,最小44岁,最大76岁;所属科室及教研室的情况如下:属于临床科室者共计20人,其中内科17人(包括心血管病科4人、呼吸热病科3人、内分泌科3人、脾胃病科2人、脑病科1人、肝病科1人、肾病科1人、风湿免疫病科1人、肿瘤科1人),急诊科1人,妇科1人,外科1人;属于大学教研者共计10人,其中中医基础理论(包括内经)3人,伤寒论2人,金匮要略1人,各家学说1人,医史文献1人,方剂学1人,中药学1人。
2.2 关于缓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访谈结果详见表1。
3.1 关于缓脉的脉象特征 从访谈结果来看,关于缓脉的脉象特征,30名专家的认识不完全一致。大多数专家认为缓脉只有一个内涵,也有4位专家认为有两种内涵;有专家认为缓脉是由一个脉象要素构成的单一脉,也有专家认为缓脉由多个要素共同构成的复合脉;有专家认为缓脉在临床很少见,甚至直言不用缓脉。
专家对缓脉特征的认识不尽相同,这可能与“缓”字的一字多义及中医教材的定义欠清晰有关。当“缓”字理解为“迟缓”时,“缓脉”表现为脉率的减慢。从结果来看,认为缓脉具备一个要素的专家中73%将其理解为脉率减慢。迟脉、缓脉都是脉率减慢的脉,只是程度不同:缓脉稍快于迟脉而慢于常脉。来去怠缓是形容脉率不一定减慢,但来去慢慢吞吞的感觉,这种感觉常与脉率的减慢相混淆。两者主病基本相同,在临床上很难区分,使用时常写为“迟缓”。
缓脉具备多个要素时,90%以上都具有脉率慢,在慢的基础上兼有松弛、软、无力、来去怠缓等。松弛、软、无力都是描述脉形,这说明很大一部分医师理解的缓脉不仅仅是脉率的减慢,而是在脉率减慢的基础上伴有脉形的变化。松弛是一种懈怠、缓纵甚至宽大的感觉,这种感觉相对紧来说是软而无力的。因此,软、无力等都是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脉形“松弛”的体会和描述。此时,“缓”字的含义偏向于“纵缓”“缓怠”,“缓脉”则表现为脉势的松弛。
3.2 关于缓脉的临床意义缓脉具备“慢”一个特征时,主病与迟脉相似,见于寒证(实寒、虚寒)、虚证、窦性心动过缓等。就这点来看,缓脉与迟脉的主病没有根本的区别。
缓脉只具备“松弛”或“来去怠缓”一个要素时,主病不具备特异性。当“慢”与其他脉形特征共同构成缓脉时,虽然也有专家认为其主病不具备特异性,需要结合其他症状进行辨证。但有相当一部分专家认为这种缓脉往往与湿证、虚证(包括气虚、阳虚、气血不足、脾虚)相伴随,这与现今中医诊断教材对缓脉主病的认识基本一致。
当脉象表现为和缓、有力、速率相对较慢(60次/分)时,是有胃气、有神气的表现,见于身体强健的正常人。
不同年龄专家对缓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认识没有明显区别。但专职临床医师与从事基础课讲授医师对缓脉的认识有一定差别:大多数专职临床医师认为缓脉由1个要素构成,且大多认为是脉率慢(12位中有8位66.6%),此时缓脉与迟脉只是程度上的差别,二者很难区分,主病基本一致;70%从事基础课讲授的医师认为,缓脉是由2个及以上要素共同构成的,大多是在脉率慢的基础上兼见无力或有力、松弛、软等要素才能诊断为缓脉,主湿证,虚证,也可见于正常人。
依据教材、文献及结合个人经验是中医师脉诊心得的来源。由于现今门诊病患众多,专职临床医师诊病时更注重简便、高效,较少细致区分脉象。因此理解的“缓脉”与迟脉基本一致,只是程度的不同。专职教师经年累月讲习教材、对“缓脉”的认识更多的受书本、教材影响,因此其理解的缓脉更趋近教材论述。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对缓脉脉象特征和临床意义的认识是不一致的,仍然存在诊断及临床各科教材中一个脉名具备多种内涵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规范的缓脉判定准则。结合前期文献研究的结果[1]及文献报道[10-13],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规范:第一,“缓脉”中所蕴含的“不快不慢,从容和缓”之“常脉”的含义,不再用“缓脉”命名;第二,“缓脉”中“慢”的含义,可并入“迟脉”,无论程度怎样统称为“迟脉”或“迟缓脉”,代表脉率低于常脉;“缓脉”中“来去怠缓”、“松弛”、“懈怠”之意,可另外进行命名,如“松脉”[14],与“紧脉”相对应;第三,同时具备脉率减慢和脉形松弛两个要素的脉象称为“缓脉”,主湿证、虚证。
表1 缓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访谈结果Tab.1 Interview result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oderate pulse
[1] 赵绂诚,陈丽平,薛晓琳,等.试分析《中医诊断学》教材有关“缓脉”论述存在的问题[J].天津中医药,2013,30(4):214-217.
