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芙华,汪运洪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系,湖南娄底417000;2.湖南娄底市消防支队,湖南 娄底417000)
近年来,我国重大工业事故频繁发生,如2010年7月16日18时,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大连保税区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发生爆炸,造成原油大量泄漏并引起火灾。2010年7月28日上午,位于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道的南京塑料四厂地块拆除工地发生地下丙烯管道泄漏爆燃事故,共造成22人死亡120人住院治疗,其中14人重伤,爆燃点周边部分建(构)筑物受损,直接经济损失4 784万元。2012年2月20日23时30分,辽宁鞍钢集团重型机械制造公司铸钢厂在铸环浇铸时发生爆炸事故,致13人死亡,17人受伤。2013年6月3日6时10分,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主厂房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17 234平方米主厂房及主厂房内生产设备被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导致这些事故频繁发生,且伤亡后果、经济损失严重的重要原因,就是企业自身没有建立科学的应急管理体系,不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后又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正确的应急行动,从而错过了事故控制的有利战机,导致事故后果扩大。
目前,我国企业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必要性:一方面是要相关法规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企业目前应急管理工作状况的迫切要求。
我国现阶段重大危险源众多,而且大多数分布在企业。我国《安全生产法》第33条明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1]124-1342006 年9 月19 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安监总应急[2006]196号),2007年4月26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应急[2007]88号)等一批法律法规的颁布[2],更加迫切要求一个拥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必须建立一套自身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一方面法规要求,另一方面使其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万一意外发生也能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行动,有效控制事故的扩散与波及,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我国重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而国内学者对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宏观层面,且目前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也是从政府层面进行的,忽视了企业作为重大事故预防的主体和事故应急的第一响应者的实际情况。企业由于可以依据的政策法规及标准还不健全,高层次的应急管理专业人员又普遍缺少,技术力量薄弱,因而造成其重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在许多方面还很不完善,企业现在的应急管理状况已不能适应其生产发展的需要和满足法规的要求。前述事故案例充分说明,运用科技手段提高企业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能力,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已经是当务之急。
最近几年,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部分生产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高危行业基本建立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编制了应急预案,开展了应急培训与演练,但还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些企业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安全意识淡薄,且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异常突出。一些企业压缩安全开支,造成事故易发,且事故发生后又无力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展态势,从而导致事故扩大。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就是这样导致的。
很多企业没有整合各种应急资源,而是分部门、分灾种的单一管理模式,没有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系统的应急管理体系,有的企业“重防轻救”,而有的则“重救轻防”,使得应急管理体系起不到应有“预防”和“响应”的作用。
很多企业对所在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分布、分类和动态情况不是很清楚,对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影响范围以及事故后果严重程度没有进行分析,没有建立有效的监测、控制和预警系统,无法做到对重大事故风险的预知,从而导致所制定的应急预案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制定的应急预案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所制定的预案简单、粗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停留在满足法规要求,可操作性不强;未按科学的程序制定,没有进行危险因数分析、风险评估、资源评估和应急能力评估等;预警、响应机制不明确或响应分级不合理;应急方法和措施不具体,责任不明确;应急救援时职责不清,缺乏相关部门之间必要的协调;应急培训及演练不够,效果不佳;预案修订不及时,有的企业人事发生了变动,或企业危险源发生了改变,但预案没有及时进行修订。很多企业并不重视其应急资源的评估,如应急人员不足,应急装备及器材数量不足且长年累月堆积于某一角落缺乏有效维护,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根本起不到应急救援时应发挥的作用。
我国对应急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很多企业还存在以经验来进行应急管理的情况,对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应急管理技术运用甚少,缺乏应急管理所需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平台,信息资源难以实现共享。
目前,我国企业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状况已不能适应其生产发展的需要和满足法规的要求。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已经证明,提高企业的应急管理能力需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科学的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二是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应急信息支撑平台[3]。
重大事故应急管理,就是为了应对重大工业事故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过程,主要任务是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置重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事故的负面影响。
