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良 朱伟嵘 沈小珩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 200023)
养肺解郁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伴抑郁38例临床研究
刘中良1朱伟嵘1沈小珩2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 200023)
目的:观察养肺解郁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并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晚期NSCLC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40例。2组均以化疗为基础治疗,治疗组服用养肺解郁方。观察4个化疗周期前后汉密尔顿(HAMD)、Karnofsky、匹斯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变化及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AMD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抑郁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生活质量提高、稳定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中位PFS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养肺解郁方能够有效缓解晚期NSCLC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无疾病进展时间。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减轻或缓解抑郁情绪来减轻抑郁状态对晚期NSCL中位PFS的影响,延缓抑郁可能导致的过早化疗耐药。
非小细胞肺癌 抑郁症 养肺解郁方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匹斯堡睡眠指数 生活质量
研究显示抑郁症在肿瘤患者中的发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5%~10%的发病率,可达10%~30%[1-2]。Brown等[3]的研究表明,控制了几种已知的社会人口学和生物学危险因素后,抑郁症状是使各种癌症患者生存时间缩短的一致性心理预测因素。养肺解郁方是沈小珩教授在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经验基础上总结而成的经验处方。本研究通过观察养肺解郁方对晚期NSCLC伴抑郁患者抑郁情绪、生活质量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为探讨晚期NSCLC并发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思路。
1.1 一般资料78例均为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医科就诊并确诊的Ⅲb-Ⅳ期NSCLC患者,根据汉密尔顿(HAMD)量表确认伴抑郁,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8例:男13例,女25例;年龄(58.91±4.75)岁;鳞癌4例,鳞腺癌4例,腺癌30例;轻度抑郁28例,中度抑郁8例,重度抑郁2例。对照组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59.62±4.50)岁;鳞癌5例,鳞腺癌4例,腺癌31例;轻度抑郁29例,中度抑郁8例,重度抑郁3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分型、抑郁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抑郁诊断根据HAMD(24项)量表:8~20分为轻度,20~35分为中度抑郁,>35分为重度抑郁[4]。晚期NSCLC诊断依据《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5]中关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断标准及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制定的TNM分期[6]。
1.3 纳入标准HAMD(24项)评分>7分;年龄18~ 75岁;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NSCLCⅢb~Ⅳ期;肺内有可评价肿瘤病灶;Karnofsky评分≥60,预计生存期≥3个月;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功能均正常。
1.4 排除标准正参与其他的治疗性研究者;不能理解和完成测试者;正在用抗抑郁药物或心理治疗者;有脑转移者(临床症状稳定者除外),或其他活动性恶性疾病需治疗者;怀孕、哺乳期妇女。
2组均行常规一线化疗,治疗至少4个周期或至疾病进展。治疗组加用养肺解郁方,处方:南北沙参(各)12g,黄芪15g,防风6g,浙贝母6g,白术9g,苍术9g,薏苡仁15g,石上柏15g,全蝎3g,郁金15g,玫瑰花6g,梅花6g,合欢皮15g,夜交藤30g。恶心呕吐加凤凰衣6g、竹茹9g;腹泻加山药15g、芡实9g;便秘加望江南30g、玄参15g;热毒蕴肺加鸭跖草30g、黄芩9g;咳血加生蒲黄6g、白茅根30g;痰多不易咳出加白芥子9g、僵蚕6g。水煎剂,150mL/袋,2 次/d,口服,瑞金医院药剂科制备。
2 组均观察至疾病进展。治疗前予指标基线评估,4个化疗周期后再次评定。其中影像学每2次化疗后评估1次。观察结束后继续随访,随访时间至疾病进展或死亡。
3.1 主要结局观察指标治疗前后HAMD(24项)、PSQI、Karnofsky量表分值情况;无进展生存期(PFS)[7]。
3.2 疗效评定工具及评定标准
3.2.1 抑郁疗效评定标准采用HAMD减分率评价[8]。HAMD减分率=(用药前-用药后)/用药前×100%。痊愈:减分率>75%;显效:减分率50%~75%;进步:减分率25%~50%;无效:减分率≤25%。
3.2.2 生活质量疗效评定以Karnofsky评分为标准,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增加≥10分者为提高,减少≥10分者为降低,介于二者之间为稳定[9]。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提高例数+稳定例数)/总例数× 100%。
3.2.3 睡眠障碍评估采用匹斯堡睡眠指数(PSQI)评估[10]。总分8~12分为轻度失眠,13~17分为中度失眠,18~21分为重度失眠。PSQI≥8分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PSQI评分的比较。
3.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中位PFS时间比较用Kaplan-Meier法。
3.4 治疗结果随访过程对照组、治疗组各死亡3例,分别失访3人和4人。所有病例均存活超过4个化疗周期,均可参与评价。
3.4.1 HAND评分比较见表1。治疗前2组H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治疗后,2组抑郁状态均得到改善,但加用养肺解郁方效果更好。