[2] 陆小左,石 强,邢淑丽,等.中医脉诊标准研究的若干探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3):113-115.
[3] 陈广涛,王学岭.脉诊古代文献的研究现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4):222-224.
[4]廖 星,谢雁鸣.定性访谈法在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12(2):119-123.
[5]韩 曼,周丽波,刘喜明.基于专家访谈的代谢综合征中医病名、基本证候、病因病机及用药规律研究[J].中医杂志,2011,32(22): 1918-1921.
[6]廖 星.运用定性研究方法探索中医师诊治疾病的过程 [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7]王 鹏,王振国,刘更生,等.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发展[J].中医杂志,2013,54(8):14-816.
[8]付 强,王益谊,郭春莉,等.基于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法研究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制修订原则 [J].辽宁中医杂志,2011,32(4): 593-595.
[9]黄春华.名中医诊疗经验研究:阳虚型失眠症中医诊疗方案的初步构建与优化[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10]郭梅钦,马 湃.研读《伤寒》解缓脉[J].河南中医,2003,16(6):1-3.
[11]萧起国.关于缓脉脉象标准的探讨 [J].亚太传统医药,2005,8(2): 50-51.
[12]居海宇,刘东亮,刘东汉.缓脉识别及兼脉辨解[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88,5(3):28.
[13]唐亚平,祝美珍,刘 燕,等.缓脉脉象探析 [J].江苏中医药, 2008,40(7):27-28.
[14]王光宇,陈嘉彬.王光宇精准脉诊带教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
The analysi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s of moderate pulse based on the outcome of interview
ZHAO Fu-cheng1,2,YU Xiao-fei1,XUE Xiao-lin1,WU Xiu-yan1,CHENLi-ping3,GE Jian1,LI Ning1,ZHAO Yan1,WANG Tianfang1
(1.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tics,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2.USA;3.Chengd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1137,China)
The description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s of the moderate pulse in the text book of 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for university level students,the following phenomenon has existed:one kind of pulse name possesses multiple definitions or meanings.It causes learning biases toward individual interests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TCM.The connotation of the moderate pulse should clear and not result in confusion to the students.The root cause could be associated with the Chinese word“moderate”,there are multiple meanings in this particular word.What has the moderate pulse been understood and used by clinical doctors while they did the pulse taking in hospital clinical environments?This article is an analysis and report on the interviews of collective 30 contemporary TCM experts.The results could be used to identify and clarify the best use of the moderate pulse and therefore it will provide more firm foundation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s of the moderate pulse.
the moderate pulse;experts’interview;qualitative research;pulse characteristics;clinical significances
R241.1
:A
:1672-1519(2014)05-0310-04
2014-01-03)
(本文编辑:马 英,张震之)
10.11656/j.issn.1672-1519.2014.05.19
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2011-CXTD-08);人才培养共建项目——教学改革立项——北京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优秀教学团队教学改革与研究(中医诊断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JXTD1202);北京市教委本科教育教学——教学改革项目——教学名师项目“双语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和实施”。
赵绂诚(1950-),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诊法与辨证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
王天芳,E-mail:tianfangwang2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