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目标有两个:一是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二是限制或减轻重大事故发生后所造成的后果(如图1),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尽管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重叠的,但它们中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单独的目标,并且成为下个阶段内容的一部分[1]1-3。根据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内涵,建立科学的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包括两项主要内容,即重大事故预防体系和重大事故应急响应体系。
图1 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内涵
1.建立重大事故预防体系
企业重大事故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在重大事故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避免应急行动;二是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度。
重大事故预防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分级,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预警三个方面的内容。
(1)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与分级是企业重大事故预防的核心内容,是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基础。它解决的问题是明确事故预防要防什么、安全管理管什么、应急救援的对象是什么[3]。企业应按照我国现行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和分级方法对其潜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准确地辨识和评价分级。除依据辨识标准外,企业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系统模糊理论,对一些低于或接近标准界定的重大危险源也要加以重视。
(2)企业应针对辨识出的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系统,这个系统由重大事故预防政策,风险监测系统等组成,要把以往以技术控制为主的预防思路转变为技术控制、组织控制和社会控制并举的重大事故预防思路。
(3)将实时监控和预警管理结合在一起,建立一套重大危险源的监控预警系统,科学、定量、实时地监测和诊断并预警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趋势。将重大危险源的特性参数(如温度、压力、浓度、液位、泄漏等),安全管理活动,技术故障与作业人员失误率三项内容都纳入监控范围。
2.建立重大事故应急响应体系
(1)重大事故应急响应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个科学的企业重大事故应急响应体系应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主要内容:重大事故场内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重大事故场内应急预案,重大事故场内应急资源评估,应急培训与演习,重大事故场内应急响应行动,重大事故场内应急终止与恢复。
(2)企业在建立重大事故场内应急响应体系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企业重大事故场内应急组织机构一般由应急指挥部及其领导下的几个应急响应组构成,层次上分为决策层(应急指挥部)和执行层(应急响应组)。
2)场内应急预案是企业重大事故场内应急响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都应建立一套场内应急预案,且场内应急预案与相应的场外应急预案应相互衔接,协调一致。
3)企业在对已有应急设施(备)和资源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还要配备必需的应急设施,确保具有充足的物资供应和设备,应急设施、设备可用性的维持是应急准备维持的重要方面。应急培训和演习是应急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维持和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
4)应急启动后,各应急行动组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应急预案开展事故应急行动。在应急响应的过程中,要及时对事故的发展态势及影响进行动态监测,判断是否需要更改或调整应急策略。
5)恢复工作应该在应急终止后立即进行,首先是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在短期恢复中还应注意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
有效开展重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就必须建立一个先进的应急信息支撑平台,即运用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虚拟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和专业应用系统,结合企业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应急信息管理、重大危险源辨识、事故后果分析、场内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响应行动等实际需要,建立重大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帮助职能部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系统有效的监控管理,并使应急管理和救援指挥工作准确、快速和高效,从而起到预防重大事故、减缓和控制重大事故后果的重要作用。
重大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设计主要包括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模型库和模型库管理系统(MBMS)、知识库和专家系统(ES)三个部分,包含应急信息综合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后果模拟、应急预案管理、应急响应行动指挥决策、应急信息网络联动与共享六大主要功能。
通过对我国企业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现状的分析可知:我国企业目前的重大事故应急管理水平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建立其自身科学合理的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和先进的应急信息平台是企业自身预防重大事故、减缓和控制重大事故后果的主要途径。企业建立一体化的应急管理体系和重大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后,可大大提高整个企业的应急管理水平,能更好地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系统、有效的监控管理,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提高应急管理技术和手段,还可提供应急管理知识宣传和学习平台,对提高全员的参与程度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1]吴宗之,刘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及预案导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2]《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管理指南》编写组.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管理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20.
[3]吴宗之,魏利军.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是企业建立事故应急体系的基础[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6):58-62.