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至万元的“本钱”,能不能创业?只要你像下面几位小老板一样,用心琢磨巧法子,立足于社区或学校,从小处解顾客之需,照样能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买断”收购
雅美花园物业一直很头疼:业主反映,宿舍楼前时常有挑担子或拖扳车收旧货的人转悠。一是电喇叭不分时段的叫喊,影响休息;二是有的“顺手牵羊”,把楼道里值钱的物件拿走,还存在不安全的隐患。强堵不行,住户有时要卖旧货感觉不方便。
彭友明就是收旧货的流动老板之一。偶有一次,听人谈起此事,他灵机一动,产生了“垄断经营”的想法,即出合适的价位在小区门卫偏房“安营扎寨”,不叫不吆喝。于是,他和一个老乡各出一万元,每月交五百元管理费和三百元房租,成了小区旧货业务的“特约户”,与别的配套服务一起实行联动。无论白天或晚上,住户只要打电话,他们即可上门,收购价与外面的基本持平。实行二个月,效果很好,三方共赢。物业和他们签了两年合同。
维持这样的经营只需二三万流动资金就能运转,关键是要找到市场的切入点。
“服务”拓业
光明街小学的文具商高建很烦恼:由于入业较晚,学校周围不足十米的地盘,竟然有五家文具店,同质化很严重。学校正对面的那家店货全价优,其它的都苦苦支撑。高建租的门面小,财力不够,很想突围却不得法。一个偶然事件,他获得了灵感。
那天,一个学生连着买了三套木模板拼房子,说周五一定要交作业。旁边的家长也很着急,帮不上孩子的忙,又多浪费了钱。高建想到,如果卖服务,不就能把顾客吸引过来吗?当天晚上,他拆开木模板仔细研究,终于把一套漂亮的“欧式洋房”拼好了。高建耐心地指点这个学生,他很快学会了,一下子带来七八个同学。受此启发,高建按季节不同,开拓了零售小鸡,蚕和金鱼等业务,辅导小顾客科学进行喂养,店的生意从此由衰转旺。
用较少的成本参与市场竞争,如果想办法延伸商品的产业链,就能把生意做活。
“妙手”暖业
惠民小区卖菜的张老板很不顺心:由于临街改建了一批门面房,里面辟为菜市场,外面的门面对外招租。起先,他想重操旧业卖菜,但进场管理费很贵。外面的卖蛋糕、卤味品、茶叶等,啥都有。剩下的那个门面,张老板无奈租来试着转卖小五金。
一天,一个顾客买了门锁后,说家里的新沙发烫破了个洞。上门安完锁,张老板琢磨后,在布料店买了绒布用强力胶巧妙地贴了上去,看不出破绽。顾客一高兴,给了他一百元的修理费。从这以后,张老板夸下海口,说自己啥都能修,有人把损坏的玩具拿来试,结果被张老板折腾好了。后来,五金成了副业,店里接的各种修补活忙也忙不完。张老板请了个帮工开展修水管、桌子、炉子等业务,在街头门面店里“脱颖而出”。
这样的店好多人开得起。有时,敢想敢为,“不务正业”,能赚别人赚不了的钱。
刘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