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新 谢志青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后,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加以明确:“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1]十八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大学生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探索是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认同”这一术语最早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用来说明个体乃至群体的心理发展。社会学家帕森斯从社会学的角度把认同作为个体适应社会的一种功能,由此,认同是连接个人和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社会表现形式。现今许多学者将其在社会学、政治学、哲学、文学、人类学、民族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许多领域中运用。在实际运用中,认同常常分为两类: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
认同体系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出于对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本身的意义及必要性的认识而发生的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并把此种价值视为自身内在需求和追求目标的过程。这是个体对群体价值认知的过程,是自我价值意识同化即自我价值意识适应群体价值意识的过程。作为认同体系的核心问题,价值认同在当代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中更显示出其不可替代性。“首先,价值认同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本源;其次,价值认同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基;最后,价值认同也是个体良好发展的前提。”[2]
从本质上说,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认同,也即是一种价值认同。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主要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正确认知而在观念上对其认可,并把此种价值视为自身内在需求和追求目标,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社会团结一致的共同思想基础,对建设高校核心价值起着引领、导向和激励作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实现,有利于高校巩固共同思想基础以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思想政治教育环体。以下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者、大学生、教育内容和方式、教育情境方面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生成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生成的引导因素。一般来讲,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由两类群体构成,一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类是专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而这类人又主要由高校辅导员队伍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者一般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担负着两大职能,即教育职能和管理职能,这就确立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的地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存在思想观念落后、职业道德不高、理论功底不硬、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表率和示范作用不够,需要通过积极有效建设,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从而有效完成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主体——大学生是认同生成的内在因素。作为道德意识的基本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必然要受到并且主要是受到认识主体心理意识的影响,是认识主体道德心理机制形成的必然结果。大学生具有较为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知识接受能力,他们能接触到的、能理解的相关信息较之同龄人更加多样化。这种状况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与此同时,由于心理和意识特征上的独特性,大学生创新意识、成才意识、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价值取向逐渐趋于理性,但由于心理、思想尚未成熟,又不可避免出现情绪化、易变等现象,在客观上又增加了对他们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引导的难度。
教育内容和方式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生成的重要因素。教育方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有了较为有效的实施模式和方法,但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实施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与满足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联系实际不够,使大学生对理论很难达到深入的理解;教育方法采取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扼杀了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努力找到社会需要与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之间的契合点,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有所创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教育情境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生成的环境因素。“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环境之中形成和发展的,环境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也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当今的科技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使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环境变化非常巨大。网络信息的冲击、多元文化和社会转型引起的一些社会问题的存在导致大学生对基本价值判断产生了困惑和迷茫,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时候便会有所茫然和摇摆,在价值选择上出现困难。
要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认同,我们以为,必须紧扣认同形成的每一个环节,打通影响认同的每一条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在对受教育者进行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们不仅要与受教育者固有的错误价值观进行斗争,而且还要与来自外界名目繁多的错误价值观进行斗争。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潮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更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积极思考如何生动、有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去引领多样价值取向。因此,要注重加强教师队伍思想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使他们成为高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
大学生的价值需要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基础。“人的每一种本质活动与特性,每一种的生活本能都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4]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核心价值是满足内在的成长需要。由于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不断强化,大学生开始积极主动地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并构建自我价值观念体系。大学生需要就业、融入社会,需要体现人生价值。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时候,要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把握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问题,让大学生从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因而对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促进的价值。学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核心是教学模式的转型,最终要落实到大学生价值观的有效培养与确立。要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型,就必须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规律、特性和大学生成长规律进行研究,以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为导向,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校园文化,对生活于其中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有着导向、凝聚、激励和认识整合的功能。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精神内涵的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正确文化建设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使这三个方面相互交融、相互依赖,树立学校完整的文化形象。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校报、校园网络等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每个置身其中的学生深受校园文化的浸润,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归宿。从本质上讲,价值认同是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统一于教育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载体,是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直接、最生动的形式。因此,高校必须拓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实践渠道,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生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品格,外化为学生的现实行为,逐步做到知行有机统一。
江泽民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这要成为今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5]面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建构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活动,比如通过QQ群、班级博客、飞信群等网络媒介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教育主客体的沟通,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和认同,并转化成现实行为,从而使大学生自觉融入社会,贡献社会,造福人类。
注释: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6-27页。
[2]李辉、连庆伟:《价值认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取向》,《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第1期。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53页。
[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