3.4.2 睡眠障碍疗效比较见表1。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PSQI≥8)共46例(69.70%)。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PQSI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睡眠障碍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HAMD、PSQI评分比较(±s)分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HAMD、PSQI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HAMD评分PSQI评分例数评分例数评分治疗组3815.36±5.05 13.77±4.9624 388.12±2.89*#2410.21±1.58*#对照组4014.24±5.172216.25±4.83 4011.62±1.89*2214.25±1.54*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3.4.3 抑郁情绪疗效比较4个化疗周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养肺解郁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抑郁情绪疗效比较例(%)
3.4.4 生活质量改善比较治疗组38例,提高12例,稳定18例,下降8例,总有效率为78.95%;对照组40例,提高9例,稳定12例,下降19例,总有效率为52.50%。治疗组提高、稳定率均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养肺解郁方可以提高抑郁状态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3.4.5 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治疗组中位PFS (9.0±0.35)月,对照组(6.3±0.26)月,前者较后者提高2.7个月,经Log 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说明养肺解郁方可以提高抑郁状态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PFS时间。见图1。
图1 无疾病进展生存曲线
本研究共有268例晚期NSCLC患者进行了抑郁量表评价,最终78例被评估为伴抑郁,抑郁发生率为29.10%,这与Demetrashvilli M[1]和Sharp M[2]等有关肿瘤伴发抑郁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显示晚期NSCLC患者抑郁情绪以轻、中度为主,出现睡眠障碍的比率高达69.7%,这表明抑郁情绪与睡眠障碍存在明显相关性,二者形成相互影响,导致恶性循环。对照组中位PFS为6.3个月,低于国际NSCLC常规一线化疗平均7.5个月的中位PFS,这表明抑郁情绪可能促进了晚期NSCLC的化疗耐药;治疗组中位PFS为9.0个月,高于国际平均时间,这表明养肺解郁方能够有效缓解肿瘤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或缓解抑郁情绪可能导致的化疗过早耐药。
《内经》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对于癌症而言,正气亏虚,癌毒内干可能是其基本病机。对于肿瘤的治疗,“扶正祛邪”是基本共识,气滞、痰凝、血瘀是基本病理产物。肿瘤患者常常肩负较重的心理负担,一方面心神内耗,加重了“正虚”,另一方面精神抑郁,肝气郁滞,导致气机郁阻,加剧了气滞、痰凝、血瘀等产物的形成,助长了“癌毒”。因此肿瘤的治疗除了扶正抗癌外,对于情志的干预亦显得尤为重要。肺为娇脏,为气之主,喜润,为贮痰之器,主治节,肺之功能异常,气血输布异常,痰浊内阻。就晚期NSCLC伴抑郁患者而言,应补气润肺以扶正,化痰活血解毒以祛邪,同时兼以疏肝理气,调畅情志。养肺解郁方中含玉屏风散补气扶正;南北沙参润肺,薏苡仁、浙贝母运化痰湿,使得补而不滞,养而不腻;石上柏、全蝎解毒散结;郁金、玫瑰花、梅花、合欢皮、夜交藤理气活血,疏肝安神。全方养肺体助肺气以扶正,散结化痰以抗癌,调理气血以舒畅情志。
[1]Demetrashvilli M,Raison CL,Miller AH.Depression in at-risk populations.Cent Nerv Syst News,2002,4:9
[2]Sharp M,Strong V,Allen K,et al.Major depression in outpatients attending a regional cancercentre:screening and unmet needs.Br J Cancer,2004,90(2):314
[3]Brown KW,Levy AR,Rosberger Z,et al.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cancer survival:a follow-up 10 years after diagnosis.Psychosom Med,2003,65(4):636
[4]朱紫青,季建林,肖世富.抑郁障碍诊疗关键.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1
[5]中国抗癌协会.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九分册).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737
[6]Mountain CF.Revis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for staging lung cancer.Chest,1997,111(6):1710
[7]Charles K,Brown MD PD,Brian I,et al.李德爱,主译. Holland-Frei-癌症医学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80
[8]夏时炎,虞洪,李泉清.氟西汀合并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对照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3):271
[9]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2007年中国肺癌临床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6
[10]Fortncr BV,Stepanski EJ,Wang SC,et al.Sleep and quality of lif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Pain Symptom Manage,2002,24:471
R734.2文献识别码A
1672-397X(2014)09-0028-03
刘中良(1982-),男,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临床专业,中医药防治肿瘤方向。
沈小珩,meilixling@163.com
2014-03-23
编辑:韦杭吴宁
2012年度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课题(JDZX20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